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4篇
时间:2022-08-06 10:01:54
导语: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一)经验不足、盲目热情
女大学生虽然在智力和毅力上优于常人,理论知识比较充足,但是,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社会经验基本为零,尤其女大学生具有热情、单纯、善良等特点,导致她们面对危险情况时,不能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容易轻信别人,被犯罪分子利用,最终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例如女大学生对社会中的陌生人常常毫无防备地提供帮助,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和贵重物品等。这些行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思想麻痹、缺乏良好安全习惯
思想麻痹、缺乏警惕性是导致女大学生利益受侵害的重要原因。她们在思想上对安全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其做事情的时候欠考虑、不思考、粗心大意。而且她们还缺乏良好的安全习惯,一些女大学生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随意使财富外露。晚上独自在外,随意跟陌生人外出等,这都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三)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法律常识
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法律课程,但在现实中,法制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女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仍然很淡薄。很多女大学生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有的大学生在不知法的情况下参与违法行动,纵容、包庇犯罪人员;还有的女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积极寻求法律保护,而诉求于“私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对自己造成再次伤害。
(四)缺乏基本处理问题能力
女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在面对危险时,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女学生在面对火灾时,不会灭火器的基本操作;面对罪犯时,不懂得犯罪者的心理,没有进行有效的周旋,也不会基本的自救,或者采取错误的自救措施,反而激怒罪犯导致自己遭受更大的伤害。
(五)性格上有缺陷,不会与他人有效沟通
现在的女大学生虽然生理上成年了,但心智十分幼稚,经常受不了一点委屈,更有甚者自私自利,专横霸道,从而导致她们不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在重庆女大学生搭错车的案例中,就是由于受害人与黑车司机发生口头争执导致了悲剧发生。还有的女大学生感情用事,不分场合,各种情感溢于言表,这也在客观上给行骗者以可乘之机。
二、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和底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孩子最先接触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伴随孩子一生。现在的女大学生缺乏安全和独立意识,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难逃其责。
1.重视智力因素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虽然每个家长都知道全面发展对孩子十分重要,应该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平衡发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家长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孩子应急能力和独立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考试分数高,孩子就一好百好,对孩子在性格上的缺陷以及生活能力的缺乏视而不见。他们强迫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强行剥夺了孩子发展其他能力的机会。这些孩子在父母限定的框框里长大,没有自主选择权,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多年的寄生生活导致现在的女大学生不具备生活常识,离开父母后不能独立生活,更不能奢求她们面对危险时冷静处理。
2.独生女娇生惯养的培养理念
现在的女大学生不仅生活上不能自理,而且性格和心理上有缺陷,比如娇气、易怒、感情用事等,这都是家庭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导致的。现在的家庭教育女孩大概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最常见就是认为女孩子要富养,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更成为全家人的掌上明珠。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过度呵护,造成了现在的女大学生虽然生理上成年了,但心智十分幼稚,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会与他人有效沟通,更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们爱女心切,试图把一切不良因素封闭在外,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貌似安全却为以后更大的危害埋下伏笔。女孩子从小生长在家长的庇护伞下,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不了解真实的社会,也就更容易落入陷阱。
3.不和谐的家庭环境
当然还有一种培养模式就是家长经常打骂孩子,奉行棍棒政策。还有一些孩子生活在单亲或留守家庭里,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生长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易造成孩子自卑、逆反心理,这也使她们身上的危险因素增多,存在更大安全隐患,多项研究证明,这是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发因素。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缺失
女大学生关于安全的知识大部分源于学校的教育。高校教育、管理与各种相关设施对大学生的安全都有直接的影响。大学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安全教学、活动和辅导员开展的工作两个途径进行,目前这两个途径在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上都存在严重不足。
1.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学时、师资、资金不足
女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刚刚入学,涉世未深,正是需要了解社会的时候,可是高校中的安全教育课程少得可怜。而且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仅凭每学期开学以班级甚至是年级为单位召开的几次大会为实现途径,再加上与学生互动效果不好,安全教育的效果几乎为零。高校安全课作为选修课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即使有的高校会考试,也是学生死记硬背下来,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高校安全教育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授课老师大多数是由辅导员担任,不能有效地传达专业的安全知识,使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还有的高校由于资金不足,使得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使安全教育活动宣传效果和力度大打折扣,同时资金的不足也会导致师资力量的不足。
2.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笼统重理论,缺乏新意和针对性
一些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拘泥于课本,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完全是口头叙述。更有甚者照着课件从头念到尾,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本身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互动效果极差,取得的效果自然不能尽如人意。还有一些教师,没有遵循女大学生的专业、心理及性别特点,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安全课内容较为笼统且滞后,许多已经发生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没有涉及,还是空白。安全课的教材内容十几年不变,例子老套重复,课件千篇一律。一些安全教育内容假大空,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不多,且没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面对安全问题时采取的具体措施,并未深入剖析。
3.辅导员开展的工作缺乏预见性和实效性
大学安全教育的开展依靠的另一个重要力量就是辅导员,辅导员是联系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纽带。可是高校大多数辅导员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他们的很多工作方法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了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并给出合理建议。而且常常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待安全隐患问题后知后觉,缺少预见性。他们偏移工作的重心只重传统预防,而没有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没有立足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安全防备和紧急救助措施不到位,总是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能真正消除学生的安全隐患。
