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7-03 03:00:36

导语: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元素,也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班级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和学业的发展。文章从班级管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班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班主任绝对权威性、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奖惩体系不健全、班级管理模式缺乏公平性和班级管理阶层固化,并根据学生现状提出策略: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家校联合共同管理和设立完善的班规,旨在改善现阶段班级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班级制度

班级管理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执行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发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如今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出生在新时代、接受新事物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与想法,很多教师在管理班级中发现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教,而学生也越来越不理解教师,双方很容易在彼此之间产生误会与矛盾。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班级环境,班级环境的好坏对其生长发育或学业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学生的思维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传统的班级管理策略不可避免地不适合现在的班级现状,因此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改进原有班级管理方法。

一、班级管理的发展

早在《学记》中就出现班级管理的萌芽,其中包括重视学生入学教育的理论,包括学生参加典礼的着装和对待圣贤的崇敬等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学生自治方案,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和弊以及自治的范围和标准,首次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蔡元培提出管理学生应遵循自然,要发挥学生的个性,不应该把教师的意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此外,一批教育学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教育管理的相关理论,例如钟启泉在《班级管理论》中就提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张作岭也在其主编的《班级管理》中指出班主任在未来班级管理中应该以基础教育为契机,应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学知识对班级进行管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和李镇西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办法,构建班级有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绝对权威性。传统意义上班级是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成,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而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导者,班级的日常生活以及组织活动都是由班主任决定并实施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的指挥与分配,很少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无法参与班级管理,这就使班主任拥有绝对领导地位,仅凭自己的权威和意愿处理班级事务,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会产生反抗情绪,从而影响班级的正常管理。(二)班级管理内容片面。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身体上要求健康发展,心理上也同样重要。然而传统意义上班级管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班主任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学期班级评比也按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决定优良等级,教师专业水平也与学生成绩挂钩,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关心却很少,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此种现状长期发展不仅会对学生其他方面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很多调查也表明,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考察。还有一些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忽视了现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渴望独立,希望得到异性的好感,这些青春期学生正常的现象却常常遭到教师的指责。(三)奖惩体系不健全。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遇到犯错误的学生往往给予一些惩罚,例如增加作业、找家长谈话,甚至还有体罚的现象,对有较好表现的同学却很少进行鼓励。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控制力也不强,对一些事情的善恶分辨也很模糊,他们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就会形成一种懦弱的心态,不敢积极主动,害怕因为事情做不好而受到惩罚,成为其他同学的笑话,就会形成一种不思进取的心态,还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四)班级管理模式缺乏公平性。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界所倡导的,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只有使每一个学生有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才能使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业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在现实调查中往往缺乏教育公平。教师也很难用公平的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平等的待遇和机会。例如,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重用,这部分学生更容易被选为班级干部或某一学科的学习代表,从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而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往往被忽视其他方面的才能,从而得不到教师的“偏爱”。根据吴康宁调查的1470名学生中,超过50%的班级干部都是成绩较好并且有连任经历的学生。(五)班级管理阶层固化。目前班级管理应用的组织结构如同企业管理模式———树形结构,由班主任作为组织结构的最顶端,负责全面管理,下设多个班级干部负责各个方面的具体管理,而其他学生则是这种结构的最低端,只扮演被管理的角色。这种管理参照了社会企业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但长久如此也会产生很多弊端,例如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担任干部角色,大多数学生只能处在被管理的位置,缺少参与管理的机会,容易使班干部产生专制,以自己职权欺压其他学生,破坏班集体内部团结,班级成员产生敌对情绪。

三、改善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班级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是一项既复杂又琐碎的工作,这是一项要面对不同个性学生的工作,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特的特点,要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完全发展,这不仅要求教师在专业方面有很好的功底,也对教师处理师生间关系有更高的要求,只有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技巧武装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班级问题时游刃有余。(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体,要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就要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改变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被动的角色,建立我的班级我管理的模式。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主动为班级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例如,成立学生班委会,班委会的成员由学生内部选举产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班委会的职位,成为班委会的成员后要积极主动管理班级事务,为学生着想并受其他学生监督,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另外,还可以建立班长轮流制,每月由班委会成员选举产生一名班长,负责下个月班级整体管理事务,每天在放学之前一节课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讨论,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小结,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集体责任感。(三)家校联合共同管理。学生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对其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要联合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学业的共同进步。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分支,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各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的班级管理工作,当班级出现班主任一人之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配合解决。另外,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同任课教师沟通,了解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遇到的问题,并配合解决,视任课教师为班集体的一员,鼓励其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还应该经常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并建立家校沟通群,如学生在校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同家长反映,有学生闪光的一面也可以分享到沟通群中供其他家长学习,传递正能量。(四)设立完善的班规。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班级治理同样也离不开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必须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纪律等限制准则,并且制定监管机制来确保管理正常运行。学生自治要想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也要在同一个准则基础上,而不是自由行动,放纵不管。班规作为学生共同遵守的信用指南,其设置的合理性不仅反映了班级管理水平,还会对班级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班规的制定要秉承先进性原则,每条规则要反映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精神风貌。班规应该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班级特点,切勿假大空。班规还应该设立学生评价制度,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对设置不当的规则敢于提出更改意见,对那些过时的规定也要及时废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

参考文献:

[1]杨平洲.城市普通中学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王文娟.城区初中低年级学生特点及班级管理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4.

[3]王千惠.“和谐与信任”是班级管理的“法宝”———谈班级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4(41):96-97.

[4]王慧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5]欧阳文根.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6]贾秋侠.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作者:张淇茹 孙明娟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