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5篇
时间:2022-07-03 11:11:24
导语: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当前高校多是实行开放式的教育,大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校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必然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根据高校的案件发案规律,大一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期,新生中各类失窃案件高发。刚入学时,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生活,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使他们一开始就能掌握安全防范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2]
二、大学生入学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财物安全
1.防盗窃
据报道,在某市高校近3年所发生的175起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158起,占90.2%。偷盗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现金、银行卡、手机、手提电脑、MP3、游戏机、自行车、电动车等贵重物品。[3]撬门盗窃、公共场所拎包和自行车偷窃是校园内最常见的三种案件。
2.防诈骗
(1)社会交往中的安全防范。在社会交往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和陌生人搭讪,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更不要把个人、家庭信息告诉陌生人,防止不法分子以受害人身份用车祸、生病急需用钱等为幌子对你的家人进行诈骗。预防此类诈骗要提醒家长做到:接到此类电话第一反应是这可能是个骗局,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轻易汇款,待了解事情真相后再做决定。(2)勤工助学中的诈骗活动。不法分子经常以介绍勤工助学岗位收取中介费、报名费等为幌子进行诈骗,收取中介费、报名费后音信全无;也有的以办理会员优惠卡为名义进行诈骗。预防此类诈骗,要做到:找工作或勤工助学要通过正当的渠道,找正规的中介,凡涉及交钱的事情,都要慎重;不要有贪便宜的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3)投以诱饵,引人上当。一些犯罪分子采取设托行骗的方式。惯用伎俩是由“托”假意先丢失一些贵重物品(一般都是假冒的名牌物品,如戒指、名表),在受害人捡到丢在地上的物品后,同案犯与受害人协商如何平分捡到之物,受害人不知有诈,常用捡到物品标价的一半将物品买下,之后经检验方知上当。[3](4)发虚假的中奖信息。最常见的是利用手机、网络等中奖信息实施诈骗。当你轻信后,去领奖时一般都要你先交手续费、成本费等,一旦交钱,到最后你也领不到奖品,诈骗分子往往远在千里之外,警方破案难度非常大。(5)网上购物遭骗。
3.防抢劫
抢劫是一种恶性案件,往往会转化为凶杀、强奸。预防抢劫,要做到:外出时尽量不要带大量现金在身上,避免单独活动,到陌生的地方不要随便问路,更不要请陌生人带路。在遇到抢劫时,如有能力尽量反抗,应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人数、体貌特征等;如果判断情形不利时,尽量不要反抗,破财保命要紧,被抢劫后要及时报警。
(二)消防安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密度相应增大,消防重点部位、场所不断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大学新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新入学的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新生学习消防法规;大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要进行模拟消防训练。
(三)人身安全
1.军训安全
军训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已被列为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军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军训涉及的安全问题有:武器管理与实弹射击。武器管理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武器管理的登记、使用、擦拭、保管、检查和交接六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实弹射击要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严格按照口令完成动作;不管枪内是否有子弹,都不准枪口对人。
2.游泳安全
新生入学一般都在每年的9月份,这时仍是一年中的高温季节。一些大学生贪玩,跑到江河池塘里游泳,这是相当危险的。江河池塘情况复杂,不适宜初学者。初学游泳者一定要在水浅的游泳池内进行,学会后也不要跑到江河池塘游泳。游泳时最好结伴,游泳前要充分做好下水前准备工作,防止下水后抽筋。
3.交通出行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与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机动车辆进入校园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由于高校扩招,校园人数陡然增多,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的数量也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涉及高校校园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代价惨重。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教育学生不管在校园内、外,都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立五个意识,即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靠右行意识、路权意识,形成一个“人人讲交通安全,处处防交通事故”的良好氛围。
4.预防性侵害
近年来,女大学生在校期间遭到性骚扰和性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女生在预防性侵害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着装要端正大方,举止要正派,不要过分暴露,裤、裙不要过短,不穿低胸、露腰的衣服,夜里出行做好不要穿行动不便的高跟鞋。其次,晚间外出要结伴,要尽量缩短在户外的活动时间,不要一个人走地下通道,不要和陌生男子单独乘电梯等。最后,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性侵害。遇到流氓实施侵害时,合理利用周边环境进行自卫反抗和呼救。
三、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的途径
(一)集中教育
新生入学后,学工系统、学院要积极利用各类会议大力开展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如新生报到家长会、院级会、年级会、班会,重点加强防盗、防骗、防火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保卫部门要主动与学院联系,争取学院的支持,有计划地开展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二)课程教育
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新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个教学计划,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编写安全教育的教材,配备专(兼)职教师,安排一定的教学课时,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学分,进行系统、专业的安全教育。
(三)媒体教育
在校园网上开办安全教育视频专栏,专门播放各种安全教育片,普及各种安全知识,随时满足师生的安全服务需求。在校园橱窗、校报上开辟“校园案例点评”专栏,内容可以涉及宿舍防盗、防火、信用卡使用安全、勤工助学安全、校区安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和学生有切身利益的知识。
(四)实践教育
新生入学后,保卫、人武、学工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军训、周末等时间,举办诸如消防模拟演练、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宣传周等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4]总之,在大学生入学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安全教育、预防为主”的意识,积极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高校保卫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以入学安全教育为突破口,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霍中成工作单位:南通大学保卫处
第二篇
一、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现状堪忧
