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时间:2022-06-28 03:30:20

导语:浅谈高三优化班级管理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高三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摘要:基于对高三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心理的认识,“在下一个路口等你”这句话引发了对高三班级管理策略的思考,并将思考付诸班级管理的实践,助力班级整体学习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班级管理;信任;赏识;梦想

据说,有人请牛津大学的校长谈谈教育的成功经验,校长只说了一句话:“在下一个路口等你!”这句话看似简洁,其实充满着教育智慧,引发我们思索。他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以为,大到整个学校的教育,小到一个班级的管理,这句话折射出的深刻内涵同样给我们以无尽的启迪。

一、“在下一个路口等你”,要表达的是一种“信任”的情感激励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因此应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而对学生充分信任,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信任是教育的起点,充分信任学生,教育才富有人情味,才更易于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对于高三学生,信任的力量更强大。学生是各有所长的,本身没有优差之分,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考试,所以才出现了“拔尖”和“扶弱”的问题。特别是普通班学生,后进生比例很大,他们面对自己成绩一次次的不理想,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笔者认为,在高三后阶段,做好“扶弱”比“拔尖”更为重要。“扶弱”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和关爱,一开始他们也许会觉得无所依傍,但马上就会意识到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不放弃。“在下一个路口等你”,他们会体会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一种认可与期待。于是,这种信任会成为他们奋发前行的勇气、动力和信念,并在努力的过程中,随着目标的接近,又渐渐会积聚起一种信心。“扶弱”是一项系统的情感工程,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培育对象共同完成,其中我们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选定培育对象,对象选定之后,笔者就着手开展以下一系列常态化工作。一是“微团体辅导”形成正向激励。笔者在这里所指的“微团体辅导”,就是利用自修课和静校时间,邀请任课教师“以开小灶”的方式对班级后进生(一般以5名学生为一个团体)开展专题辅导,内容可以包括学科疑难问题解答、备考建议、目标规划以及心理情感辅导等。笔者认为后进生微团体辅导旨在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的转变,而不仅仅死盯着成绩的进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一次次团体辅导,端正后进生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后进生之间的正向影响。二是“家校沟通”传递信心鼓励。笔者认为良好的“家校沟通交流”尤为重要,频率一般为每月一次。交流的形式可以是翼校通短信,可以是班级家长微信群,也可以是直接电话沟通。这里对于“后进生”转化对象一般采取直接电话沟通,这种沟通一般以表扬鼓励为主,给家长信心,同时可以借助与家长的对话,给学生信心。所以笔者一般会把与家长的对话录下来,或者把家长微信聊天记录截屏下来,选择合适的机会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笔者认为这种家校沟通的成效远远胜于沟通本身,有时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三是“考后分析”抓住教育契机。科学制定每个培育对象的“成绩动态表”和“目标记录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单次考试,关注目标完成率,在分析之后,还要跟踪反思,要让学生把考后悔恨的泪水、成功的喜悦和许下的承诺、制定的目标,都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时不时进行鞭策鼓励。笔者相信这种考后成绩分析也是一次很好的心理辅导契机,更是一次互相信任的情感激励。

