高校创业教育问题探讨3篇

时间:2022-06-02 05:26:49

导语:高校创业教育问题探讨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创业教育问题探讨3篇

第一篇

一、创业教育的提出

创业教育,简言之是指激发创业意识、培训从事创业活动所需的必备知识、基本能力、心理素质等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人才。事实上,创业教育是包括政府、高校、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在内的社会各要素共同参与的教育,其中高校与其他各要素之间均有紧密的联系。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之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正式出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逐步开展。[1]大学生是青年当中的优秀群体,整体素质较高,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有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潜质,高校通过加强创业教育,使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不仅能有效缓解当前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误区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虽然从提出到至今只有短短20多年的时间,但是创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还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然而,相比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使得创业教育留于形式,只看中结果,忽略了教育的过程,存在着一些教育误区,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的误区:创业教育形式=形式创业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刘丽君在对北京、天津、江苏等地12所大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出:被调查的学校中有9所大学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占调查总数的75%,有6所学校为研究生开设选修课,占调查总数的50%,南京财经大学是调查范围内唯一一所对本科生开设创业必修课的大学,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大学为研究生开设创业必修课,有7所大学举行以获得资金投资或赞助奖励并创办科技型企业为目的的校园创业大赛,占调查学校总数的58%。[2]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高校仍然停留在开设选修课,举办创业大赛等形式的创业教育上,无论是课程内容、体系、形式上都不够系统完善,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

(二)教育主体关系的误区:创业的教与学=创业教学

从总体上看,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创业者比那些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创业是一门学科,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是可以学到的。[3]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教育同样拥有教与学两个方面,创业是可以教授的,创业也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创业的教与学不等同于简单意义上的教学。相比较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创业的教与学,既有规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同样还有一些属于创业教育特有的内容,如创业教学的师资不仅局限于教师,还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教师除了教学还应从事创业的实践与科研,创业的课程设置不同于一般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是应该有相当量的创业实践内容,需要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并实施实践项目等。

(三)教育目标的误区:创业教育=创业

当下,各种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故事非常感兴趣,集中式的宣传报道很容易将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带入误区,一些高校将实现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甚至唯一目标,盲目地开设一些创业街,让学生做生意,以进驻创业园(街)或科技园的“企业”多少作为衡量创业教育的效果,以在一些高级别的创业大赛中获奖作为创业教育的成绩。这些做法与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背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强调指出了“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4]可见,高校通过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习得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实践创业行为、培育创业文化进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才是正确的目标,以某项指标的多寡好坏作为衡量创业教育的效果都不全面。

三、破解创业教育困局的途径

(一)建构高校创业教学与学科体系

创业教育基于知识创新与创业过程,也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综合的教育,因此在创业教育与学科体系的建构上要充分考虑多学科性。第一,在学科设置上注重交叉性。设立可同时跨2—3个学科甚至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对待,例如,在管理、教育、工程3个学构成的交叉学科下,设立技术创业教育学、技术创业学术创新管理工程等若干学科方向,授予相应的学位;第二,在课程设置与管理上注重开放性。实行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开放式管理,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设置完整和系统的教学计划,课程涉及与创业相关的所有方面,如“创业启动”、“风险投资”、“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营销”、“机会识别”、“创新评价”、“创业研究”和“小企业管理”等;[5]第三,在学籍管理上注重服务性。实现学籍管理体制由管理型、封闭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在以往学分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学生创业,完善休学制、转学制,允许在校生因创业的需要办理休学或者转学;最后,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注重综合性。将创业教育的空间扩展至课堂内外、书本内外和学校内外,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外教学和社会实践、实训结合起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既强调培养就业竞争力,也强调进入社会以后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合作精神、创新品质、自学能力等真正落到实处[6]。

