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讨

时间:2022-08-09 02:51:07

导语: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讨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实时交互、个性化与人性化兼具等优势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体现了网络时代特点。网络平台创业虽形势大好,但其背后暗藏的创业风险不可轻视,其中以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方面问题尤为突出。以网络安全教育为立足点,通过对网络创业现状与前景、具体安全风险及高校网络创业教育的不足进行调研与分析,直攫网络创业“痛点”,并归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以高校、政府构成的创业生态保护链为核心为大学生网络创业保驾护航的风险防范对策教育模式。

关键词:网络创业风险;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创业教育模式

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成本少、风险小、见效快、创业环境自由的网络创业模式,成为了大学生开启创业之路的首选。2017年由网易云联合IT桔子的《2017互联网创业群体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如图1),2017年的创业更加分散,电商、文化娱乐依旧热门,企业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开始趋于热门化,这与创业者群体趋于年轻化不无联系(主流年龄在25~30岁之间)。据统计,大学生在网络领域的创业模式主要包括网络商店模式、网上加盟模式、自建网站模式、创意模式等,而电子商务创业模式已成为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绝对主流。创业多风险,网络创业也不例外,甚至可能具有更为复杂与多变的风险环境。而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假网创之名、行犯罪之实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也成为众网民关注的热点。以常见的网络创业模式———电子商务为例,产品信息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频出等经常导致消费者与电子商务运营商之间缺乏信任,容易产生矛盾;同时,个人隐私权是否受到保护也正在受到广大消费者关切。在高校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参与或从事网络刷单或刷票,并将其视为一项创业活动,而事实上,类似网络刷单、刷票这种实质上等同于虚假交易的行为,是被社会公众所排斥与禁止的,前者更是因其恶劣影响而被定罪。

1大学生网络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法律与信用环境不健全。目前,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网络交易信用问题依然突出,针对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诸如电子合同、在线支付、产品制度等问题还需要更为具体、更有效力的法律来规范和制约。另外,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互联网、通信领域代表委员提出,对新技术、新应用监管的相对滞后,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改号软件、黑客手段层出不穷,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中同样暗藏漏洞,这些犯罪行径往往包裹着合法的外衣,难以寻踪,暗藏巨大隐患。1.2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欠缺。(1)学校风险教育不到位,学生对风险认识不足。目前,高校网络创业教育体系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教育资源方面高校内部用于创业教育的经费不足,未配备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导致未开展足够的网络安全法相关教育;另外,创业基地建设也不够完善,无法提供能让学生实时操作的网络创业实践平台,导致高校内部欠缺浓厚创业风险防范氛围。大学生年轻气盛,对网上创业复杂性认识不足。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急于求成。但事实上,不是随便开个网店就叫创业,“互联网+”也不只是个口号,靠网络虚假交易谋利的走捷径行为更不可取,大学生需要在实际进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严谨的可行性分析,并融入自己的创意与心血。(2)风险防范能力薄弱。大学生大多在创业过程中并不懂得如何合理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出现诸如个人隐私泄露、陷入网络骗局等法律问题;当然,还存在部分创业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而逾越法律与网络道德的“红线”、创业不成反成“反面教材”的事例。风险防范意识与分辨能力薄弱是大学生网络平台创业中的最大隐患之一。

2高校网络创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育内容陈旧。现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存在比较落后、跟不上潮流的问题。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时代以黑客攻击为主的网络攻击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同时还有前文提到的以网络传销为代表的网络创业骗局正在滋生各种“新式敛财模式”,网络创业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多,但其接受的网络安全教学内容却过于陈旧,与现阶段网络创业实情不符,导致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严重滞后、防范意识薄弱,由此可见,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内容未及时更新是导致网络创业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2.2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佳。虽然已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与网络安全法方面的学习课程,但并没有根据实际创业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缺乏系统深入的教育体系。教育形式上,仅局限于课堂上有限学时内的学习,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仍沿用讲授或自学的老方法,脱离了高校创业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眼界不够开阔,对市场缺乏应有的洞察力。另外,该类课程多由本身并无经验的老师授课,实战经验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育指导效果不佳。

