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学创业教导形式探究
时间:2022-04-06 04:00:31
导语:民族大学创业教导形式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对创业教育概念也是众说纷纭。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机构考夫曼基金会提出:“创业教育是这样一种过程,它向被教育者传授一种概念与技能以识别那些被人忽视了的机会,以及当别人犹豫不决时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与自信心付诸行动。”国内研究者胡晓风认为,“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综合技术原理,培养具有从事一定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创业教育就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育。”还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是以创业过程、知识传授和创业能力培养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基于综合来看,高校创业教育是指高校结合专业教育,以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应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通过开展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通过创业理论教育,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是通过创业实践教育,使学生具备创业技能,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研究意义
目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成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经过近10年的创业教育探索和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体系。刘延东在2012年3月29日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当前我国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一是课堂式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以专业为依托,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综合式创业教育,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教育强化学生基本素质,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技术咨询,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和模式不够成熟,侧重于本校教育,有明显的区域性,广泛性不够,指导性不强,没有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其创业教育研究几乎无人涉足,尚属空白,亟待教育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和探索。当前,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已有高等学校90余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0余万人,以及内地普通高校有少数民族学生20余万,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达60%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复杂,少数民族毕业生积压日益严重,就业现状令人担忧,开展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参与创业人数较少,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总计达到10.9万人,虽说比往年有大幅度增长,创业比例也不足2%,少数民族大学生无疑要远低于这一比例,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归因透析
大学生创业水平取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创业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响,宏观上包括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大系统,涵盖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创业态度、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创业氛围、创业回馈、资源获得和未来就业等九个子系统。两大系统及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动态的矛盾统一体中,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变量。
(一)个人背景是影响创业意愿的基本因素
个人背景因素包括就读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知识技能、创业教育、创业经历、性别等,这些因素可统称为文化差异性,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着重要影响。大多民族院校由于录取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偏远地区到繁华城市,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赋予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变迁,文化与教育背景的特殊性,使他们处于多种文化矛盾的冲突之中,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观念主要靠学校灌输和启发。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的思维的局限性,个人背景因素决定着创业意愿和创业方向的选择。
(二)个人特质是影响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人性格、民族属性、创业情感、创业态度、创业精神、主观愿望、冒险倾向、成就动机、创新导向和个体控制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着较大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陶冶,深深地积淀了本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致使他们的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孤独感与压抑感,创业情感不强烈,创业倾向性不明显。创业者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创业态度是影响创业意向最主要的变量,创业意向取决于其个人特质,并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人特质越突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就越强烈。
(三)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内在因素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著名的班杜拉(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创业自我效能感(EntrepreneufialSelf-Efficacy,ESE),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各种创业角色,并完成各项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Boyd1994,Scherer等1989)。创业自我效能感主要包括创业心理、创业决策、机会识别、风险管理、产品创新、人际网络、资源获取与团队组织等七个维度。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受地区生活习惯、文化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给自身的文化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情感需求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张娜就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调查提出,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创业认知水平不高,创业心理素质偏差,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着听天由命的思想,回避现实、悲观失望、缺乏勇气和自信,创业意志不坚定,缺乏果断性和自制性,难以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阻碍了自己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创业意愿就越强烈。
(四)创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外在因素
创业环境宏观上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创业意愿的重要外在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环境因素中,创业氛围、创业政策、创业资金、创业回馈、社会评价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较大。民族院校是立足于民族地区需要来培养学生的,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发达,竞争、进取和创业的外部刺激不够,学生创业空间较小。由于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民族之间宗教信仰的差别,导致人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较差。如果能在全社会形成健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管理和服务体系,无疑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是学校环境的影响。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历练创业品格特质、提升创业能力的首要阵地,大学生是否拥有创业意识,程度如何,取决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和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业氛围浓厚程度落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资金不足,缺乏对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的销售渠道与营销经验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信心。少数民族学生缺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主动性,对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和先进的创业经验了解较少,对创业意愿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行为等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不同,决定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不同,而这些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子女职业的选择。从家庭经济期望看,多数家庭希望孩子毕业后得到一份较稳定的工作,能给家里带来转机,尤其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状况,在主客观上均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
以构建“平台群”为抓手,积极探索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国家“2011计划”提出,高等学校要“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要“积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对新时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立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构建“七个”有机统一的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群,形成交叉对接、多轨并行的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一)构建基础创新创业平台
