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时间:2022-02-10 09:03:27
导语: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问题改进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刚经历过幼升小,他们往往还停留在幼儿阶段,而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运用同理心原则去与学生主动沟通,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状态变化,及时处理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因此,本文主要依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梳理当前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改善当前低效的管理现状。
【关键词】小学管理;低年级;问题;措施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对学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的建立,进而为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条件。
一、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引导作用,它能够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对于小学班级管理者而言,要想取得预想的管理效果,首先就需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然后以此作为今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但据笔者的初步调查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认为上了小学就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整个班集体的荣誉感较弱,学生之间也缺乏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差。这说明班主任没有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管理方式上违背了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缺少科学班级管理理念的指导。第二,班级管理内容较为片面。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到,低年级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活动上,忽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主动性,以及对学生正确学习动机、人际交往的引导。低年级小学生的性格都比较活泼,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是有些班主任一味地强调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忽视了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自然是不利于他们全面、健康发展的。因而,在班级管理的内容上,还需进行优化。第三,班级管理方式不够科学。通过调查发现,低年级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大多采用批判、批评、惩罚等方式,对班级学生事务大包大揽,一些班主任不懂得采用支持、鼓励和引导教育的方式。对于心智尚不成熟、抗挫能力弱的低年级小学生,班主任应该少用批评的方式,多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第四,学生缺乏自主管理意识。通过对低段小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对班集体、班规都没有明确的概念,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不理解什么是自主管理,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表示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也表示非常愿意帮助教师管理班级。但是仔细分析,低年级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管理意识,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管理自己、管理同学,以及如何在班级中进行自主管理。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问题的有效改进措施
(一)班主任应端正工作理念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建设者和指导者,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态度,往往体现在日常的一件件小事中。因而只有班主任端正自身的工作理念,才能真正统筹好各项班级事务,带领整个班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并以此来指导和谐班级文化的构建。一方面是物理环境的建设,这也是班级的显性文化,如可以花些心思布置教室环境,保持教室的卫生、整洁。同时还要注重教室内的绿化,可以在窗台多放置一些绿色植物,既能净化空气,还能给学生提供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就是隐性文化的建设,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让全员参与,民主管理;行为文化的建设需要班主任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中注意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精神文化则需要班主任注重建设良好班风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关注学情兼顾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很多学校及教师认为,这项衔接工作应该由园方来承担,以方便学生在进入小学后更容易管理。但事实上,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在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年就要做好衔接工作,帮助他们平稳地实现过渡。例如,班主任可以主动与学生此前所在的幼儿教师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园内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交流会。学校还可以对一年级新入职的班主任进行单独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便他们从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经验,为更好地实施低年级班级管理打好基础。
(三)指导学生参与自主管理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可知,他们普遍拥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进取精神,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班级中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自由地参与其中,引导他们逐步地学会自主分析、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积极的自主管理意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为班级做贡献,让整个班级在一种良好的、进步的自主管理环境中健康运行。首先,要正确认知小学低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低段的小学生拥有独特的发展心理,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和意志上,其心理无意注意占主导,注意范围较小,不稳定,易分心,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因而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可以重视学生的纪律问题、课堂常规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小学生的各种违纪行为,顺应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其次,循序渐进地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由于学生年纪小,认知能力有限,班主任应该让他们有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管理,如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小学生守则,使他们能够逐步地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放权给班干部,给有能力的学生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其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中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最后,构建合理的班级自主管理评价体系。班级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师应形成有章可循、完整统一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加以精细化和个性化,促使全校学生在自主管理阶段的激励和奖惩作用趋向完美。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建立“责任卡”制度,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发放责任卡,然后评选出每月、每学期以及每年的“责任之星”。这样能够督促班级中每位学生主动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笔者认为,这种责任卡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个人卡和集体卡,每张卡对应不同的责任和使用标准。班级中每月统一一次,获得责任卡张数最多者为每月“责任之星”,并在学校的荣誉栏中进行表彰展示,以资鼓励。这种激励的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能够通过榜样激励的作用让小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从而真正达成自主管理的目标。
(四)管理之余主动反思
懂得定期反思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始终都有提升,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效果,班主任自身的发展更离不开积极的反思。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具有较强的敏锐性,能够深入地分析、研究学生,注意总结过往的管理经验,并积极向其他班主任学习。教师在每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可以复盘当天所发生特殊案例的处理方法,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在今后处理同类事件时做到游刃有余。
三、结语
总而言之,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单位,其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的管理效果。因此,班主任应该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重视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汤瑾.小学低段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杜琳琳.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3]刘珊珊.小学班级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王艳艳 孟阿妮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下营镇辛庄小学
- 上一篇: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素质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