2004年2月杀害四名同学的马加爵案件;2008年7月30日成都体育学院2006届毕业生朱炜将因口角引起争执的出租车司机赵洪林当众殴打致死案件;2009年4月8日22时许,北京市昌平区华北电力大学校园西区工地西侧树林内,一对大学生情侣被杀案件;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故意杀人案件。这些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大学生伤害与被伤害案件凸显了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缺位的严重性。上述案件涉及的是自然犯罪类型的几起典型案件,其实,我国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已经很严重,违法犯罪人员比例已经“占高校总人数的1.26%,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而大学生被骗、被盗窃、被伤害等案件更是比例惊人。我国当前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且问题很严重。那么,对于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专门人才和重要力量,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完善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制度。
(二)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之后,国家一直致力于普法宣传教育工作。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时强调“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同年3月28日,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因此,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需要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易受伤害及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法律安全意识淡薄、观念不强
导致大学生法律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还在于应试教育观念导致的教育体制缺位问题。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中小学教育属于应试教育,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教师都以学生考上重点院校及升学率作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平时疏于思想道德和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导致校园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现象严重,学生整体素质下滑,进而导致大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水平低下。虽然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期,达到了我国民法和刑法所规定的完全民事、刑事责任年龄,但是,其自然年龄和心理年龄不是同步的,从心里年龄来看,他们还不成熟。当前,我国的高校法制教育应该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弥补应试教育缺陷的最后机会,遗憾的是其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从近些年发生的多起博士、硕士研究生自杀、伤害案件可见一斑。而大学生活的多元化和自我管理的主导性,使大学生又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或者交往不良人员,发生心里扭曲或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违法犯罪抑或被伤害。
(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官二代”“富二代”是对新一代人中部分人的定位评价,实际反应的不仅是官员家庭、富裕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且是大多数家庭对于下一代人价值认识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不足,甚至对子女有不正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或灌输,抑或者过度的溺爱,使下一代对事情缺乏理性的识别,对行为缺乏理性的控制。到了大学生阶段,本来是其人生价值观重塑的关键时期。但是,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公现象和个别不良媒介的恶意传播,使这些“自我意识强、容易被诱惑、心理承受力、自控能力差、接受新事物快”[2]的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
(三)现行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不足
1.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虚位,制度设计存缺陷。法制教育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明法科、重视法制教育。但是,很可惜,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将法制教育依附于德育教育。原来非法律专业学生均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法制教育,实行教学改革后,现在连独立的法律课也被取消,而是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门课程,进一步压缩法制教育课程。在课时如此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需求。
2.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法制安全教育的要求。法律课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课程,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但是,我国高校的师资现状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课由马列教学部的非法律专业的教师讲授。结果是教师专业理论功底差、实践经验少,加上授课课时少,往往罗列简单的知识点。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期末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3.普法宣传的误区。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如2011年到2015年是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且,把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点。但是,忽略了青少年的普法是教育,应当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宣传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日常积累,而且,要从观念上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我约束和控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养成也不例外,需要从小培养遵守秩序规则的习惯。但不可否认,我国现行教育观念,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过于功利化。作为高等学府,高校的法制教育应该起到补缺的作用。因为大学生过去虽然没有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行为习惯,但是,法律的惩罚性和强制力具有警示作用,对于已近成年的他们来讲,高校的法制教育更容易被理解、认同。因此,需要提高认识,如建立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至少应当安排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的学习任务,每学年还要参与法制教育实践课一次。
(二)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探索双专业教学如首都师范大学推行的主辅修制,鼓励大部分学生除了主修一个本科专业外,再根据自己的态度和爱好修一个辅修专业,以学得一技之长。其辅修制分为三个层次:一本一辅(四年本科+辅修专业);一本一专(四年本科+专科专业);双学位(四年本科+双学位专业)[3]。这种教育模式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门人才和重要力量,他的法律素养能够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起到以一带十的效果,对整个依法治国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长此以往,必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三)创新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尤其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法制教育课有其自身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理论教学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也是很枯燥的,何况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因此,必须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创新该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比如实践性教学。