三、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家长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应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渗透一些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教育。与其想尽办法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外界的危险,不如教会她如何明辨是非,如何防范危险,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从小就让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国外的大多数父母就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判断,作出选择,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点非常值得我们的家长借鉴。
2.紧跟时代的脉搏,观念与时俱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出现了父母渴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可孩子本人却十分排斥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也就不能及时给予帮助。因此家长也需要成长和学习,只有家长们紧跟时代的发展,剔除旧的教育观念,思想与时俱进,和子女交流起来才能产生更多共鸣,进而减少和子女沟通的障碍,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与学校合作,形成合力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及时与学校沟通,尽量把全面的学生信息传递给辅导员,这样不仅使父母自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而且也便于辅导员开展工作,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推进学生安全教育的局面。学校可以有“家访”,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主动进行“校访”“师访”等,使学校和老师更快了解新生情况,对新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起家长和学校沟通的平台,既便捷又高效。
(二)高校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
1.安全教育课程授课方式多元化、内容充实化
首先,教师应尽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注入式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辩论赛、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欣赏关于安全教育的影视作品等方式使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其次,安全教育教材内容也应该不断充实和与时俱进,设计的案例要更贴近生活,加强对女大学生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例如危害最大的强奸案,其共同特点有什么,这些犯罪人和犯罪地点又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具体措施又有哪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减少了同学们对老师一味强调安全性的反感,使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如果不加强安全意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拓宽安全知识的传播空间,在网络上创建“大学生安全驿站”,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心理测评,随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提出的安全咨询应由高校的专业教师解答,以便于大学生遇到问题时能随时咨询,及时解惑。利用网络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既便捷又高效,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科学干预。
2.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
相关机构和学校应加大资金和师资力量的投入,聘请一些对安全防范和心理都精通的老师专门进行答疑解惑。在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上,例如一些防盗、防强奸的案例我们可以请拥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干警来讲,防火的课程可以请消防员来讲,并且可以亲自向同学们演示灭火器的正确用法。还可以请体育老师来教女学生一些擒敌拳。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大学生专业和性别的不同因材施教。
3.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作为一名优秀辅导员应该充分了解每个人的信息,给学生们建立个人档案,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对学生的劣势应及时补救,对学生普遍缺乏的常识,要创造时机教授给她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思想现状,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双方合力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辅导员看待问题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例如大学生打黑车的事件,这种事情在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应该早就意识到这种安全隐患,提早做好预防。而且,辅导员应该致力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打黑车的原因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或者是当时处于开学或放假的出行高峰期。辅导员不应该把力气花在禁止学生打黑车上,而应该致力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向学校建议在开学和放假的出行高峰期为学生提供价格低廉的校车。这样做既解决了她们的实际问题,又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所以辅导员和学校要致力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安全问题。
作者:宋雪珂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安全教育分析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前沿理论解读
衣庆泳教授首次将“关怀”一词引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认为安全关怀,是师生之间最基本的一种关系行为,包括照顾、关心、给予关怀和接受关怀。大学生安全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从“接受安全关怀”到“关怀自我安全”再到“关怀他人安全”的自我意识,从而促进大学生安全品质的提升和相互安全关怀关系的建立。而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马军堂教授本着预防为主,灵活应用的理念,提出基于预植入型免疫机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设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进行结果控制,而更应该从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入手,要求我们的安全教育全面有效。我们的在考察内蒙古的时候专门提出了守望相助的理念。“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坚决落实“守”的责任,牢固树立“望”的意识,大力弘扬“相助”的传统。种种现象表示,要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事件降低,大学生安全意识增强,根本上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高校学科建设,遵循其内在规律和本质,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未雨绸缪、提前认知的理念在学校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和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在必要时能够自我保护,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安全防范,使安全一词形象化、具体化。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基础关键词的现实定位
据基础数据调查,虽然学校领导、老师基本每天都有在讲安全教育,但实际数据反映,大学生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没有因此减少,更有不太理想的现象,诸多大学生并没有为我们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买账,在实际行为中也是表现出不懈、冷对待。殊不知,安全无小事,安全是关乎每个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因为安全事件产生的大学生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同时,安全事件的高发生率也值得我们安全工作者反思。
(一)安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却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小概率”事情,虽不经常发生,但一经发生就是重大的安全、财产事故,带来无比惨重的代价,会对社会形成莫大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安全品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
(二)安全发生在学校,我们俗称为“校园安全事故”,殊不知,假如发生在社会、家庭等其他场所,所以安全是一个常态化词语,是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够回避,更不能逃避,而要以科学的方式、方法面对它,所以就不能单独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简单化。
