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特点研究
时间:2022-05-19 10:20:18
导语: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特点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民族成分多样且数量差异明显
西藏高校地处民族聚居区,但本身民族成分也较多,除藏族外,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也有分布。从数量上看,区内生源以藏族为主,汉族次之,其它少数民族较少;区外学生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亦有。以2012级地理科学班为例,区外生源中汉族24人,满族1人;区内生源中藏族9人,汉族3人。在单一生源班级中,民族组成也较复杂。以西藏大学2012级数学区外班为例,全班34人,有汉族32人,土家族1人,藏族(青海省)1人。同样,2012级数学区内班有38人,其中藏族34人,汉族4人。由此可见,西藏高校班级通常呈现多民族但又以一个或两个民族为主,其它民族学生数量较少的状态。
(二)学生文化素质差异较大
由于地区间基础教育水平的差异、招生数量向高校所在地区的倾斜及区内生源藏汉民族招生分数线不同等原因,西藏高校不少班级的学生在文化课成绩、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等方面差异较大。首先,区内外生源及区内藏汉生源的文化课成绩差异明显。以2012级地理科学班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例,区内藏族生源平均分是290分,区内汉族生源平均分是361分,而区外生源的平均分是507分,差异显著。其次,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上,区外生源较区内生源更灵活。不过,也有的学生刚进校时分数不高,但经过努力后取得明显进步。以2012级地理科学班为例,经过大一学年,有的区内学生进步到班级前五名,而不少区外学生则落后到班级末尾。
二、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一)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的原则
以上西藏高校班级的特点,要求在管理中做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加强不同地区、民族学生间的团结,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由于不同地区、民族间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学生人数在地区及民族上的差别及学生本身性格、素质与情绪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导致不同地区、民族学生间的矛盾,影响到班级、校园的和谐稳定。尤其是刚进校的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适应程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差异与矛盾,通过自我改善与约束,积极融入集体[2]。二是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有用之人。高等学校最主要的目的是传授智慧、培养技能、塑造有用之人。西藏大学提出要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综合素质既包括文化素质,也包括身体素质、公共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需要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增强自觉性、自主性,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改善自我、约束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提升综合素质,成为有用之人[3]。
(二)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针对西藏高校班级的特点,本着加强团结稳定、提升综合素质的两原则,2012级地理科学班从树立班级精神、开展专题教育、举办系列活动、规范班级管理者四方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管理尝试。
1.树立班级精神
良好的班级精神,对带好班、育好人有着重要意义。针对2012级地理科学班的实际,提出三个班级核心精神。一是包容、团结、稳定。本班生源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3个不同民族,学生刚进校便告知学生要正视差异,珍惜友谊,做到互相理解与包容,自觉维护同窗团结,自觉保持班级和谐,并且通过班会、主题活动、谈心等形式不断重复和提醒。由于西藏地处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专题宣讲、主题活动及日常提醒等手段,使学生牢固树立自觉维护稳定的意识,做到政治上、思想上坚定不移。二是平凡、责任、诚信。当代大学生普遍缺点是浮躁、高傲、缺乏责任感、诚信意识差,为此,在管理中以班会或谈心的形式,举例子、讲道理,使学生明白平凡心、责任感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通过举办活动及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反思,从而塑造平和心态,增强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提升诚实守信意识。三是学识、体魄、公民。学识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对其它学科有所涉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等形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健康的身体是进行一切学习、生活、工作的前提,为此,组织班级同学每周开展集体体育活动,一方面增强学生间了解,另一方面锻炼体魄。培养现代公民是当代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举办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为今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2.开展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是指选择某一主题或教育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示范,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知、认识。以西藏大学为例,专题教育主要由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专题教育两部分组成。新生入学教育一般由学校或学院牵头,在新生入学后一周,以宣讲、展览、观看影片等方式进行集中的普及性宣传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大学环境,学习相关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领会团结稳定的重要意义等。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校后首先接触的课堂,学习的内容既和自身息息相关,又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连,对学生行为规范和适应所处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新生入学教育结束后,学生正式开始大学生活。在日常管理中,由于课余时间充裕、学生思想多样、时事背景变化等原因,有必要进行主题不一的日常专题教育。日常专题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重复和延伸,二是围绕班级精神的主题教育。以2012级地理科学班为例,通过开展校纪校规奖惩学习、参观新旧西藏图片展、观看反映新旧西藏对比的影片、讲述自身在党培养下的成长历程、分享团结友爱的切身故事等进一步巩固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成果。与此同时,围绕班级精神,开展了演讲、默想、实践、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树立班级精神、宣传班级精神、践行班级精神。
3.举办系列活动
