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研究3篇

时间:2022-05-19 10:40:19

导语:初中班级管理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班级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班级管理方案相对落后

教师对班级管理方式过于单一,不仅影响初中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也降低了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成效。新一轮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国初中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效,中学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尤其是学生应用文化课程知识的能力薄弱,影响了课程知识使用价值的体现。

(二)初中班级缺少民主意识

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但是目前班级管理的现状是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民主管理体制。虽然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但是很多初中班级的班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形成了“干部作风”,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多数学生却缺少锻炼机会。

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方法

构建和谐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配套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并让学生的身心在其中得到锻炼,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体现和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特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初中学校是中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校内管理工作也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给予了宏观性的指导,要求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及时调整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初中学校作为中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为中学生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保证了初中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初中学校也开始对校内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以人为本”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改革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国家发展靠人才”,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方式,不断完善中等教育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中学生是初中学校提供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只有学生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初中学校的教育价值,倡导“以人为本”是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思想。对于初中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则是“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便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初中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2.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策略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下,我国初中学校学生管理有了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这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施提供了诸多帮助。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充分利用上述有利的条件,以校内学生管理实况为基础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学习管理成效。我认为,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秩序方面。教育部门宏观指导下,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阶段,各类文化课程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学调整,旨在为中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专业学习条件。学科评估是初中学校教改里的重要内容,经过学科教育评估创建多元化监督体系,督促教师时刻反省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朝着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向发展。

(2)培养方面。初中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初中学校要全面推广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专业人才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

(3)校规方面。班级管理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机构共同提出的学科教改活动,安排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或学者从事课程的评估活动,以获得最为公正、专业、可靠的班级管理结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倡导了“人”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导学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初中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1.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新时期教育部对人才教育工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要求各地初中学校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着重解决学生在初中教育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难题,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异常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了其校园的正常生活。异常心理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心理上的异常状态,更对学校生活及学业造成干扰,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课程学习。初中学校必须深入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2.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辅导的对策

鉴于心理问题对中学生健康水平的不利影响,初中学校需结合所得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免疫力。

作者:李玉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市内初中三个年级段,共288人参加个性问卷调查,年龄范围13~15岁。

(二)研究工具

EPQ的少年式,适用于7~15岁的少年儿童。E分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分量表测量情绪稳定性;P分量表测量社会适应性维度;L分量表测定被试做答的掩饰性。结合E、N分量表可以测得气质类型。

二、调查结果

EPQ测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并以班级为单位提供结果。测查班级中,初一(3)班在年级学习成绩、班级活动等的排名均处于中等水平,被确定为实验班。以下测试结果以初一(3)班为例。

(一)E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20%的学生内向,安静、保守,倾向于做事前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42%的学生外向,爱交际,渴望兴奋的事,易冲动,回答问题迅速,随和、乐观,喜动不喜静。38%的学生兼具了内向和外向的一些特点,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文静,有时也比较活泼。

(二)N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44%的学生情绪较为稳定,易平复情绪;56%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好抱不平,情绪不易平复。

(三)P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38%的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人际适应良好;62%的学生倔强、孤独,不求实际,好挑衅。

(四)结合E、N量表的气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胆汁质42%,多血质38%,粘液质8%,抑郁质12%。

三、实施班级管理措施

(一)运用成长记录袋

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记录、个性特点、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及时反思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真正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完善并正确运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必然地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

(二)成立班级管理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进行分组。大体遵从E量表(1内向、2外向、2兼内外向);P/N量表(2低分、3高分);气质分布(2胆汁质、2多血质、1个粘液质或抑郁质),再兼顾学生的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将5人分成一组,从而让这些异质的小组成员在合作管理中相互激发,各展其长,彼此受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性格。正如新课标中说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交流与合作不单是检验、纠正和完善自我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意见的重要渠道。

(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全员管理制度

以班级管理小组为基础,建立学习和管理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小组内评定层次法,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小组内的每个人都积极合作,为自己所属的小组赢得荣誉,从而使每一名学生在不同高度的起跑线上竞赛,都受到激励,在合作中找到了自信,不断完善自己。进行“人人爱集体,争做主人翁”活动,使每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自理、自立和自治能力,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四)班主任工作要求

1.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尤其是奖惩方面。一般好学生易得偏爱,后进生易受偏见,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处事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否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班风。

2.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绝无局外之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旗、班标、美化自己的班级,创设自己的评比台。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再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赛,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3.充分调动和运用学生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取得的成效

(一)班级日常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在学校组织的班级日常管理评比中,班级考勤、早自习、广播操、仪表、环境卫生、文明休息、爱护公物、黑板报、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综合排名明显提升,成为年级进步最显著班集体,连续两学期荣获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学生对班集体满意度明显上升

由开始时的很满意84%,满意16%,到一学期后的很满意98%,满意2%,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个充满阳光、积极上进,同学关系融洽,每个学生都为能成为班级的一员而感到荣耀。家长们一致的反应是遇到了认真负责的好班主任。

五、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班集体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结合班级实际,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

(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文化的导向作用。

作者:金河岩陈赛工作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第三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前提。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被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但却具有学习意识淡薄、意志不坚定、思想波动大、目标不确定等一系列的弊病。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学结、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以及明确作业要求等内容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积极提供帮助和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延伸到喜欢学习,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欧文曾经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孟母三迁”的典故也说明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人们的成长很重要。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首先,从学生的生活起居入手,如让学生保持宿舍的干净、整洁,以及严格规定各种生活用品的摆放,并加强管理,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个卫生的生活环境。其次,精心布置教室,如在黑板正上方展现“团结好学、诚信拼搏”字样的班风、学风,激烈学生积极好学;在教室的两旁装贴名人画像、名言及警句,给学生提供榜样和学习动力;有效利用教室黑板报,创建“争星表”、“光荣榜”、“优美作品”等专栏,记录学生助人为乐、勤奋学习、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热爱集体等方面的先进行为,形成强烈的贡献精神和竞争意识,或展示优秀作文、美术品等,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这种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熏陶下,能促使学生勤奋好学,有利于班风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的茁壮成长。

3调动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家庭和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力量,对提高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利用家庭力量方面,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鼓励家长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好家访,及时交换学生的信息,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到留心观察孩子,平时多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出现异常情况,要多询问,少责备、多鼓励孩子,让家长在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利用社会力量方面,可以结合日常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事迹等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和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

4组织丰富多彩的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在初中教育时期,如果不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那么这个班级将如同一盘散沙,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也必然会降低学习任务完成的成效,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日常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有效措施。在班级管理中,可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班级活动课,针对一件事各抒己见,通过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可创设与责任感相联系的活动,如身边的助残爱心活动、日常环保活动等,通过献爱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行为意识;可创建一支班干部团队,鼓励学生积极策划、组织活动,采取民主竞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集体的责任心。

5总结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既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环境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可以带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独特性,实现工作中的创新,又能够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杨吉明工作单位:甘肃省舟曲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