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之以德治班探讨

时间:2022-03-05 08:59:39

导语:班级管理之以德治班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班级管理之以德治班探讨

一、以德治班管理理念概述

(一)实行以德治班的必要性

1.传统教育暴露出的弊端要求以德治班。

传统教育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较为抽象难懂,德育教育成了空洞的理论教育,缺乏感染力和影响力,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中学德育大纲》强调国家利益、爱国主义教育等,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难以接受。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轻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主要靠教师枯燥的讲解,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2.以德治班,顺应时代的需要。

以德治班是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成人,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教育家林崇德指出:“德育教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和出发点,是教育工作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2]因此,提高学生素质首先从德育教育入手。以德治国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就是以德治班,旨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遵守社会道德。目前,我国德育教育不被重视,班级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德育管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人治”“、法治”都不是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只有“德治”才能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影响以德治班实施的因素有:传统班级管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职高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心理逐渐发育成熟,可塑性非常大,他们易于接受新的事物。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根据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管理手法多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创新性的发挥,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班级管理效果欠佳。此外,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极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管理管理,倡导以德治班。

(二)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是师生关系不合理。大部分班主任把自己当做是学生的“家长”,只有少部分的班主任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关系,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如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信任、平等的状态,所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必然产生良好的效果。二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在班级管理中,不采纳学生的意见,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班级没有活力,学生被动遵守班级规定,不利于养成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习惯,一旦没有班主任,班级秩序难以维持。三是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强。班级作为一个团队,需要具备凝聚力,这样才能形成互相帮助、奋发向上的氛围,才能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仅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个体的发展,忽视了人际关系的交往和团队的和谐。四是班主任缺少班级管理理论知识。班主任应具备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但通常情况下,班主任都是由授课教师兼职,一方面学校不重视班主任岗前培训,另一方面,受教学任务影响,班主任无暇顾及管理理论的学习,因此,班主任通常缺少系统全面的班级管理理论知识。缺少理论的支撑,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学生存在抵触情绪,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二、以德治班的实施策略

1.建立以德治班的规章制度。

学校制度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而制定的教育法律、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习惯等的总和,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德治班也同样需要制度作保障。建立合理的制度,涉及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在制度上多一些人文关怀,这样学校制度才能得以遵守,才能做到科学管理。[3]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影响着班级的管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从而对教师的行为产生认同感,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学生能够自发的形成道德意识。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有爱的行为和情感,要以和善、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产生亲和力。教师还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才有助于进行班级管理。

3.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影响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管理专业知识。班主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有助于进行班级管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发挥主人翁作用。班主任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级管理成功的秘诀。

4.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班级成员普遍认可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4]具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文化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因此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首先,班级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其次,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以德治班的规章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可有效进行以德治班管理。本文观点还不够成熟,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孙殿慧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