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创业教育途径研究

时间:2022-01-13 04:37:21

导语:职校创业教育途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校创业教育途径研究

一、整合资源,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平台”

1.文化平台的构建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文化平台的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广泛宣传,让师生皆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师生自觉投入到这一教育活动之中;从理念入手,使全校上下共同确定创新理念和创业理念,形成共识,有效推进创新型高职院校的建设;制度是保证,通过列入教学计划,加入学生考评内容,制定相应激励办法等规定来保证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二是要深入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推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对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2.资源服务平台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大投入,搭建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主要有硬件资源、师资队伍等二个方面。(1)硬件资源。一是加大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与科技前沿接轨。二是加大实验实训室利用率,并全面地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积极拓展校外科技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解科技前沿的实习基地。(2)师资队伍。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要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了解行业前沿知识,投身科研工作,拓展专业知识,为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进行足够的知识储备。其次,要鼓励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3.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学院通过顶岗实习、订单班、教学车间、校企共建工作室等形式构建了创新教育校企合作平台。通过顶岗实习、订单班,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了校企的合作,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升华;通过教学车间、校企共建工作室在解决了学校的装备条件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执教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了前沿的技术,体验了生产实际的真实环境。

二、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开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空间

1.以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主的项目实施2004年,学院制订出台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启动了创新教育项目工程,成立了院创新教育项目办公室,统筹创新教育资源。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实施方案》已经过两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1)建立创新教育项目的组织机构。学院先后成立了院、分院系两级创新教育项目组织机构,院级机构一是学院创新教育领导小组,二是学院项目专家组。学院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由教务处、科产处、团委、财务处、后勤处、信息中心、工业中心及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中教务处为项目成果处置部门,科产处为项目监理部门,院系为项目实施部门,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秘书组(团委)为项目负责部门。学院项目专家组由学院有一定学术声望、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主要职责为立项评审、结题验收、成果评价与政策建议等。院系级机构为院系创新教育项目组,由院系领导、主管实验室或实训室的教师和指导教师组成,其职责主要是负责项目的实施。(2)规范创新教育项目的实施流程。《实施方案》对创新教育项目立项申请时间、立项申请程序、项目的执行与验收、资金来源及管理、学生学分与成绩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创新项目选题指南》,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或感兴趣的项目,自愿申请参加其中的项目。学院创新教育项目秘书组负责审核申报项目的有关内容,并组织项目专家审批是否立项以及资助经费等。每学期结束前由学院创新教育项目办公室公布本次的创新教育立项项目,给予资金资助。项目结束后由项目秘书组组织专家论证验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学分。(3)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项目实施的关键是教师。通过创新教育项目,师生间形成亲密的“师徒”及“伙伴”关系,营造技术研究小组的团体氛围,对于学生早日进入专业领域,接受学术研究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具有积极的效果。因此,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一道研究所承担的校内外科研项目或分解后的部分子课题的方式进行创新教育,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2.以扶持创业实践为主的项目实施(1)重点开展创业模拟,破解创业教育的难点。学院引进先进的商业企业POS系统,设立大学生创业街,为学生模拟经商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从2008年7月,经济管理学院在中桥校区设立学生自主创业的实体平台———创业街,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标,有7个团队最终获得了在创业街独立经营、自主创业的门面房。同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草根创业活动、夜市活动,对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创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政校合作,提升创业指导水平。学院与无锡市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和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合作,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通过“8+X”模式积极开展创业模拟实训,学院累计已有500余人次学生受益。2009年首家由学院在校学生在太湖科技园成功注册成立创业公司,这也是太湖科技园成立的第一家有在校高职生创立的公司。

三、完善机制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1.建立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学院专门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作为运行机制中的组织系统,制订政策、完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协调、解决学校及院系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院系成立工作小组,通过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环节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从而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执行系统。学院通过实施二级管理绩效考核,提升院系的执行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程,发挥第一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各职能部门目标考核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分工协作,推进第二课堂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由质量监督与控制部牵头建立健全监控系统,加强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并引入社会力量,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全程、全面的监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2.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必须要有足够的师资、设备和场地等资源的支撑。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学院通过创新管理,统筹、集成、开放校内外资源,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为了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学院对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重要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调配,实现资源的集中和优化配置。围绕开放式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指导教师负责制、预约登记制、后勤服务保障等。例如,机械技术创新实训室开放时间从周一至周日,开放时间从早上8点至晚上11点。3.建立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学院在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制度设计及合理的酬劳,完善激励机制。如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双师素质评价标准》,并成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晋级的依据之一。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工作量的补贴,对于申报成为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教师计算一定的科研积分,并每年进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等。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高是落脚点。学院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为重点,辅之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如通过每年一度的“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技能竞赛,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的奖金和学分奖励,同时召开表彰大会,进行校内外的广泛宣传,并优先推荐就业;开辟专门场地、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创业及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等。从本质而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是高职院校现有专业教育的延伸与补充,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基于高职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了以“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全方位育人体系之中,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作者:强伟纲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