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级管理中社团模式作用探讨

时间:2022-11-21 08:12:59

导语:中职班级管理中社团模式作用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班级管理中社团模式作用探讨

摘要: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弱等现象,由此造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那么怎样管理好学生,引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本文从目前中职班级管理的现状出发,挖掘班级和社团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中职班级管理中社团的作用的基础上,以实例肯定了中职班级管理社团化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社团模式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所以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再加上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时间比较宽松,毕业后直接工作,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学生百无聊赖,上网、玩手机、睡觉,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应当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班级的融洽性,还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因此,鼓励他们参加学生社团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对班级管理也大有裨益。

1目前中职班级管理的现状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是以专业为基础划分班级,班级是中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因为每个班级的同学的家庭背景的不同、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的差异,当下班级概念在学生的意识中被逐渐弱化,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将时间与精力注入到社团组织中,由此导致班级学生的沟通互动的机率降低了。多数学生认为,班级就是提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场所,对其内涵并没有深刻的体会,以致目前以传统的管理方法去管理班级所出现的矛盾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

2班级和社团存在的关系

2.1以成员间亲密程度的角度来看:社团成员间的关系亲密,没有地位上的差别,可以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增强凝聚力,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但是,班级成员由于受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所制约,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没有生成情感的纽带。

2.2以正式程度的角度来看:班级隶属于学校的正规组织,具有严明的纪律性,并且每个班级都设班主任。而社团为非正式性的组织,组织结构并不严谨,具有灵活的活动形式。

2.3以群体成员的归属角度来看

2.3.1班级和社团均由学生组成,学生之间相互发生作用

2.3.2班级和社团都拥有共同的目标,班级的目标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社团是以相同的爱好与兴趣为基础,从而实现某一愿景。

2.3.3班级和社团都以相关的规范制度为依据,班级主要以校纪校规作为依据,社团主要以社团成员的群体利益作为活动依据。

3中职班级管理中社团的作用

3.1增强中职学生的归属感:学生社团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根据不同兴趣和爱好,由此组建成各个特色的社团组织。许多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于此,在这一小方天地中充分将自身的优势特长发挥出来,使学生感到学校不单是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增强班级成员的归属感。只要具备一定才华,均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由此战胜因学习基础薄弱所引发的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同时,他们又身处班级之中,能够遵守班级的基本规范,充分发挥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3.2避免中职学生产生空虚无聊感:中职学校成立社团使学生从每天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获得了精神动力,在学校的日子也过的充实,由此激发出积极的人生态度,还避免了或降低了一些不当行为的发生。

3.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囿于文化基础弱,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差,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弱,参加班级社团后,需要为自己所在的社团出一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由此一定程度上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3.4改正学生自私自利的坏毛病: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的现象占大部分,这些学生往往习惯了家里人的宠爱,潜意识中有一种“独我行为”,使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出发,对他人的感受往往无意识的顾及不到。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日后走上社会是一个潜在的破坏性极强的坏毛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求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参加社团活动,通过与各种性格的人交往,为自己的社团做事,渐渐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或站在大局考虑问题,将自身存在的自私自利的缺陷慢慢剔除掉,使性格、思想获得综合性发展。

3.5培养学生团队及合作精神: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要圆满的完成一次社团活动,那么全体社团成员应该凝聚起来,明确各自分工,加强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合力完成活动任务。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组织、合作的真正内涵,这种效果要好于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

4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人是具备一定的潜能的,通过适当合理的激发,潜能发挥的作用是无限的。学生的想法更是千奇百怪,花样繁多,只要有了可以施展的舞台,它们才会尽情释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实际社团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查阅资料、求教于老师等各种手段去探求答案,由此拓展了知识范围,激发了求知欲望。

5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社团化”模式实例分析

将社团化模式引入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可以为传统的班级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以我校2015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成立了班级层面的社团组织,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5.1成立兴趣小组:该专业共有班级2个,一共85人,在成立社团前期,班主任与班委积极宣传与动员,两个班级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成立形式各样的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的诞生,构建了社团发展的雏形。

5.2确立社团发展方向:在班级兴趣小组的前提下,各个小组成员积极提供社团的建设规划,并交由班主任去查考。班主任及两个班委干部通过对各小组的深入了解与调查,最终结合各小组特点进行整合优化,鼓励整合后的兴趣小组成立为班级社团。最终共成立了8个社团,基本实现了“人人有社团、人人有参与”的“社团化”班级管理模式。

5.3展开特色活动,发挥学生的优势:班级社团成立后,由班主任引导,班干部辅助,定期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充分激发了中职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充当社团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以及组织者。每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都能扮演主要角色,充分展示了自我,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特征。

5.4构建评价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在班级社团发展中,班主任对每一社团开展的活动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且鼓励每一个社团成员积极参加,并构建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对班级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的过程及效果,班主任进行评价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年总评体系中,进而推动了社团组织的兴盛发展。另外,以社团特性为基础,将其归入竞赛机制中,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束语在中职学校内引进社团化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对当前新时期中职学生工作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在班级内融入社团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归属感,并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总之,学生社团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学校相关人员和班主任应积极实践与探索,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及成长的平台。

作者:赵宏明 单位: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蓓.议引入社团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J].青年与社会,2013,(09).

[2]何海兵.关于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0,(04).38-40.

[3]孙维.“社团化”班级管理模式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