(二)建构校外创业教育援助体系

我国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个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已经共同形成多层次的完整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援助网络。在援助体系中,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建议、咨询、指导、商业支持、资金支持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支持。高校要善于以创业项目为依托,紧紧抓住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社会援助体系的作用[7]。在政策方面,研究政府的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在学校的网站或创业论坛上予以公布,呼吁政府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也要制定创业辅导相关政策;在师资方面,积极寻求从支援体系中获取创业教育师资,弥补高校创业师资的短缺,支援体系中的企业家、行业人士等因为熟知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技能、知识,可以为创业教育提供最鲜活的教材,同时可以为创业项目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在创业融资方面,利用好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争取有力的资金支持,利用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为创业提供必备的资金支持,依托创业项目为学生获得银行、风险资本等外部创业资金的支持;此外,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输送优秀创业人才,与正规的创业中介机构或青商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诸如咨询、项目评估等更加直接、专业的服务[8]。

(三)建构校园创业文化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以开展创业实践为目标,还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可以代际传递的创业文化。积极的校园创业文化具有凝聚、导向、约束与激励等功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家精神在校园创业文化中的塑造,并努力使之形成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各类社团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校友见面会等形式开展对企业家精神和品质的探讨,对在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中体现出的抱团创业、团队协作、勇于承担、善于发现机会的能力和品质要积极宣传;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加强校园创业软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利用微博、报纸、手机报、网络等等多种媒介,开展创业话题的讨论,宣传创业故事,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与创业的学生互动,充分发挥创业成功者的榜样示范作用,积极营造立志创业、分享创业、研究创业的校园创业文化,从而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坚定创业就业的信心。(本文来自于《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牟静1袁志华2工作单位:1.常州大学团委2.常州大学学生工作处

第二篇

一、创业教育是人的发展教育,要在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下功夫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首要的是探讨创业教育价值观教育,确保创业教育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把正确性理论武装和导向性理论武装放在突出位置,形成青年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集中表现在基础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扎实提高创业能力,重点是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体内容的发展信仰,核心是践行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行动,舍弃小我,融入大我,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到基层去创业,到工农群众中去创业,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创业。需要提出的是,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要引入大创业观教育概念。除了价值观教育,大创业教育还应包括人生观教育和发展观教育,体现在就业方面,创业教育同时也是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体现在发展方面,创业教育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教育。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应着重围绕创业教育实效性展开深层次探讨,即如何确保学生实现良性发展。就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现状来说,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还要认真解决三个问题:创业教育定位问题。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企业家行为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创业教育为“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与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创业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或长期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徘徊,直接带来的是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能符合创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脱离创业教育实际的行为,易于让大学生为解决社会生存问题去奔波。创业教育目的问题。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创业所需要的能力、视野、意识、作风和精神,直至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创业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或长期在功利化和现实化之间徘徊,直接带来的是过分追求创业的成功率和创业的企业行为,这种教育目的的简单追求和现实追求,易于让大学生取向功利价值的眼前目标。创业教育教学问题。2012年8月,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高校创业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问题,或长期在专业教学和创业教育之间徘徊,直接带来的是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学校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失去了专业教学这一最有力的支持,这种单纯理解为知识和实用的传授,不能让学生充分地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认真解决创业教育的定位问题、目的问题和教学问题,关键是能够确保创业教育按照自身的教育规律来进行,真正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朝着更有作为的方向发展。

二、创业教育是人的职前教育,要在改进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方面下功夫

要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下大力气改进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结合新经济增长的智力支撑特点,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体现出时代要求,并按照创业教育内在规律和特点,建立起教育沟通社会与经济的桥梁,建立起人才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职业型向社会型、从传承型向创新型、从从业型向创业型转换的纽带,实现处处有创业渠道,时时有创业机会,人人有创业能力的发展目标。在目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引发社会对创业教育开展的疑虑,甚至有些高校和学生部门发出“该不该鼓励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呼声从解决眼前就业和眼前创业角度来看,这一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从长远来看,创业具有扩大就业的倍增效应,是实现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创新创业型经济的长远之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旺盛活力,正是得益于其整个社会旺盛不衰的创业精神和千百万家小型企业生生不息的创业活动。我国已明确提出走自主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道路,创业教育不但不能削弱还要加强。我们认为,就业不一定要创业,但创业一定能解决就业,关键是要在改进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方面下功夫,着力抓好四个环节: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成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重要手段,充分尊重创业教育滞后性特点。要把创业教育明确定位为职前教育,通过校内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创业行为,理性设计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确保学生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专业进步、自身潜力和职业规划保持一致。要引导大学生从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始,尤其要开展大学生受挫心理教育,创业从某种程度上是从失败开始,校园型创业教育最终要接受社会检测,社会型创业不能完全规避创业风险。要引导学生从事第三产业创业。社会结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只有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才能赋予就业工作的较大弹性,才可以吸收和消化更多的知识性劳动力。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并不高,而这正是吸收、容纳学生最多的领域。

