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适度与限度

时间:2022-03-27 08:26:44

导语: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适度与限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适度与限度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使得安全教育被强势注入教育者的视野之中,安全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必须高度重视与落实的课程内容,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对于没有专门课程形式的安全教育,将其融入学科教学是一种可行而适切的途径。同时,由于途径本身的局限和具体实施条件的限制,融合途径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限度,需要与其他途径结合使用,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的目标。近年来,中小学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使得安全教育被强势注入教育者的视野之中,安全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必须高度重视与落实的课程内容,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对于没有专门课程形式的安全教育,将其融入学科教学是一种可行而适切的途径。同时,由于途径本身的局限和具体实施条件的限制,融合途径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限度,需要与其他途径结合使用,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安全教育;学科教学;适度;限度

一、校园安全:学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现代学校,管理者不管是选择开放的心态还是封闭的心态,学校与外界环境的联系都是无法隔断的,学校作为一种开放的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或者干扰。这种形势,一方面,固然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另一方面,增加了学校的危机和风险,比如日益严峻的学校安全问题。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拥挤增加了学校的交通安全危险;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加剧了留守学生问题并进一步增加了学校在留守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风险;网络的普及和滥用增加了学校的网络安全管理和教育的压力……这些问题均向学校提出了安全管理与教育的责任。而媒体上报道的安全事故频发不断地给学校敲响警钟。校园安全就是学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学校中的以下几个特征决定了校园安全工作的战略性意义。

1.学校组织的公共性

学校作为一种公共的组织,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学校的公共性特点,使得“学校安全是一种公共安全”[1]。义务教育将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学校教育的体系中,家家户户都与学校发生着联系,学校的安全工作被赋予了公共的责任,因而显得意义非凡而备受社会的关注。学校安全工作的保障是社会民众在教育安全上的一颗定心丸。而回到学校组织的内部来说,学校的安全工作与学校的前提工作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如果说学校的工作重心是教育教学,那么学校的安全工作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性保障。因此,学校的安全工作不是学校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学校发展的必要前提。

2.学生的未成熟性

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在体力、智力、情感、个性等各方面呈现出未成熟的特征,加之缺乏社会经验,对各种校内外存在的危险因素缺乏必要的判断意识以及自我防卫能力。这种不成熟性也是青少年学生成为特殊保护对象的原因。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马斯洛把安全感定义为缺失型的需要,即一旦这种需要缺失,它会对人造成伤害并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同时影响后续成长型需要的产生[2]。学生作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如果安全没有保障,就会严重削弱其安全感,他们难以正常学习,也难以产生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基于学生的未成熟性,学校教育及社会法律等必须为学生保驾护航,确保儿童免受各种危险因素的威胁。

3.学校安全的脆弱性

学校安全的脆弱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上所述,学生具有未成熟性的特性;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学校环境系统的脆弱,即学校对周边环境的不可控。学校作为学生成长与生活的地方,它不是生活的真空,而与外界环境保持无法隔断的联系。学校对外界环境的难以控制也体现了学校安全的脆弱性,比如有些学校地处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些学校校外车辆较多,还有到处泛滥的不安全食品以及周边不良的治安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学校难以控制的因素。对此,学校只能以防御为主。学校安全的脆弱性也倒逼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保障性工作。学校的安全工作主要有安全预防和危机处理。而如何做好预防是更为根本的工作。安全教育作为最重要的预防性工作,探寻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适度

良好的安全教育需要对各种具体的教育方法与途径进行细致地分析。结合当前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途径是可行适宜的。

1.政策依据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学校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局势,及时颁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以此明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公安、交通等主体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而对于安全教育,这个《办法》的规定相对宏观,内容比较简单。对于途径的规定体现在“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此项规定在实际运作中,因规定的模糊不清,出现难以操作的问题。对此,教育部在2007年又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为目标,提出更明确的规定,为中小学的安全教育提供了更清晰的政策依据。在安全教育的途径上,《纲要》做了更加细致的说明:“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这为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据。

2.理论依据

理性的政策需要理论的支撑,否则容易会陷入“随意拍脑袋”的尴尬境地而使实践误入歧途。“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涉及到为何融合、能否融合、如何融合等具体问题,更涉及到教学的本质问题。这需要理论的充分论证。教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项活动,它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是教育理论对教学的价值做出的一个经典规定。这个原则纠正了教育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误区,使得教学这项活动被赋予了伦理学意蕴,从而增添了人性的光辉。“制约着各个时期评判教学的不外乎两个尺度,即理论层面的目的论取向和实践层面的伦理维度。”[3]而理论层面的取向则“蕴含于‘教什么’的方案设计中”,当前学校的教学仍然以学科教学为主,这一方面固然考虑了知识发展的谱系与逻辑,但是仍然逃脱不了知识的割裂给人的完整性带来的损害,摆脱对“善”的追求的知识教学终究无法赢得人类的向往与尊重。安全教育从本质上是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对生命的保护与尊重是一种普世的价值,更是教学追求价值体系的必备要素。许多学科知识中隐含了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学科教学对安全教育的适宜融入体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论意蕴。

