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安全教育的实施与评估
时间:2022-03-20 03:14:27
导语:磁共振安全教育的实施与评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磁共振安全包括受检者安全及设备安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团队通过对进行磁共振科研扫描的人员实施标准化的磁共振安全教育,包括课上部分(理论知识、现实案例展示)和课下部分(磁共振岗位实习),可以保障受检者及设备的安全,保证科研扫描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足之处有:科研扫描人员仅能进行基本的科研扫描,而且一旦出现危及受检者安全或设备安全的情况,容易引起纠纷。
关键词:磁共振安全;安全教育;设备安全;患者安全;科研扫描人员
随着医学影像学及医学影像技术学的飞速发展,各类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日常医疗、科研及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1]。磁共振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功能性磁共振是一种衡量脑功能活动可靠性较高的技术,同时也是目前最好的无创活体评估脑功能的方法[2],已经成为认知神经领域研究中所依赖的最主要的技术。但是,由于磁共振成像涉及到强磁场、强射频场和制冷剂等,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3-4],尤其是近几年磁共振检查中频繁发生伤害事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系统的磁共振安全教育,多数不具备完整的磁共振安全相关知识的科研扫描人员使用磁共振设备,容易危及受检者安全及设备安全。
一、磁共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对科室近五年进行MRI科研扫描的37名科研扫描人员进行访谈,仅有2人(约5.41%)完全掌握MRI检查的禁忌证,19人(约51.35%)掌握不到一半的MRI检查的禁忌证。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进行MRI科研扫描的科研扫描人员出现的问题次数最多的就是禁忌证把握不严,表现为检查前准备不充分(未告知受检者除去随身携带/佩戴的金属异物,如发夹、硬币等,在进入磁体间检查时被吸入设备上),容易危及受检者安全及设备安全,出现医患纠纷及设备故障等后果;其次为设备操作问题,导致科研扫描无法进行或扫描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磁共振安全教育的实施及保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保障科研扫描的顺利开展,笔者团队对进行MRI科研扫描的科研扫描人员实施标准化的磁共振安全教育。磁共振安全教育主要包括课上部分(理论知识、现实案例展示)和课下部分(磁共振岗位实习)。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磁共振设备构造及功能、磁共振设备安全及磁共振的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现实案例展示包括磁共振的导弹效应展示、文献报道的磁共振安全事故及本科室出现的磁共振安全事故三部分。课下部分是指安排科研扫描人员在课上集中讲解后进入磁共振岗位实习3—4周。磁共振安全教育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及现场操作考核,才能获得磁共振科研扫描准入。只有获得磁共振科研扫描准入的科研扫描人员,才能独立操作磁共振设备进行科研扫描。为保障磁共振安全教育的效果,我们成立了专业的科研扫描微信群,设立科研秘书及科研扫描人员管理岗位(由经验丰富的磁共振技师担任),将获得磁共振科研扫描准入的科研扫描人员纳入该微信群集中管理。科研扫描人员在实际的科研扫描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电话咨询科研扫描管理人员。磁共振安全教育近一年来,出现禁忌证把握不严而危及受检者及设备安全的次数明显减少。因此,笔者团队针对科研扫描人员实施规范化的磁共振安全教育,可以保障受检者及设备的安全,保证科研扫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磁共振安全教育的不足及思考
笔者团队实施的磁共振安全教育整体时间较短,内容难以涉及全部磁共振操作知识,获得磁共振科研扫描准入的科研扫描人员也多是仅仅能进行基本的科研扫描工作。磁共振设备结构复杂、功能繁多,尤其是射频场系统的电路部件多,大功率触点多,而且需要频繁切换[5],容易出现故障,采集到的影像也容易出现伪影,多数情况下,科研扫描人员即使远程求助科研扫描管理技师,可能也无法解决以上问题,导致科研扫描无法继续进行。目前,科研扫描人员多数为高校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大多数都不是磁共振操作的专业人员,不具备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现行的政策也不允许其考取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虽然经过了短期的、系统的培训,但毕竟不是专业的磁共振技师,一旦出现危及受检者安全或设备安全的情况,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或设备维修纠纷。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为放射科从事磁共振科研的人员配备专业的、具有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的影像技师。但由于目前磁共振岗位临床上班时间长、人员配备紧张、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等,大多数医院并未设置该岗位,所以通过对科研扫描人员进行磁共振安全教育是保障受检者及设备安全及科研扫描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懿恒,廖云粤.基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5):38-40.
[2]龚启勇,吕粟.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及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4,5(S1):68-72.
[3]李值慧,黄翔静.安全教育在磁共振检查技术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7,(23):207-208.
[4]何伟,李松阳,肖洪,等.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临床应用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2):121-125.
[5]蒋国祥.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安全管理[J].医疗设备,2016,29(5):120-121.
作者:孙静坤 郁仁强 张志伟 吕发金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 上一篇:高职资助育人活动总结及思考
- 下一篇:煤矿企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