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在班级管理的运用
时间:2022-11-06 03:02:28
导语:双因素理论在班级管理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双因素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我还是大四学生。那一年,我在重庆某中学代课,当时的我对教育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其中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是,我为代课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生日的当天写了一封信,并送上一份小礼物。
我的初衷是:(1)相遇是美好的,我要成为学生记忆中的美好。(2)我不想成为牧羊人,而想成为“水草丰美的发现者”,我要通过写信的方式逼自己去和每一个学生互动,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刚开始这一招效果良好,学生为此很感动,我也很快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拥戴。在这种美好的感情的刺激之下,我也越来越有干劲。我以为自己精心构筑的“心围墙”,可以暖暖地围住学生,但后来慢慢出现了一些裂痕。有一次,我记错了某学生的生日,这个学生不知缘由,以为我故意忽视他。恰恰他那段时间学习状态也不怎么好,我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下可好,他开始耍情绪,认为我不喜欢他,故意和他作对。还有一次,我在办公室让一位学生传话,让某位正在打乒乓球的学生上来拿小礼物和信件。我等了很久他都没来。正在纳闷的时候,传话的学生跑回来对我说:“他暂时不想来,说让殷老师放着,他会在有空的时候过来取……”“老师,他还说,猜都猜得到殷哥要送什么,不要也罢,他也买得起……”传话的学生很尴尬地望着我,同时也很知趣地安慰了我几句。说老实话,那时刚刚入职的我,满腔热忱像一下子被冻结了。我表面装着若无其事,其实在心里狠狠地骂这个学生,同时感叹:“唉!世风日下!黄钟废弃!”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管理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我当时已经对此失去了热情,但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完了一年。从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人与人是不一样的,部分学生感恩知礼,部分学生习以为常,“至今已觉不新鲜”。坚持的一年,我当然觉得有很大收获,但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效果,有时候还觉得有点压力。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让我下笔时文思泉涌,倾泻如注。
随着教育经验的丰富和教育知识的学习,进入教育岗位几年后的我,日臻老练。在班级管理中,心理学、管理学的知识用得恰如其分,也经常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样拿写信这件事来说。上个学期半期考试过后,我为五班学生写“情怀短信”,这件事确实也做对了(我自己也这么觉得),同时,这件事也被媒体和报纸都报道了。但报纸的大标题是这样的:《好暖心,老师“半期考试后的情怀”——看的家长学生热泪盈眶》。首先,我百分之百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热泪盈眶。其次,报道中说我为班上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封信,其实这也是没有的事儿,事实是我只写了三十几份,我只为两类学生写了。第一类:有进步的学生。哪个学生有进步,哪怕只是学习态度的进步,我都会写一则短信表示肯定。第二类:考差了的学生。那些努力了但没有获得理想成绩的、情绪低落需要安慰的心灵,我都会为他们加油鼓劲。考得极为优秀的,我一般在食堂请他们喝一杯梅子酒,说一句话——有你们,真幸福!对于那种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我兑现了与他们之前的约定:李××得到了一副手套,王×得到了一套《典范英语》,徐×得到了一个文件夹,周×得到了一块手表,高×赢得了一次和老师打篮球的机会……不管如何,我选准时机,趁热打铁,即时反馈,精准定位,而不是全面铺开。他们在接到礼物的时候都非常激动,而且好多学生在此之后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对于我而言,工作量也不大,也没有压力,干起来也很带劲。做同样的事情,表面上看只是做法有了些许区别,为什么效果和心境截然不同呢?这个问题可以用管理学中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双因素理论指的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它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来的。他在1966年时曾经对200名美国员工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人究竟想在工作中得到什么”。根据这个调查,他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就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如工作场所的条件、安全条件、人际关系等因素。“激励因素”是指自我实现和受到尊重的需求。例如,薪资福利是不是比别人高?职位升迁的通道是不是比较顺畅?一个人能不能在社会上获得面子、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一些关于成就、认可、晋升、工作成长、责任感等高级需求。
赫兹伯格的研究发现:如果工资水平比较低,场所条件太差,人际关系很紧张,这就是保健因素差,员工就会心生不满。所以,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也许就会立刻跳槽。但是,当保健因素增多,员工不一定会增强满足感,要想增强员工的满足感,就必须要依靠激励因素。赫兹伯格强调:要想带出一个好的团队,不能仅仅靠保健因素,一定要依赖激励因素,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正面的情感。我想,之前的“生日信件”就是一种“保健因素”,所以被搞错了生日日期的学生会产生较强的负面情绪,而过生日的那些学生的新鲜感不够,也不太易感动,不会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而“情怀短信”既是一种“激励因素”又是“抚慰因素”;“情怀短信”既是一种奖励,又是一种认可,对进步的学生和观望的学生都会产生较强的激励效果,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也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后一种方法省时、省力,而且效果也还不错。
作者:殷振洋 单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上一篇:幼儿教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探究
- 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仪式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