三、创业教育是人的创新教育,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下功夫

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比,创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从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创业教育的创新特征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诸如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学环境创新和教学实践活动创新等。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并提出“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这个大方向有了,高校要做的是根据区域特点和办学定位,创新课程内容,体现出前瞻性、开放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征,使其为社会所欢迎、为学生所接受,涵盖策略、技巧、模式、方法和手段,同时,要发挥创业课程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特点,凡是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都应当有效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把现实社会作为切入点,把现实的事例分析和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拉近理论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创业教育可以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课堂可以在教室,可以在实习基地,也可以在企业,在人才、劳务市场。同时,要积极选树创业实践典型作为学生身边的活教材,去影响或感化学生,创业实践典型可以是校外的毕业生,也可以是在校学生,选树典型要选得准,站得住,推得开,在课堂上听得进,在社会上叫得响,形成校内、校外一样红,确保教学取得实效。创业教育还可以是教学环境的创新,用黑板报、宣传栏和校园广播等方式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实行师生关系互动。师生关系有时是师徒关系,有时是业主与雇工的关系,有时是法人与员工的关系,有时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这种身份的相互转换和过程模拟,能够始终体现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突出地位。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定课程模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一方面要把创业实践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推动创业实践活动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由业余实践向系统学习发展,培育包括创业兴趣和价值观念、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技巧和能力等在内的全面创业素质。除了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外,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强调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容易倾向什么项目赚钱开展什么创业活动,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这种做法对于个别学生创业是可以的,但就创业教育长远发展来看,高校还是要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大学4年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教育需求,力求在专业教学中纳入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将创业和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容易形成面向少数人开展的精英教育,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到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要面向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开展,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接受创业教育的机会,确保创业教育资源公平面对每一位学生。

四、创业教育是人的能力教育,要在完善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方面下功夫

有关部门曾就“高校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调查结论是最希望高校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占41.24%,创业意识占21.00%,创业心理品质占19.63%,创业知识占17.61%,可见大学生对创业能力提高的要求远高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近期,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度江苏省在校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表明56.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创业需要,这说明,创业知识与能力不足依然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之一。国内一些创业教育专家也呼吁,要把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创业能力培养上。针对这些情况,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应着重围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来建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服务体系。要大力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制定各项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实行学分制、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解决好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实习基地与经济实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优势,利用好社会课堂、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手段夯实学生的创业技能,尽可能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开辟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训体系。要制定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实训平台,把智力创业与体力创业、模拟创业与实战创业结合起来,特别是利用各类校地、校企实践实训基地或特色冠名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实习实训,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创业,合作就业。孵化体系。要力争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看来,各地、各高校建立的许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正是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应坚持“政府(高校)扶持、属地管理、对口指导、社会参与”原则,按照“真实化实践、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方式,逐步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成“一条龙”创业孵化、“一体化”创业体验、“一站式”创业服务、“一团队”创业协同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还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即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去就业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并很快就能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也是创业教育中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达到饱和性失业的程度,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的过剩,这种人才结构性需求过剩又主要是就业观念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会得到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许正宏蒋德勤工作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第三篇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生成本性

