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优化高职班级管理

时间:2022-04-07 10:35:11

导语:柔性管理优化高职班级管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柔性管理优化高职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采用适应的方法,组织学生协调、控制、管理、计划班里的各项活动,最终达到完成教育目标的手段。在此活动中,需要教师构建一个有利于班集体和谐共进的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素质和学校素质教育水平,并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意识,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养。柔性教育以柔性管理理念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班级稳定、健康、积极向上发展。为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创造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应重视柔性管理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职;班级管理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都采取刚性管理,注重监督管理和规章制度,以加强学生的服从性和团体的管束力,使团队能够步调一致。但随着应用实践时间的推移,人们发觉刚性管理并不适用于教育单位[1]。作为刚性管理的对立管理措施——柔性管理得到广泛应用,该管理理念与刚性管理相反,主要以人文关怀为核心,重视管理文化,站在人性的角度探究权利的平等性,充分给予学生尊重、理解、培养、教育,改变以往刚性管理的强制性激励与引导措施,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体现学生的个性价值。

一、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与柔性管理相契合。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过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作为培养导向,贯彻以生为本的柔性管理思想,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够以非常正向的心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高职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二)柔性管理符合国家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观念,其核心是以人文本,这与柔性管理的本质相一致[2]。(三)柔性管理符合法治精神。近年来国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高职院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体现生本精神的同时,也与国家的法律制度相一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遵循柔性管理的理念,尊重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问题,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也会存在负面影响。(四)柔性管理符合当今高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增,大多数“00后”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调节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较差,而且处于叛逆期,个人意识强烈,若仅仅进行简单粗暴的强制性、约束性管理,则难以让学生服从和配合学校及班级管理工作。因此,采取柔性管理势在必行。当然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高职学生个性特点实施针对性的管理,这样才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平等和学生交流与沟通,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3]。

二、高职班级应用柔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主体为教师,管理方式单调。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很多学生个性化特点受到压抑,教师重视学校和班级纪律,而忽视学生内心的实际感受。虽然采用柔性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但由于管理主体为教师,很多教师受学校规章制度的制约和影响,思维中还存在刚性管理意识,遇到难以管理的“问题学生”时,不能及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难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惩罚学生。(二)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不科学,教师和学生管理分工不明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负担变大,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花很多时间处理班级管理问题,而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不科学,更是让班级管理难度变大。因此,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干部合理分工,建立积极有效的管理队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4]。(三)管理机制和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专业的特点,经常会出现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情况,比如护理专业,90%以上都是女生,如果采用传统男女统一的管理制度,很多学生就会觉得制度不人性化,女生会觉得管理制度太过死板,和女生的身心特点不相符;同样作为小众的男生会觉得管理“女性化”,时间久了会担心自己以后是否会出现性别同化的情况等。很多高职学校没有针对这些实际存在的具体现状完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班主任和班级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健全,难以调动和提高师生的管理积极性。(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形式内容单调。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了校园的人文氛围、办学理念、时代精神、教育思想等。但我国高职院校起步时间较晚,学校文化底蕴本就不深厚,再加上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特点,招生门槛不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偏低,若想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三、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策略

(一)坚持生本理念,开展柔性管理工作。柔性管理是倡导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了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思考。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思想品德、家庭、学习、心理、身体等多方面情况,立足于学生的特点来培养其良好个性[5]。在教学或生活中,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尊重和爱护,课后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在生活中则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或建议。由于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教师不能给学生制定统一的硬性标准,而是要考虑到对每个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公平公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但切不可和纵容、包庇等混为一谈,如此一来,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符合柔性管理的要求,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和效果。(二)增加实践活动,促进师生柔性交流。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一直以就业为导向,如何在实施柔性管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需要管理者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柔性管理的思想,让学生在柔性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志愿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商议、网络交流等方式共同策划、准备,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学生正向的指导和建议。这样一来,教师既能够详细了解到班级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轻松、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师生关系更加柔和、师生交流更加顺畅,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和理解,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三)构建柔性管理校园文化,促进班级管理。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的特色名片,也是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学生自我管理的思想和个性化发展都需要柔性管理校园文化的引导,才能够确保班级柔性管理的顺利开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和班集体的凝聚力。一方面构建柔性管理校园文化,需要每一位老师的积极参与,进言献策,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共同构建柔性管理校园文化。另外,广大班主任还需要尽可能向学生征集柔性管理校园文化的素材和活动方案,让学生也参与到柔性管理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做校园的主人,增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在开展柔性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将柔性管理内化为学生活动的动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管理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四)制定柔性管理制度,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班级学生干部的任免、班级活动的策划等,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班主任决定,这与柔性管理的理念相悖。为了避免“一言堂”式的决策,就需要制定以生为本的柔性管理制度,通过发扬民主精神、广开言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大小决策都要让学生参与探讨,使学生自由、独立、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出个人建议。这时,教师可对学生的正确见解给予肯定,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选择采纳优秀的建议,从而形成适合班级管理的柔性管理制度。柔性管理制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意识,还能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充分体现出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在选择班干部时,教师应由学生自主组织,避免内部指定班委人选,深入了解学生班级管理思想,从而加强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6]。因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要管理好班级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管理策略,针对性解决学生管理问题,而不是制定一成不变的管理制度。例如,学生个性特点不明显且学习能力不突出,容易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教师针对这类学生,则需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柔性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表扬学生,让学生建立自信心,即便学生不小心犯错,也要尽量减少责骂,而是鼓励和关心,让学生学会如何改正错误。在采用柔性管理中,不仅要学会变化管理策略,还要懂得转变管理理念,学会主动关心和观察学生,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例如,学生性格活泼、性格习惯难以改变,但思维活跃,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教师可帮助学生将特点用在学习上,专注于操作和创新,鼓励积极参加操作技能大赛或者创新大赛等,将自己的所长用在适应自身发展的地方。(五)完善柔性管理评价机制,改进管理方案。在开放、多元化的柔性管理中,指定和完善柔性管理评价机制,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向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关注其创新意识、认知态度、实践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柔性管理评价中,要有三向评价体系,即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评价老师、学生可以评价学生,以确保评价内容的全面性。通过完善评价机制,能够针对性改进管理方案,构建共性标准与个性标准相结合,实现多种管理方案的综合应用。

四、结束语

相对于刚性管理,倡导以生为本的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优势更加凸显,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理念,也顺应社会以生为本的和谐发展的趋势,并体现了人性化的柔性校园文化。重视柔性管理并非全盘否定刚性管理,虽在管理目标上两者一致,但柔性管理在方法和理念上都更贴近高职学生身心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繁杂,在采用柔性管理中需要注重更多的细节问题,并对常规的班级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升华管理机制和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唐小芬.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J].现代盐化工,2019,46(6):175-176.

[2]徐涛.浅议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7.

[3]王玮.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智库时代,2019(44):70+72.

[4]薛闻.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7):74.

[5]吴轲威.量化管理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1):22-26.

[6]汪金杰.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一所新建高职院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33-35.

作者:武漫丽 王一岚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