3.现实必要

由于当前安全教育的形势紧迫,许多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均要求学校把安全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学校要开设此类课程并开足一定的课时。以福建省和河南省为例,两省的教育厅规定学校每年要开不少于12课时的安全教育。这是保证安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实的必要措施。然而,对于学校来说,在执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现实的困难。首先,学校的课时总数有限,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任务之余,剩下的学校课程极其有限,它们成了诸多部门争抢之对象。因此,学校课时的现实限制常常使学校难以完成安全教育的任务。其次,安全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课程形态。虽然《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但是没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最终因为缺乏课程标准而难以真正贯彻落实。最后,我国目前缺乏安全教育的专业师资,这也直接影响到安全教育的实施。

4.路径可能

安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不仅有其实施的现实要求,而且有其实施的路径可能性。当前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被纳入国家课程的所有学科知识都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即其所蕴含着普遍的生活价值。“生活即教育”、“生命化教育”等理念不断被社会所接受,进而影响着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课程的开放性、知识的可迁移性和教学的生成性进一步催生了教学过程的价值探寻与内容包容。各个学科中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比如在语文课文《司马光砸缸》中,教师可以针对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意识和方法,就此设问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思考。在地理课中的地震常识部分,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在地震中逃生并纠正逃生中的认识误区。……对于各个学科中的安全教育资源,学科教师要有一定的挖掘意识,并且需要强烈的课程开发与整合意识,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出来。在实现学科教学与安全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学校须根据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再分析与研讨,从而将安全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三、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限度

安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一种基于学校现状的策略与路径,但由于安全教育本身的特性、学科本身的特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受到具体条件的束缚,二者的融合是有一定限度的。

1.学科教学中的认知趋向

当前的学科教学侧重认知趋向而忽视实践趋向。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可能存在的弊病在于忽视对安全技能的演练。我国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学科,除了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课等涉及活动与操作的成分较多之外,其他学科大多仍然侧重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培养,而安全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从认知层面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同时需要从实践操作层面提高学生的防范和保卫技能,增强学生的自卫自救能力。而后者在实际突发危机的处理中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有些学科诸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等,由于学科特性,可能侧重对安全认知的培养,却无法适应对实际安全演练的行动要求。学科教学中的认知倾向从客观上导致行动的忽视从而使得融合无法完全达到安全教育的目标,因而具有一定的限度。

2.学科本身承载的特殊使命

学科课程是“重新概念化、体系化了的教育内容的单位”,学科有“固有的知识、技能、认知、表达、探究方法和价值观。学生沿着学科的逻辑展开学习,可以从学科的视角观察世界”[4]。学科教学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把特定的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科的价值。学科课程固有的知识内容虽然可能与安全教育的知识内容有交叉的部分,但是二者之间毕竟不是重叠的关系。两者在价值观等方面也可能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科教学不能抛弃学科原有的特征与独特的使命,简单沦为安全教育的附庸。

3.融合中的操作技术困难

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须直面操作技术问题。两个内容需要融合,首先需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要素。在此基础上,教师们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教学设计,使学科教学内容与安全教育目标有机融合而不出现裂痕。在教学设计中,注意情境的创设,避免为了完成上级的安全教育检查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让人感到一种刻意的雕琢。其次,学校组织教师与相关的安全教育方面的专家对安全教育与学科资源的融合进行研讨,使教师能够捕捉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并在持续性的研讨中培养教师自主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与整合能力。这些融合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养作为行动的支撑,而这种素养的训练和形成并非短期内能够实现。因此,教师的个体操作能力也制约着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现。再者,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长期性的,安全教育不是几节课就能完成的,安全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情境性决定了安全教育的长期性,二者的融合应该走向常态化。而如何把融合后的内容体系化、课程化并最终走向常态化也是一个技术难题。上述的原因致使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具有一定的限度,即二者的融合是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中、特定的教学方式中、特定的教育目标中进行。离开这些特定的条件,安全教育可能走向无效,甚至与学科教学走向对立。而回到安全教育的整体目标与任务上,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可以实现融合的内容之外,对于难以融合的安全教育内容,可以使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时间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还可以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宣传栏和定期演练的方式与平台等进行。总之,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作为一种安全教育的途径,虽然尚未被人们广泛重视与探究应用,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同时,这种途径本身的局限又决定了它必须与其他途径结合使用,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的目标。

作者:黄洪霖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鹰.创建安全的学校———学校安全管理与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2]郭德俊,李燕平.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刘万海.真正教学的意味———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的延展性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1(9).

[4]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