课堂讲授多少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不如一起交通事故案例带来的震撼力强,而说教的案例不如一段交通事故视频带来的视觉效果好,再加上送法进校园,对于罪犯经过国家审判机关现场开庭并依法宣判,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因为,血的教训往往是终生难忘的。当一个人发自内心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才会真正体会到法律、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加强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名师出高徒”,因此,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教师的水平是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大学生阶段的成长规律;同时,要拥有比较系统的法律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再就是本身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负责任的教学精神。另外,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多方联系沟通与校外公检法司和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定期开展法制宣传交流活动。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政法干警作为校外辅导员或者客座教授,并定期来校讲座及组织送法进行校园等活动。同时,加强高校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鼓励其从事兼职司法实践业务。如兼职律师或者送到相关政法部门从事挂职锻炼。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而经过实践锻炼出来的教师才是更符合法制教育要求的教师。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完善该制度形势的紧迫性,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有所裨益。
作者:彭长江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
第三篇
一、安全教育进公寓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公寓已经发展成了集物业服务、学校管理、思想教育于一体的三方交融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是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当中出现问题、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直接关系着学校管理水平。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把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到公寓及学生宿舍这一环节还是比较薄弱的。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全院师生的思想认识,上下合力,齐抓共管。努力做到“安全第一”,周周讲,月月讲,遇到隐患随时讲。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并严格落实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勤检查、周通报,遇到情况及时处理;对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做到周周检查,月月评比,杜绝使用违章电器、吸烟、饮酒、打麻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机构,在宿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学生宿舍心理信箱,建立特殊群体的学生心理档案,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
(三)特殊时期(如学生节假日期间、毕业班实习期间、新生入学期间等)是普及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可利用班会、主题团课开展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四)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创新,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安全教育进课堂
目前高校也将安全教育引入课堂,但课堂教学仍重于安全教育,不可避免地使安全教育容易流入形式。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满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需要,安全教育课程更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规范并建立完善,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具体对策如下:
(一)将安全教育课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安全教育课需由专任教师担任。任课教师可以从课程计划、课程讲授、考勤、课程实践、考核等环节入手,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常设性的、确实对学生实用的课程。授课内容可以涉及各种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应对突发火灾、紧急救援技巧、交通遇险救援、传染病预防等方面。
(二)加强安全教育实践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将课程的实践环节也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课堂讲授完有关逃生疏散内容后,以课堂为疏散地点,课后进行逃生疏散的演练,或者结合学生公寓楼的特点,开展宿舍消防逃生演习。
(三)更多地引入案例分析。抓住当代大学生学习、求知的特点,多方收集资料,将近年来发生的与大学生有关的安全案例现身说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增加互动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四)开设增强防身技能的培训班。任课教师可以增加课外实训的课程,运用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讲授防范暴力行为的策略及动作技巧,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及防御能力。
三、安全教育进网络
目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如不能及时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就会被社会的非主流思想或非法分子所利用。高校要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唱响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具体对策如下:
(一)加强校园网文化建设,构筑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学院可以开辟“红色阵地”,宣传党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热点,可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一个平台;也可开辟诸如“师德标兵”、“感动校园人物”等栏目,将校园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先锋模范事迹在网上大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熏陶他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还可开辟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页面,普及安全知识,避免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搭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学院及系部可利用微博、QQ群、邮箱及飞信等网络工具建立师生沟通的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各类困惑的问题,有利于将隐患扼杀在萌芽当中。
作者:黄娟郑琳娜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第四篇
一、构建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认为,若干要素是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首次将系统论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的贝塔朗菲(1952)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
(二)系统论在本文的运用