创业的文化本性决定了创业应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正如美国创业教育家卡尔•贝厄所述:“创业并非只是制定一个商业计划,并加以陈述。它是要你在展开生命之旅的过程中去学、去做每一件事。”换言之,狭义的商业性创业只是履行天职的一种形式,广义的文化性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因此,合乎创业文化本性的高校创业教育也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基,即在“应然”意义上,高校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创造可衡量的物质财富与经济价值,更应指引他们如何通过创业来拓延各种人类生活的可能空间;在内容上,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大学生如何获得就业渠道和商业机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基于育人的视角教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深具创造性的社会人;在形式上,创业教育不仅是通过创业课程和个案式的创业实践去实施,更应将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并且使理念在生活世界中践行的过程。因此,合乎文化本性的创业教育应重在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和创造意志,进而为他们赋予生活的可能,帮助其理性发展,把知识技能变成社会价值以规避风险,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创业人格和创业品质,最终促进人类文明的接续和个人生命的丰满。在“实然”意义上,当前中国高校已经开展的创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教育对象从事商业性活动的知识、技能,以追寻新的价值源泉,满足社会对物质财富的需要和就业指标的实现。这种以“创业带动就业”遮蔽了创业教育的文化本性,具体表现在:在理论上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学科架构,在目标设定上主要停留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尚未纳入到学校的核心指标体系中;在教育形式上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有力支持;在教学资源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无法真正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多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在评价监督体系上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与监督机制。这种“实然”与“应然”的错位凸显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没有从创业的文化生成本性出发进行设计和实施,缺乏应有的文化根基。因此,要深入探析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具体表现,进而实现理念的辨证转换与逻辑拓延,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缺失的表现

从创业的文化生成本性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文化创造和传承的功能,存在文化根基缺失的问题,从而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存在片面性。合乎创业文化本性的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基础应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育对象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兴起于大学扩招后随之出现的就业问题凸显时期“,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高校大规模启动创业教育的重要原因。这种功利化的导向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培训教育对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而缺乏意识、创新、创造等激发人的自由发展方面的引导。比如,用创业即创富的意识引导代替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识引导,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学生只进行与商业行为相关的课程训练,并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目的定位在解决毕业之后的工作问题。课题组在江苏16所高校调研时发现,几乎所有被调研的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院校都将开展创业教学和实践训练作为学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的重要补充手段,甚至部分学校寄希望学生毕业即创业并且能够吸纳更多的毕业生就业,忽略了学生缺乏创业必需的资金、技术、经验、社会关系等资源的客观现实,学校虽然提供了很多实习、创业平台,但直接结果就是绝大部分学生未能真正创业,创业者中绝大部分均从事的是门槛好入、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且最后绝大部分很快就销声匿迹。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到底教什么、育什么,要有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要区别于社会培训机构,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世界经济格局在不断调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向服务化、创新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型升级是政府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可以预见,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及职业构成将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要积极调整,以顺应时代和社会需求,使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使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得以体现。这种服务社会的理念不仅仅是体现在思想意识引导层面,在操作层面上亦要得到体现,如课程设计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实践训练是否分类引导等等。

第二,创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屏蔽了其创新的本质。创业的过程是文化发展、创造和选择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既是人类何以可能的始因,亦是生命何以如此的动因,创新突破了本能的尺度界限,人类获得了超越本能的可能生活,由此创新成为人化的表征,并使人类成为文化的存在,这种由文化而人化的本性即是在于人的创新性。[3]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业包括创新和未曾尝试过的技术”。创业者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新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可以说,创业是创新文化的实现载体,也承载着文化、道德的使命和责任,创业精神更彰显了人的创造本性。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应与创新教育相互渗透融合,体现创新的精神。结合信息查询和课题组的调研实际来看,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基于工具理性,即短期内通过狭义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就业率指标;或者(主要在研究型大学中)更多地将创业教育视为素质教育,作为课外活动的补充。虽然部分高校在谈及创业教育时认为其要和创新教育相互融合,但实际上几乎没有高校能够真正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体现这一精神实质,以创新为灵魂的文化根基并未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创业教育的功利性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大学的产生本就是人类社会变革与组织创新的结果,因此,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宗旨只有在创新文化的层次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体现,现代大学的精神也需要在以创新为指标的大学文化中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体现存在的价值。大学作为创新文化的显在组织必须保持创新文化的精神品格,德国教育家洪堡曾为大学的创新特质注入了文化基因,他认为大学“应为一个更高的水平无限地发挥作用,提供增加更多有效的源泉和力量的场所”。[4]社会的变迁激荡着大学的文化特质,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其作为市场化附庸或工具性的同时,即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的同时,还应该保持自身的文化纯粹性。换言之,高校创业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回馈,创业教育理应走出“象牙塔”,结合现实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但是,这种回馈不应该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充分体现社会文化和品格引领的功能,其创业创新的文化品格理应影响到更大范围的教育对象。