三、守望相助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分析
守望相助安全理念的诠释:守,是“守好”、防御的意思,也是增强自我安全意识,建立自我安全防御的意思,只有提高我们每个个体的安全防御意识,增强每个个体的安全防御能力,在遇到任何危机、安全状况时,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常识,自动辨别、识别并将安全状况最小化。望,是“登高望远”,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要求我们具有现代安全观,不能把安全只作为一个静态的个体,而要置身于整个社会安全系统中来看待,特别是“责任意识”,相助,就是要学会团结互助,更是一个“共同体”,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守望相助”一词,早在《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时期就提到过: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老百姓无论埋葬或搬家都用不着背井离乡,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大家都和睦、友好地相处,防守盗贼也互相帮助,一家有病人,大家共照顾。”守,就代表防守(盗贼);望就是了望的意思;守望相助就是防守了望,也就是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当代社会中,“汶川地震时,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豪情壮举”,“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南方大雪救灾掠影以及“新疆和田万人围堵暴恐分子的情景”都是守望相助的典范。
(一)守望相助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关怀(体验式)
“安全”教育作为一个意念性的动态言语,传统的授课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学生的需要,单纯的是对于某项安全规则的制定与遵守或某个安全问题的解决,往往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只有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才能具有深切的体会。所以,大学生群体性的安全意识麻木,可能不单是教育、意识的本身性问题。守望相助提倡的安全教育理念是安全品质的提升及相互安全关怀关系的建立。倡导我们的安全教育的不能仅限于某项安全规则、制度的规定或单个安全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增强大学生的关怀意识,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学会自我关怀,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形成责任意识,从而成为一个既能感受关怀又能赠与他人关怀的人。大学生虽已然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但毕竟作为教育的产物,是一种习得的感知性意识支配,依据自我的判断进行独立的感知,并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如果学生体会不到社会的关怀,也只会是默认为社会准去待人接物,不但对自己要求苛刻也不会去体谅、关怀他人。衣庆泳教授认为高校的安全教育要遵循它自身的规律是实施,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首先要接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关怀,能够感知到个体的安全教育关怀跟体验,在体验的同时增强自我的安全品质提升,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只有在个体的逐步体验式培养的实践下,大学生群体性的公共安全意识增强,个体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关怀周边他人的安全,形成守望相助的氛围,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
(二)守望相助是一种强调自主性的安全自我能力提升
守望相助的理念强调:大学生安全教育首要着眼点在于“守”,守好家门的意思,要求我们的安全教育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关键在于自身,个人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自我安全情景的预判,自我安全防御的构建,只有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个体的安全防御意识增强,每个个体的安全防御能力提升,在遇到任何危机、安全状况时,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常识,自动辨别、识别并将安全危害最小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精髓在于现代大安全观意识的养成,特别是涉及生命高于一切的生命意识教育、社会突发事件和常态安全频繁发生和出现的危机预判意识教育、事前预防好于事后处置的避险意识教育。立足点在于“望”,登高望远的意思。现代安全观要求我们不能把“安全”只看作是一个静态的独立体,而要放置于整个社会安全系统中来看待,特别是“责任意识”,只有整体的长治久安才是真正的社会安全,局部地、个体性地安全我们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的着力点在于学生安全意识的主动转变,即从学生被动接受安全知识向学生主动寻求安全知识、技能和素养意念的转变。更是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观念的转变向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转变。
(三)守望相助强调的是在安全体验基础上的安全防疫机制构建
守望相助提倡,要用发展的意识来看待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群体处在一个未完全社会化的半封闭空间,许多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可爱,缺乏一定的社会安全体验,对社会上的不良事件不能作理性认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稳定成熟,很容易被外界言论思想所左右,做出非理性行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是一个循序构建的过程,关键在于防疫机制的构建、完善,对大学生能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案例体验,学会提前预知、评判各类安全问题,以便学生遇到危机事件时能提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免疫能力,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道能抵御各类不安全信息和事件的“防火墙”,提高学生的甄别、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尽量减少和杜绝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怀关系,是帮助大学生渡过危机的关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安全实践。使大学生在必要时能够自我保护,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安全防范。
(四)守望相助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契约”责任,是教育、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
守望相助倡导的是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教育是关键,制度是保障。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社会公共责任体意识,“契约”责任认为现代的公民责任是随着商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互惠互利的契约责任,大学生群体也是在这种契约“责任”下构成的耦合体,所以我们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必定是教育先行、管理至上的现代化“安全”责任体的教育。
(五)守望相助是一个多维的安全信息网络构建
守望相助的落脚点是学生安全信息网络的构建,只有每个个体都能够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自我防御系统的基础上,同学之间懂的相互关怀、团结互助,不管是外部环境带来的危险,还是内部本身系统出现了挫伤,都能够非常迅速、有效地了解第一手信息,迅速做出应急预案,同学之间也会养成守望相助的氛围,真正让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融入进整个安全信息的构建中,特别是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一体的校社防护体系,真正地构建出具有现实操作性强、能给大学生带来实际效果的防护体系。
作者:李国强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
1.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研究
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对于法律知识和道德判断有一定的认识,加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往往给予大学生比较多的自主学习生活时间。但由于大学生思想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事务的处理有时比较偏激,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导和诱惑,而产生许多的安全问题。在大学生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高校部分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或者是现实条件的制约,对于管理过程中的许多安全问题有待研究。