本文将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作为一个总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学校、家庭、个人、社会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要达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目的,就要从这四个子系统全面考虑,构建一个基于四个子系统的“四位一体”消费安全教育体系。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8份。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水平、结构及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根据调查显示,该校学生的消费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消费水平差异,大部分学生的月消费额度在401元到800元之间。二是消费结构多样化,趋势逐渐社会化(见表1);三是消费趋势个性化明显,享乐主义趋势明显。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问题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盲目消费,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没有计划或合理的计划。二是从众消费行为,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从众”心理明显,一方面体现了他们渴望被组织认同,另一方面助长了虚荣攀比风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不合理消费结构,在攀比之风推动下,奢侈品的支出增加,加重家庭负担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大学生消费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到位,一些不良商家制造各种消费陷阱坑骗消费者。大学生是这些受骗的消费者中为数众多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对大学生遭遇消费陷阱的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在遭遇消费陷阱后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一)消费陷阱普遍存在
消费陷阱,简单的定义为卖家以不正当途径欺骗、诱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错误判断并作出回应,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调查中81.73%的学生认为对消费陷阱有一些了解,16.35%的学生表示对消费陷阱不了解。60.58%的学生遇到过消费陷阱,其中一个月遇到一两次的学生占58.57%,几个月一次的学生占到35.71%,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遭遇消费陷阱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目前,大学生最常遭遇的消费陷阱主要有:手机消费陷阱、预付卡消费陷阱、促销赠券陷阱、服装鞋类陷阱、免费美容陷阱、网络电视购物陷阱、餐饮服务陷阱、通讯服务陷阱等。
(二)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弱
由于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遭遇消费陷阱后的态度也有所不同,26.09%的学生会通过一些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0.87%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够机智,把受骗当做教训;11.59%的学生则自认倒霉,忍气吞声;1.45%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认为这是正常现象。通过表2和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和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比较了解,同时这也成为大学生主要的维权途径和方式。
四、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但主要来源是学校和家庭的灌输和教育,但在消费安全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似乎成为比较薄弱的环节。下面将从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和社会等方面来探析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状况。
(一)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状况及分析
据调查,大学生获取消费安全防范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
:1.学校消费安全教育非常薄弱。据了解,学校对于消费安全教育仍处于薄弱环节,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讲座和宣传相关的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少数课堂上老师的传授和辅导员的提醒。2.家庭消费安全教育缺失严重。家庭教育在消费安全教育这一环节发挥的作用较小,大学生与父母之间思想认识水平、年龄的差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获取外界信息渠道的不同,都将影响到消费安全教育的效果。特别对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在消费安全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小。3.社会消费安全宣传不够。对于社会消费安全教育,大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媒体的宣传,通过媒体报道的事例和知识,提高自身消费安全防范意识。政府则在制度和法律上提供支持明显投入不够,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途径和量都严重不足。
(二)大学生消费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存在消费安全隐患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根据表5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这种隐患产生的原因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相关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也对消费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及措施建议
提高大学生对消费陷阱的辨别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主体和个体的价值观、消费观和行为控制能力等内容。本文的目标就是要构建“四位一体”的促进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的模式系统。
(一)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
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切入点,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为目的,加强消费安全教育力度,加快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灵活运作消费安全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利用家庭、社会的有利的影响效果,完善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体系。在该模式系统中,学生是核心,学校是主渠道,家庭是保障基础,社会是辅助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交流披露、正确宣传引导、必要监管控制是关系到取得实效的几个关键条件。
(二)构建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措施建议
一是学生要自觉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从自身做起,提高认知水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办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发挥学校在消费安全教育中主阵地作用,建立安全教育和维权机制,加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协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引导健康的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勤俭节约的品德,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习惯。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推动政府监管到位,促进宣传引导及时有效。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系统,解决大学生的消费安全问题,不仅学生要加强自身学习,学校、家庭、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消费安全的隐患,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关涛鄂尔江邹紫云工作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第五篇
