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0 09:01:24
导语:班级管理自律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班级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1.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与管理,而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全过程[1]。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班级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2.从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他律结合
班级管理从班级的德育功能上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境界。他律是通过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规范、约束个体行为,是成本相对高的管理;自律相对于他律而言,是个体自觉地约束自己,是低成本的管理,是在“他律”基础上的升华[2]。自律、他律,虽然有不同的内涵和诠释,但我认为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律是对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通过教育,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提高认识和觉悟,是能够自律的。在要求学生自律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律。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是建设和谐班级的第二道防线。
二、建立和谐高效的班级管理机制的途径
1.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知识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同时师生和谐的关系有助于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2.建立健全班级奖惩机制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精细化,为使班级每个成员的档案中的德育分有考核依据,必须建立健全针对本班级情况的奖惩机制,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估体系,把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学生的评优选拔挂钩。制度一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要知道本班学生的特点,如优点、突出人物、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班级奖励制度、惩罚制度等,内容切合实际,学生能够接受并严格执行。
3.构建平等、民主、全员参与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健康的班级。在班级管理中,主动权属于学生,教师是协调者,师生处在完全平等的位置,相互尊重,实行民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不漠视后进生,这是班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三、结语
在班级管理中,重视过程与方法,深入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把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中真实的表现纳入班级奖惩范围,体现教育评价的公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他律结合。
作者:姚勋工作单位: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
- 上一篇:班级管理以生为本理念探索
- 下一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