1.1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潜在问题。进入大学后,高校辅导员和相关学生工作人员会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指导,指引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大学生活,处理好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但要完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大学生活逐渐深入以后,学生与学生或者与教师的交往越来越深,由于思想观念或者是生活习惯的不同,矛盾逐渐产生。此时学生由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缺失,往往会造成比较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导致矛盾激化,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针锋相对或者是冷战的情况,由于时间的积累,矛盾的扩大,最终导致大学生之间出现伤人事件,安全问题由此产生。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及对于自我认可的追求,很多学生违背校园管理的规定,进入社会不良场所或者接触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在受到诱惑或者不良指引以后,导致伤害家人朋友甚至危害社会,触犯法律的事情发生。这类事件由于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大学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1.2互联网安全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基本普及互联网。大学生在接受多年教育以后,一方面对于科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另一方面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互联网技术对于大学生来说早已熟练掌握。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加之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接触网络中的任何信息,这对于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对于信息的分析及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进而形成偏激的思想或者作出偏激的行为,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而网络安全及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指导工作只能通过安全教育进行提前指导与预防,现实的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加强互联网安全问题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3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亟待重视。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严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为10%,最严重的已占1%。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休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某些反常或恶性的安全事件更凸显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由于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潜在性等特点,因此提前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往往比较难以控制或者预防。因此,对于学生安全工作,高校的辅导员仍然需要从教育入手,预防为主,将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作为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重点抓。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实践
大学生是社会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关系到我国未来的长久发展,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技术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安全教育作为头等任务,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开展。
2.1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辅导员的首要工作,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首要课程。在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以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还包括班会课的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组织及优秀学生表彰等,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形成成熟的认知观、价值观,并以之约束学生的自我行为,实现思想教育的效果,防止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偏激行为产生,出现安全问题。
2.2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修课。由辅导员和大学后勤安保部门合作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提升其安全防护技能以及事故处理能力。日常安全是大学生生活安全的基础,包含生活安全、活动安全、财务安全、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在安全教育开展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的教育外,高校还应通过案例讲解、海报宣传等活动,不断根据社会和大学校园的变化更新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在生活中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2.3法制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由于国家在校园内进行法制知识的普及,因此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时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知道最基本的法律规定,并良好遵守。但是随着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及为进入社会做准备,完善的法制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法制安全教育可以采用班会课形式,或者是法律教育片收看、专家讲座、校园法律活动周活动等形式开展,从最基本的法制安全教育到大学生犯罪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
2.4心理辅导与咨询为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提供保障。现阶段,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大学校园内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室,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教育课,并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健康心智。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往往根据心理教师的指导,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课程,同时关注学生的现状,及时发现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情绪问题,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3.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举措
根据对于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及高校的相关举措,文章通过研究,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举措做进一步分析,使研究有利于强化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
3.1实行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从重点方面把握学生工作的内容,同时从细节着手,完善学生工作。由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大学辅导员一方面能够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有序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在责任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动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必要的指导,纠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因此,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保障,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使得安全教育效果发挥出来。
3.2建立学生骨干队伍,让学生成为安全教育的主体。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专门的骨干队伍进行安全教育的落实工作。一方面,让骨干队伍成为学生的通信员,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对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指导骨干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学生之间信息的传播,将安全教育更深化,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3.3辅导员自身安全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学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指导教师,因此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关系到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的效果。在安全教育开展之前及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要与高校的专业部门合作,例如后勤安全部门、心理健康咨询处等等,来加强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培训班、辅导员沙龙等活动形式,丰富自己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并学习其他辅导员老师安全教育的经验,不断地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4.结语