活动是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活动设计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和学习。西藏高校班级管理中,举办活动是培养班级精神、实践专题教育内容、巩固教育成果的重要方式。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原则,也要充分契合班级精神和专题教育内容。以2012级地理科学班为例,自学生入校到大一学年结束,共举办11个系列活动,活动涉及重大节日庆祝、重大事件讨论、专业技能训练三方面。如在母亲节举办“给妈妈打个电话”、“分享听到妈妈声音”活动,在父亲节举办“给爸爸买个礼物”活动,在感恩节举办“给父母邮寄一封信、给老师发条短信”活动,在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举办“为雅安祈福”及“地震原因分析”活动等,既培养了学生感恩、责任意识,又增强了班级同学间的互相理解与包容。在青年节,结合“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举办“中国梦•我的梦分享会”活动,既宣传了“中国梦”的内涵和伟大意义,又增强了学生对自身理想的认知。针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实际,长期坚持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活动,让学生以准教师的身份登上讲台,锻炼了胆量,增强了对教学的认识,学会了如何教学。同时,长期坚持开展“藏文学习”活动,让藏族同学做老师,教授藏文,既锻炼了藏族同学的演讲、组织、沟通能力,又加强了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团结,同时增强了所有学生对藏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顺利通过藏文等级考试。
4.规范班级管理者
班级管理者既包括高校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也包括班级干部,主体是后两者。高校政治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既起到领导、传达作用,又扮演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日常管理的指挥者和决策者,在班级管理中作用与影响最大。班级干部是班级成员代表,是班级日常管理的执行者,对班级正常运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规范班级管理者,一是高校政治辅导员能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及时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动态,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支持和组织保障。二是班主任需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准确定位班级发展方向,有效判断班级内部矛盾,合理布置班级各项工作。三是班级干部需要加强自身素质,切实起到模范带头、服务同学的作用。以2012级地理科学班为例,班主任一方面紧密联系政治辅导员,及时掌握上级精神,另一方面与学生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学生动态。例如,每周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交流,每周与班级干部交换班级管理意见,亲自策划班级活动,公平公正处理班级内部矛盾,及时了解困难学生并无私帮扶等。同时,班主任凡事从自身做起,一言一行体现平凡、责任、感恩,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班级干部方面,一是合理确定班级干部数量和职责定位,按照班级总人数的15%确定班级干部数量,设置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兼副班长、学术心理与女生委员、组织宣传与文体委员、思政生活权益与男生委员等五个职责明确的职位。二是改进班级干部选举机制,突出自主性,采取职位分开、两轮选举的办法,让真正想为同学服务的学生脱颖而出。
三、案例分析:2012级地理科学班班级管理的成效及讨论
为更好分析2012级地理科学班大一学年的管理模式,于大一学年结束时,在全班进行了“班级管理策略调查”。除请假的3名学生外,共发放调查问卷32份,剔除未完整作答的2份问卷,有效问卷30份,调查参与度91.4%,问卷有效率93.8%。问卷从新生入学教育(1-3题)、班级主题活动(4-7题)、藏文训练活动(8-9题)、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10-12题)、班级管理者表现(13-15题)、及班级管理意见(16题)六部分开展调查,其中第16题为开放式问答(问卷及调查统计见表1)。表1可以看出,10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本班各项管理措施对增强自身意识、锻炼技能方面有帮助,其中,认为新生入学教育、班级主题活动、藏文训练活动、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班级管理者表现“帮助很大”的平均比例(将每部分所属题目的“帮助很大”选项的数值平均)分别为56.7%、64.3%、48.5%、64.3%和58%。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到,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契合当代主流价值观及学生对崇高品格的追求,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以学生就业和专业技能培养为出发点,都较好的体现了以生为本,故而学生对这两个部分满意度很高,需要继续改进活动方案,最大程度有利于学生发展。藏文训练活动相对于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而言满意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活动设计时以增强民族团结为主要目的,对活动本身成效把握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没有从活动中获取所需,需要重新定位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案,以期既能增进民族团结,又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到藏文知识。学生对新生入学教育的满意度较高,说明新生入学教育确实在规范学生行为、适应所处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有学生反映新生入学教育的规模偏大,导致个别活动成效不显著,为此需要适当改进新生入学教育形式,从传统的集体大规模学习,逐渐转成集体大规模学习与小规模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班级管理者表现的满意度呈现两个趋势,一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满意度很高,有87%的被调查者认为班主任能带动班集体发展,符合期待;二是对班级干部的满意度较低,主要是有学生反映班级干部选举机制虽能体现公平、公正,但程序较复杂,导致竞选意向下降,同时个别班级干部自律性不够,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要求班级管理者,尤其是班级干部,需要加强自身素质,摆脱“干部优先”的观念,切实为学生服务,切实起到约束自身、模范带头的作用。在回答对班级管理的意见时,有17位同学回答“没意见”或“很好”,另外13位同学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加强活动的细节调整、敦促班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两方面。
四、西藏高校班级管理的方向
一是正视班级特点、把握管理原则、多重手段并用。西藏高校班级因所处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时事背景,其管理定位有别于内地,在管理时应紧紧围绕加强不同地区、民族学生间的团结、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和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有用之人这两个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二是坚持以生为本、树立班级精神、做好专题教育、合理设计活动。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融入集体,为此需要树立正确、积极、务实的班级精神,并通过专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形式加以巩固,最终实现班级的和谐、稳定和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班级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全面了解学生。要做到有效管理班级,就要求班级管理者恪尽职守,认真履行管理职责。认真、负责、果敢、正直的班级管理者能够给班级成员正面影响,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总之,西藏高校班级管理需要在深刻理解其自身特点、把握管理两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以生为本,由班级管理者牵头,通过务实、合理的方式创造完整的管理体系,达到班级团结向上、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赵剑波王强田远兵工作单位:西藏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系
- 上一篇: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分析3篇
- 下一篇:安全生产宣传文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