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探索

时间:2022-11-11 03:41:24

导语:农村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探索

摘要: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宅小学本着基于学生生命主体、开发学校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安全防控体系的基本理念,设定安全教育课程的目标,通过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专业力量的培育,形成了整合家校社资源、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注重多元渗透的农村小学构建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实践探索

在中小学教育中,安全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理应积极构建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开发较为完备的安全教育课程。但目前的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单一、专业力量不足、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王宅小学是浙江省中部的一所乡镇小学,生源为附近乡镇的农民子弟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小学硬件设施较差,师资力量短缺,大多数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给予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有限,加上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容易受到多方面的事故伤害,如近年来暑假学生溺水事故偶有发生。王宅小学意识到开发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着力增强学生和家长对于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和面对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能力。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王宅小学的安全课程的实践探索为案例,检视王宅小学在开发、践行安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经验,思考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可选路径和需应对的重点难点。

一、当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积极开发安全教育课程对于牢固树立学生安全意识,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实际上学校安全教育一直倍受关注,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实效性不强。相比城镇来说,农村安全隐患更多,如教学环境较差,校舍老旧、电器陈旧等都是不利因素。特别是处于山区的农村小学,较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也存在更多卫生问题。整体而言,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在资源统合、教师培训、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都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安全教育资源统整不足。大多农村小学对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尽管少量农村小学已经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但安全教育的课时安排不足,安全教育人员满足不了学生发展所需。安全教育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在社会实践、情景体验等方面投入资金不足,缺乏专业的设备和物资保证。另外,还缺少社区、校外专家等外部力量支援。(二)教师专业素养有待加强。大多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学生的教育仅限于宣传和叮咛,尚需进一步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重课本教学、轻安全教育,配合度较低,主动投入课程开发的意识较薄弱。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对相关安全问题理解不透彻,缺少相应的安全事故处理能力。31(三)安全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安全教育应包括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目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基本都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训,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没有落实到“会”的层面。安全教育采用最广泛的方式依旧是说教式,未能根据教育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灵活变通。

二、王宅小学安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王宅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以基于学生主体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情景体验三大板块开发为一个中心,以进行专业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和提高家庭安全意识为两个基本点,构建安全教育体系。(一)制定四维发展的课程目标。儿童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应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活动内容适时适当地对其开展安全教育。[1]研究表明,虽然安全教育可以增加儿童的安全知识,但并不能直接增加其安全行为。在学校开发安全教育课程,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在安全教育课程开发之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度,让学生掌握符合身心特点的安全技能,保障健康成长。据此,王宅小学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由班主任牵头设计科学的安全教育知识问卷,通过调研访谈了解学生生命认知、急救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而制定安全教育的目标具体而言,王宅小学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家庭发展四个维度,设立了基于学生生命主体的安全教育课程目标:促进平安学校的形成,争创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加强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和地方性,丰富校本课程;提高教师素质,对现有安全健康教育教师进行适应性与提高性培训,促进专业素养提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安全观;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服务学生与家庭,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使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二)拓展点面结合的课程内容。为了更为清晰地梳理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内容,了解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的程度,学校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面向王宅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共发放237份问卷,回收230份。调查结果显示,96.95%的学生能遵守如“红灯停绿灯行”等基本安全常识;但对一些常见意外的认知和处理不准确,如对“火灾的致命因素”是“窒息”的选择仅占55.22%,流鼻血时采用“仰头止血”这一习惯方式的高达62.61%,而选择“低头,捏住鼻翼”这一正确方法的仅占32.61%。这说明面对意外事故学生们的处理能力薄弱。王宅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是基于学生主体需求,通过活动试错明确学生的成长变化,开发的一项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安排在课程表内,确保一周有一课时。每年的十一月为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月,学校从整体出发,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制定年级活动序列。主要包括社会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意外伤害安全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等内容。各班结合具体实际,展开相应的安全教育活动(见表1)。(三)融通多元学习方式。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也是承担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安全教育要“立得牢,站得稳”,王宅小学尝试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融通。1.班会活动“说教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既无吸引力也无趣味性,没有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收效甚微。王宅小学的安全教育尝试采用班会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情景剧、木偶戏等有趣的游戏故事开展。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吸取,体验与深刻的认知融合,收效良好。2.课程渗透各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知识。比如在学习“红灯”一词时,语文老师便引导孩子联系生活,明确“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规则。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同学们认识了游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从司马光沉着救人中习得安全问题发生时的应对技能。科学课学习《天气》一章时,通过气象图的绘制,了解各种天气状况下的生存状态,等等。3.体验学习开发安全教育课程,建立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不是单靠学校一方就可以完成的,必须有家长、社区、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完善的防护体系。王宅小学与县级生命健康平安教育体验馆取得联系,定时分批次让学生参加安全教育体验活动。体验是儿童获得安全认知的基本来源与方式,王宅小学注重体验学习,如2019年暑假,王宅小学小麦中队的队员们走进了生命健康平安教育体验馆体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和生命的宝贵,掌握急救工具的相关知识及使用,了解地震、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并在情境体验中学习灾难中逃生和危急时刻自救的知识。(四)推进阶梯式教师培训。王宅小学重视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实施课程班主任的培训。例如,每学期组织一次红十字会救护培训,让全体教师掌握心肺复苏技能,面对一些常见的损伤有一定的处理能力。每学期派遣15%的教师参加营养与救护课程培训,提高风险抵抗能力。组织巡逻队,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详细的工作安排。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全校教师获得心理健康C证的超过90%,一人获得心理健康B证,并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咨询。同时,王宅小学将教师的安全培训和实践融入学校实际安全工作中。如按规定配备专门保安,并由全体男教师组成了一支义务执勤组,已坚持十余年。学校安全执勤组人员主要负责早、晚上下学时段校门口的巡逻、交通指挥、执勤等任务,以缓解高峰期校门口的拥堵情况,消除校门口的安全隐患。(五)增设家庭安全教育课程模块。王宅小学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访谈,发现学生对来自家长的安全教育接受程度较高。但通过对家长的安全教育情况调查发现,家长在教育时存在许多误区。首先,家庭安全教育流于空洞,家长往往采用口头叮嘱的方法,如“上下学路上注意安全”,但并不明确交通规则以及处理方法。其次,家长的安全教育滞后于学生的发展,往往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补救性的教育,且家长对低龄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用过度保护代替教育,而非教授安全技能。最后,家长本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救护能力薄弱,家长的安全技能往往来源于生活经验积累,缺少系统地学习。为此,王宅小学将安全教育课程辐射到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主题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的安全问题,并且传授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安全教育能力。在此基础上,王宅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课堂”,由各班学习积极性高的家委主动报名参加学习。此外,学校还会定期邀请社会上专业人员进行授课,集中解决家长们最迫切的问题,明确家校共育路径。家委会学员作为“种子”,带动引领全部家长学习安全教育课程。

