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时间:2022-06-28 03:28:29

导语:核心素养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核心素养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指导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灵魂的塑造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1.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为此,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爱同学,关心班集体,参与到班级规划中来,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进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2.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舞台,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集体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让学生走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道路。

二、“开放式”管理策略

1.开拓创新,转变教育新观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2.爱心引路,建设温暖的班集体。爱是了解、是尊重、是关心和理解、是宽容和等待,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进而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形成温暖的班集体。3.有的放矢,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1)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有的需要严厉批评,有的需要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有的需要给予体贴、关怀式的温情,有的需要给予信心,充分创造其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2)因人而异,扬长补短,寓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班级相当于孩子新的成长母体,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为集体服务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不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让每一位学生都为班级增添光彩,从而提高班级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益。

三、“激励式”管理策略

1.情感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适时运用得体的情感激励,强化学生的言行规范,满足学生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向上、向前的欲望,让学生明确学校、班级、教师、同学的期望和要求,引导学生体验规则,承担责任,明白是非观念,辨析善恶行为,逐步形成适应学校、班级生活的良好习惯,进而为班集体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2.评价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以及教育教学时,评价激励应从“教师评价”的一元主导过渡到“个体评价、团队评价”等多元融合。教师要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班级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在自我成长、班级成长中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目的。3.行为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为此,班主任要善于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实际行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利用行动来导向、规范、激励、修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意识,及时调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断强化,使其最终内化为班级的行为准则。4.活动激励。玩是孩子的天性,班主任要学会正确看待学生们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游戏,并运用其来激励学生,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在师生、家校互动中营造一个“真诚”、“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里“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进而逐步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质。

作者:张晖 单位:山丹县清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