二、“在下一个路口等你”,要营造的是一种“赏识与励志”的环境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说过:“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就是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在下一个路口等你”,暗含着班主任希望看到他们历尽艰辛后凤凰涅槃的那一刻,那是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高三就像一场马拉松,他们体验着一路奔跑的艰辛,经历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新审视,感受着追求目标过程的各种得失,从而走向人生的成熟,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赏识与励志教育对他们来说恰是正好需要的心灵鸡汤。一是赏识教育,鼓舞斗志。高三学习生活状态及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三学生更需要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最贴心的教育艺术,当学生最本质的需求和渴望得到了尊重和赏识时,他们就会自信与乐观,为了目标迸发出强大的动力。高三后阶段,随着学习的紧张、压力的增大以及期望值的过高等,学生极容易情绪波动,意志消沉,乃至对前途悲观失望。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扮演好“鼓动师”的角色,善于抓好身边的榜样,适时地、恰到好处地鼓舞学生的斗志。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尝试,利用班级后面的黑板,开辟了“班级明星墙”。在每次大型考试结束后,把成绩突出和进步明显的同学的照片印出来,做成海报喷绘。如此一来,既是对尖子学生和进步学生的巨大赏识,让他们有一种当明星的感觉,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压力和鞭策,促使他们下次表现得更好。同时,又能够激励其他没上榜同学的拼搏意识,让后面的同学时刻保持一种争取下次上榜的冲劲。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平时也可以借机表扬和鼓励;还能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引起家长们关注,给上榜同学的家长赏识与信心,笔者认为这种“赏识教育”的环境营造,达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有了赏识,有了爱,就能够使他们坚定地走完高三最后的旅程。二是励志教育,触动心灵。充分利用好每周一次的晨会和班会,加强励志教育,激发学习动力。通过“‘我的大学梦’晨会三分钟演讲”“优秀校友备考经验交流”“我早起•我加油•我改变”晨读签到活动以及《高考大赢家》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高三励志氛围。同时,抓住学校统一组织的“十八岁成人礼”“高三百日誓师”等大型活动契机,在班里配套开展“我有话对你说”励志小论坛,让任教教师分享“他们的十八岁”“他们的高三”,增加学生的“仪式感”,流露真情,引发共鸣。这种氛围的激励,不同程度潜移默化地触动了高三后期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自觉行动的对照,对“别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存在即是合理的”这句话,他们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体会,既端正了心态,又进一步提升了意志力和内驱力。

三、“在下一个路口等你”,要传递的是一种“为目标奋斗”的梦想激励

给学生定下一个奋斗目标,让学生知道下一个路口在哪里,叫什么,大致方位,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目标才能把握方向,作出选择。高三,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学生容易浮躁的心态,我们总要给学生一个目标、一个定位,他们才有前进的方向。一是构筑共同“奋斗目标”。梦想引领未来,目标激发动力,没有一个梦想的强大支撑,我觉得无论个人和班级都无法圆满地走完这段艰辛难忘的旅程。所以高三一开始,笔者就制定了一个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以“班级梦”助推“个人梦”。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这个“奋斗目标”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奋力实现大家的“班级梦”。那么这个“班级梦”的实现,我以为应该从抓常规开始。有些班主任认为,到高三了,最主要的就是抓学习,其他纪律、卫生、跑操都可以放一放了,笔者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抓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抓好“一日常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精气神,可以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力。事实证明常规工作做得好的班级,整个班级状态和最终的高考都不会差。所以在高三后阶段,建立班级荣誉公约和奋斗目标很有必要,它能够进一步提升班级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形成班级强大的筑梦合力。二是让学生自主管理目标。班主任在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之后,要学会放开,要让学生意识到,要想到达“下一个路口”,只能靠自己,必须自己动脑子。走哪条路,用什么方式走,按图索骥还是投石问路,全由自己做主。人的自主意识是需要激发的,当学生意识到高考这条路只能靠自己走的时候,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精神状态,主动去寻找最有效的途径,想方设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责任心有了,主动性有了,意志、干劲有了,潜能就得到充分发挥,这个时候,离“苦尽甘来、水到渠成”也就不远了。三是身体力行传递“勤字当头”正能量。《礼记》记载,“勤者,有事则收之”。很多学校都把“勤”作为学校文化加以传承与弘扬,并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笔者认为“勤”也应当是高三阶段班级目标管理的核心,同时,要以班主任的“勤”来带动学生的“更勤”。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笔者也经常用自己的细节行动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努力向学生传递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思想。在高三后期,班主任的“起早摸黑”一定会对学生有触动、对班级管理有帮助。笔者坚持做到每天6点半进教室,组织学生晨读,哪怕刚开始只有几名学生,依然督促学生“入座即读”,构建起良好的晨读氛围;中午放弃休息时间,坐镇班级,陪伴学生自习;晚自习期间,找学生交流谈心。“老班”的勤劳苦干是一种率先垂范,更是一种梦想的陪伴,让学生挣扎易动的内心变得踏实、有依靠。

“在下一个路口等你”,如果你真的到不了,我也绝不会放弃你,但我希望的是,能够等到你!

作者:施彬彬 王荣德 单位:浙湖州市菱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