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为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并形成健康的心理,防止安全事件的产生。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通过思想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学辅导员可以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专门的学生骨干队伍,让学生自己成为安全教育的主体,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
作者:滕文庆 单位:三亚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思想教育管理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思想教育管理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管理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作为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安全思想教育管理是其重中之重。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不断,事件构成复杂,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了高校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可能自制力比较弱,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较为单纯,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弱。因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将大学生安全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之中,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建立相关的安全教育制度,结合已有的案例,对其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大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内容,其中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对其并没有广泛而统一的界定,因而,安全思想教育是对其内容的有力扩充。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而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非常必要同时是非常紧迫的,由于无论社会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复杂,学生面临的诱惑也是与日俱增,因而提高大学生的辨识能力、处理安全危机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将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以及网络安全思想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对大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是其完成学业的保障,有助于培养合格人才
众所周知,安全问题重于一切。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若是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同时缺乏安全防范意以及网络安全意识,那么他们在学业方面很难有所保障。大学生有其特定的生活背景、年龄特点,由于他们之前很少接触社会,同时一直处于父母的保护之下,因而对潜在的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认知。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应仅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应地,具有安全意识、安全责任也是其必备的素质之一。因而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完成学业以及参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必要准备与保障。
(四)对大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管理有助于维护校园安全、社会稳定
目前社会上时常报道大学生溺亡、触电身亡、被迫害等安全事故,这些事件的发生与每个大学生、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事件不仅涉及校园安全问题,同时也涉及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对于大学生而言,安全教育即是生命教育,这是传统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当具备综合素质,其中有关安全意识与责任便是其重要的考察方面。校园安全意味着学生的身心有保障,在安全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将精力用于学业,从而健康的成长、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安全教育不仅仅涉及学校这个单一主体,整个社会的支持也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有力保障。因而,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管理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思想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对于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开设专门的有关安全知识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进行学习,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讲座、运用真实的案例分析教学或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等。安全知识涉及的内容丰富,具体可以包括"对广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没有思想层面的重视,就不能在行为上有所改变。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是个长期的过程,是应贯穿于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除了日常开设的相关课程之外,设立相关的安全教育部门也是促进学生提高安全思想的一个有效途径。此外,在学生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张贴安全知识的标语,加强学校中安全管理的服务质量也是提高学生安全思想、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二)创建一支安全教育管理的师资管理队伍,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供保证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思想教育管理离不开专门的师资管理团队,它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证。学校应从宣传、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教育与管理,这就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统一协作,而不能仅将其视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一支安全教育管理的师资管理队伍需要过硬的有关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一颗对学生负责的高度的责任心同时以人为本,切实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保证学生的安全。此外需要利用各种途径与手段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投入,完善学校的相关设施,以此保证其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三)高职院校应完善相关的安全制度保证,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机制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由时间较多、外出活动丰富,在不干涉学生权利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是对其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中关于其应有的权利以及应尽的义务,使学生能够配合学校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其次,高职院校针对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最后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形成合力,配合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管理,从而形成长效的安全教育机制,从培养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来保证学生的安全。
作者:龚玲玲 单位:江苏省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 上一篇:乡镇企业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 下一篇:学习先进倡议书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