3完善网络创业安全教育的对策

3.1完善高校网络创业教育体系。(1)教育内容改进。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着重强调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而这正是互联网创业中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权威法律,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确立了国家主管部门、网络运营者、网络使用者的网络安全责任,确立了保障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基础制度。高校应从以上层面出发,以网络运营者责任教育、服务安全教育为重点,面向网络创业大学生开设内容严谨、具体实用的网络安全法相关教育课程。只有将网络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植根于大学生创业思维,才能使其网络创业活动不会偏离正确轨道。加强学生的网络伦理培养。网络伦理这一概念是基于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的,指网络社会的道德方向与行为准则。大学生习惯了数字化生活方式,其网络道德优劣与否是网络空间能否和谐有序运行的重要衡量标准。但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却始终存在,具体表现为深陷虚拟世界致主流道德意识缺失、无视学术道德规范公然侵犯知识产权、踩“法律钢丝”从事网络犯罪活动等。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网络伦理培养是网创大学生的创业先行必修课,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常见网络失范行为及上网习惯,创设贴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培养,提升其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扼失范行为于萌蘖,为网络创业大学生指明正确的创业思维与路线。完善网络安全与网络伦理与专业课融合教育,共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素质。面向多个专业开展网络安全与网络伦理相关课程已是网络时代对高校教育的硬性要求,但由于各专业的专业内容及学习侧重点不同、各专业学生对网络安全与网络伦理的感知度存在差异,在进行网络安全教学时可能会出现不相适应或不够深刻、难以引起共鸣致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此时,各个专业相关语言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面向侧重管理专业学生时,可由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引入网络安全问题;在面向机械专业学生时可从物联网安全及控制论相关概念切入等。将网络安全与网络伦理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会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育模式的优化。首先,立足课堂教育。网络平台创业是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最为主流方式之一,高校应独立开辟网络创业教育版块,组织学习网络安全相关法律、网络营销模式等,同时,必须时刻关注网络创业中出现的新风险、新问题,结合多种网络犯罪类型具体案例加以分析,以及时研究出相应的应对办法。在课堂学习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式包括增加实践板块,利用虚拟实验平台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包括网络创业在内的多种创业方式在实际进行过程中的运营模式与操作规范,这种体验式教学无疑会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次,重视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环境。在多数大学生利用网络工具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搭建运营与推广平台的今天,高校应顺应趋势,开辟大学生校园网络创业实训基地,为基地提供系统的专业指导与培训以及推广策划方案,尽可能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场地支持以及网络技术支持等。创业实训基地应该具备实验教学、创业实践、技术研发、定期交流验收等功能,使创业大学生们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实现学习、实践与创业三者的完美结合。第三,组织多样化网络创业安全与风险教育活动。高校应多开展创业教育活动,邀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时新创业政策,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并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分享创业经验,总结常见“创业陷阱”,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网络创业教育离不开网络安全教育,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法制部门及法律从业者等的交流合作,邀请相关人员前往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讲座及主题活动,加固网络创业大学生的法律思想壁垒。3.2政府完善相关立法与政策,加强网络安全法制宣传教育。(1)完善相关立法。网络创业不同于实体创业,尽管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但其规范性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为网络创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尤其要针对网络商店创业模式规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信息,制定与完善更为具体的网络交易法律与规范,严厉打击网络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对于其他网络创业模式,如自建网站、兜售网络创意等,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体系中已有较为完备的规范准则,但内容主要是针对违法行为的界定与惩处。国家应针对多种网络创业模式的特点,提出国家与政府所鼓励的网络创业形式与内容,并限定网络创业的“红线”,规范创业行为,织密网络安全防御政策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同时还要加入网络创业如何维权的内容,出台一套高效力、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公平、有序的网络环境。(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国家作为法律的制定者,在完善相关立法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对其加以宣传推广。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是网络创业大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除了强制要求高校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各地政府官方网站不间断宣传。地方政府可定期组织持网创项目寻求资金的大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并将其学习成果作为最终能否获得资金投入的考量标准之一。3.3网络创业教育模式总体架构以高校与政府为实践主体的教育手段与推进网络创业的措施,从技术、监管、宣传渠道等层面加以拓展,共同构成网络创业教育模式架构体系,如图2所示。

4结语

网络平台创业趋势高涨,前景广阔,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网络安全相关的风险隐患。为了更好地引导网络创业大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创业活动,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政府、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各自功能定位,确立系统实用的网络创业安全与风险教育体系以及创业激励机制。国家需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优惠政策并加强法治教育,同时,高校应该不断更新网络创业知识体系,在实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以达到良好教育效果。最后,创业大学生也应及时认识自身不足,主动培养起网络安全与网络伦理意识。三者齐头并进,大学生网络创业必能呈现健康蓬勃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苏培.中国人民大学《2017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国社会科学网[EB/OL].http://www.cssn.cn/zx/201801/t20180106_3806409.shtml.

2杨帆.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的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7(9):22-23.

3叶良芳.刷单炒信行为的规范分析极其治理路径[J].法学,2018(3):177-191.

4蒋姗莎.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探讨[J].知音励志,2016(21):6-7.

5央视网.如何对网络新隐患“见招拆招”?———代表委员问诊网络安全[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02/c_1122479371.htm.

6张祎.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法治与社会,2017(34):197-198.

7童莉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7(10):280.

作者:王萌 林红珍 马睿 王楠 魏慧兰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