三、王宅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实践的启示

王宅小学作为广大农村小学中的一员,其实践经验对我国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具有借鉴价值。(一)农村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实践的可选路径。1.推进家、校、社资源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要携手发展,创造平安、健康、有序的环境,履行好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构建安全教育体系。三方联动的保护机制应该无处不在,例如学校环境和设备是否已经安全,家庭教育是不是到位,社区资源有无支援等。面对大部分家长安全教育能力偏弱的情况,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要主动帮助家长增强意识、提高能力,社区要发挥支援、连接、提供场所等作用。同时,安全教育课程应成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主题,以安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了学科课程标准,且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安全教育要求,鼓励各地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开发理应摆在学校教育的关键位置,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自我保护能力。2.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又要有专业的教育智慧和精湛的教育艺术,更要有对孩子和职业满腔的热爱。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素养的提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多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学习和进步,更好履行安全教育职责。在课程开发、探索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形成自觉的教学反思,自觉的课程批判意识,经常基于生活中的现象对课程内涵和运作机制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实际进行调整。3.加强安全内容的防范性和多元渗透性有研究发现,阅读相关书籍虽然可以增加儿童的安全知识,但年幼儿童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非常弱,即安全问题中儿童的知识、能力、实际表现之间存在差距,对此特点进行分析可避免对儿童过高的期望和采取不适宜的教育方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基于王宅小学的经验,建议农村小学:第一,为了缩小知识和行为表现之间的差距,在安全教育内容中首先关注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安全观。第二,将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放在安全教育的首位,着力推动自我保护和安全防卫教育,帮助学生规避受损,以求最大限度地防控安全问题的发生。王宅小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2017)的规定,[3]从“安全处罚”到“安全防范”,再到“安全风险防控”开发安全教育课程。第三,将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不同科目中,将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情境体验。(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重点和突破难点。1.开发网络资源。首先,应该加大网络舆论引导的宣传力量,组建家、校、社网络舆论引导与安全教育宣传队伍。其次利用网络资源教育会更加生动形象,如灾害或意外的危险可利用计算机呈现,制作各种教具形象教学,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也可利用数据分析学生的安全教育状况等。2.加强家、校、社联动机制建设。家、校、社在安全教育的认知上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相互间的合作尚浅,学生在家庭、学校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要在社会上运用,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理论结合实践才更有效。3.推进情景学习。情境理论认为,脱离个体生活的真实环境来谈论学习或能力是毫无意义的,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4]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不是时时、处处能用的,学校应适时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走出去,走到社区里为居民服务,走进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利用身边常见的情境进行教育会更形象。安全教育课程开发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又是落实学校教育的需要,探索安全教育新路径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安全教育体系是全社会的责任,应该协同各方,共同开发,营造安全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幼儿园安全教育及幼儿安全事故的预防[J].学周刊,2018,(16):183-186.

[2]AMPOFO-BOATENGK,THOMSONJA.Children’sper-ceptionofsafetyanddangerontheroad[J].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1991,82(4):487-505.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9-11-26].

[4]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60-64.

作者:赵欢欢 单位:金华市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