三、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重塑

基于文化生成本性的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文化根基缺失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全面发展的价值引导、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应具备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的树立以及完善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努力,重塑与弥补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文化根基。首先,高校创业教育应加强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面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社会,尽管主体性意识得以确证,但价值诉求呈现多元化,价值评判尺度趋向利益化,总体凸显出多种因素交织的世俗化价值图景,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文化境遇。在实施高校创业教育时要防范或纠正这种“缺乏精神”的片面化导向,要认识到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基础在于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进,更在于促进教育对象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要倡导全面发展的理念,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逐渐形成相对完备的创业生态系统;二是注重自身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有各自的侧重点,要与高校的历史文化、专业设置、学科队伍加强结合,发展学校优势;三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高校创业教育要强调把“为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服务”作为办学理念,而非仅仅为获得一份工作的“就业式教育”,[5]强调创业教育不仅仅要赋予学生就业的一技之长,更是以学生的需求、兴趣为主导的教育。其次,高校创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依据创业教育价值导向的逻辑,高校创业教育不应定位于短期的应景式、功利式创业,而应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素养和技能,有责任、有勇气、有素质的人,重在培育教育对象的创新创业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如果高校创业教育不能体现创新创业文化的理念甚或远离这一理念,那么高校创业教育就是偏向的,虽然可能帮助教育对象在商业化的生活方式中获得物质财富,但对于教育对象的真正成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而言则是难以自足甚至是有害的。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应该,健全创新创业机制,完善创业与创业环境,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与创业的交叉渗透和集成融合,并不断在实践中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需要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在培养宗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培养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分类引导,要体现创新教育的实质,在教学、训练和实践等方面体现学术、技能和创业教育的融合。第三,高校创业教育要体现创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构成部分的创业教育也应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文化传承创新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认知水平与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升综合能力是较为适宜的路径。在中观层面上,文化传承创新有助于高校“文化育人”,如果说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通过帮助教育对象树立合理的价值观以实现文化的创新,进而改变社会与个人的文化图景。这其中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培育价值观,尤其是甄别创业过程中道德世界的义利界限和价值选择基准,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在微观层面上,文化传承创新有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成长。文化的过程是“人化”的过程,也是“化人”的过程。文化传承创新正是指向“个体精神生成和生存意义建构,使他们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统一过程中,达到一种人性的完满与和谐发展”。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应遵循规律,特别是按照其具有的创业冲动与创业可能性,通过创业教育来助力大学生成长。第四,高校创业教育要加强制度机制方面的建设。高校创业教育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需要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由此才能真正将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夯实。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应针对不同层次,形成以良性制度指导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一是国家通过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总纲制度,能够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凸显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二是通过区域性政策,为区域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提供政策、资金、服务等配套支持。如江苏省将“争先领先率先创业创新创优”作为新时代精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创新型省份,鼓励、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三是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应真正体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意志并在制度和政策中体现实施,从政策层面保障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在长效机制构建上,应结合各高校特色,在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考评科学中规范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不断完善创业导师评聘、课程体系改革、创业素质培育、校内创业试验、创业实训或实践、考核评价机制等,凸显文化性,讲求实效性,并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修正、完善。

作者:刘波周勇工作单位:南大学党委办公室东南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