构建基础创新创业平台是高校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民族高校应着力抓好基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民族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推动协同创新战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打破学科壁垒,发展学科群,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创业为导向,构建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创业课程分为理论、实务、实训和实践四大模块,如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开设《创业准备》等创业课,三年级开设“创业实务”;四年级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等,形成“梯进式”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第三,推动创业实验课规范化。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三个层次设置创业实验项目,专设学分用于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打造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突出课堂理论教学和创业实践紧密结合。
(二)构建系统创新创业平台
系统创新创业平台是在基础创新创业平台基础上的系统化、规模化和集成化。民族高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和“宽思维”的认知特点,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首先,构建创新创业模块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增开一系列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工程性的创新创业模块课程。例如大连民族学院推出了“创新创业模块系列课程”,各民族高校应借鉴其经验,构建经济管理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人文社科模块、语言类模块、计算机模块等,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推动校企协同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校企“五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共同开展学习实践基地建设,推进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综合创业能力。第三,构建产学研创新创业联动新模式。产学研既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也是创业教育的新途径。要创立民族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努力发挥产学研合作的特色优势和集成优势:一是采取“3+1”的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第四年在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和创业实训,由合作单位给予创业指导。二是采取“四合一”的教学模式,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见习和创业指导四个环节合为一体,形成兼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指导服务的新模式。在合作企业设立大学生创业辅导站,专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
(三)构建科研创新平台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应联合打造科研创新平台。首先,应依托专业,逐年设立校、院两级本科生创新项目,推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次,启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素质情况,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创新训练项目;面向2-4年级学生实施创业训练项目,面向2-3年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以科研为抓手,从事创新创业策划与实践活动。第三,建立各种科研创新实验室和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实验平台和活动场所,实现个性化培养。第四,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要求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所有教师的科研项目必须面向本科生公布,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到自己科研项目中。第五,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四)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实训是丰富学生创业经验和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今后要加大支持以大学生创业为代表的科技创业活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应采取分类或“梯进式”的建设办法,积极构建创业实践实训平台。首先,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自主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创业竞赛活动,“以赛代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第三,建立区域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适合民族高校情况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真环境下”尝试创业。
(五)构建创业心理疏导平台
创业是人的一种行为,行为要靠心态和信念来支持。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业动机、创业思维、创业意志和创业个性特征等方面。民族高校应结合当前国内外创业教育形势,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偏差等因素,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教学形式和课程体系,借助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组织,从理念、环境、实践、教学及个别指导等多种途径入手,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培养与锻炼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增强创业心理意识(自主性、冒险性、创新性、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等)、创业心理能力(抗挫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
(六)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
创业的成功要依赖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人脉关系,加之对市场环境的不了解,需要进行职业规划,加强自我认知,自我完善,选择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创业项目。职业生涯规划可帮助克服和规避创业的种种障碍,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民族高校在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之际,应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要从国家层面完善“大学生职前教育网络课堂”,使之成为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和少数民族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的“大学生创业大讲堂”,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七)构建创业教育保障平台
高等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应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积极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首先,以教育部成立的全国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统领,建立各省专门的由教育、劳动、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明确职责分工,发挥联动机制和组织领导作用。其次,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创业与指导服务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等,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提供各种创业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全国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网”,邀请相关专家和成功创业者讲授创业知识、介绍创业经验、传递创业前沿信息、解答疑难问题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方面的指导服务。完善资助体系。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设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民族高校内部设立校园大学生创业基金等,不断优化资助模式。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创新创业学分替代制度等,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第三,建立健全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体制。在高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学院建立创业教育指导小组,院团委、学生会建立相应的指导服务部,班级建立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形成四级的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机制。第四,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形成规模创业培训体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创业实训、创业指导、创业支持服务。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推行的SIYB(startandimproveyour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五,加强创业指导队伍建设,邀请成功校友和企业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人士加入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对各行各业的创业需求开展专项指导服务。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档案和数据库,掌握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第六,成立大学就业创业理事会,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和优秀创业校友加入理事会,作为理事单位,成为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创业指导主体单位。第七,创建民族高校创业指导服务评价新体系,采取纵横结合评估办法,完善创业指导评价体系。纵向上实行上级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门考评、学校自评、学生评价三级评价机制;横向上实行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校际间、社会中介组织四级评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第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门和高校(含民族院校),应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推动区域、校际间组建教育创新联盟,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教育资源共享,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新形势下,各地教育部门和民族院校要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切实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领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创业政策比较完善、创业教育基本普及、创业平台较为健全、创业氛围更为浓厚、创业成果更加丰富”的创新创业工作新目标。
作者:张久献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上一篇:本科创业教学的目标与反思
- 下一篇:国外创业教学制度的跨案例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