1安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它是一项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主要的依据来自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从人身到心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安全责任以及安全技能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高。它对于大学生教育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其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实施,有很多安全事件发生在高校中,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为受害者非常容易,当然,也非常有可能成为施害者。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不但要重视对学生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养,还要在安全防范意识上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责任的观念,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都会受到自己不正当行为的严重影响。其二,现代素质教育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开展,目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一个大环境就是学校,没有足够的安全责任与知识,更没有安全的防范意识,这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来讲是不符合的。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是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强调,需要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教育,自我服务。现在的大学生从小都是在家庭的关爱下长大,没有经历过风雨挫折,所以,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薄弱。如果能够加强安全教育,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能提高他们抗击打的能力,使他们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提升。
2目前我们国家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足够的安全教育认知,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其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扩张非常迅速,而高校的领导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科的建设、校园的建设、对外的交流及对科研项目的研究等方面,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导致安全教育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有的高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交于某一个职能部门负责,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形式,往往会是只重视管理,却忽略了教育。其二,没有完善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一些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安全教育,所以,也没有完善的运行体系,还有部分高校只是为了应付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也没有很好地监督执行。其次,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队伍的建设,其一,目前,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课程都是由学校的保卫干部与一些辅导员负责,但是,保卫部门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学历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处于救火的状态,还有部分学校聘请社会上一些相关人员进行讲座,导致人员的稳定性非常差。其二,有些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在安全教育队伍中缺乏专业人员,由于专业技能的欠缺,所以,他们做起工作来非常吃力,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部分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又缺乏业务方面的培训,实践与锻炼就更少了。所以,在安全教育工作上有很大的缺口,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
3笔者多年工作研究经验下对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体系的改良性建议
3.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
3.3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规范有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要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依据制定出的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进行教学活动;严肃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确保教育的效果。
4“四重视”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创新分析
第一,要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确保其效果,就必须做到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安全领导机制完善起来,领导的重视程度对于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校园安全进行构建中首要责任人就是高校党政一把手,接下来就是形成党委领导与部门负责共同管理的机制,并且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最后就是把安全教育监督机制完善起来,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把安全问题重视起来。第二,把大学生在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建设加强起来。在一些教育法及行为准则中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义务与权利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现实中,很多高校只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却忽略了安全教育工作,有的也是留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育意义。现在,社会的新形势对于高校提出新的要求,就是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纳入安全教育课程,并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与防范的知识、技能。第三,把高校安全的一些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加强起来。所谓应急预案,也就是一些较为重大的事故或者灾害,有了有效实施开展与救援工作,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而提前制定的一些计划或者方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机制的完善,对于平安校园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对校园突发事件有效预防与处理的基础,能使事故的损害降到最低。编制应急预案,要求每一个部门都要参加,它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在面临重大风险时采用应急措施时的,对于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是大学生在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不断的重视起来,并且要加强起来。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问题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对心理的安全,要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起来。并且,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方面的安全适应能力,还有安全素质方面的提高,这些都是在进行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责任。高校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定要有足够的关注,首先,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与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其次,还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结合心理辅导,建立起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室,并且配备上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咨询老师,对一些在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指导与开解,帮助他们把心理上的困惑解决掉,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待问题拥有正确的解决方法,对社会拥有正确的认知,帮助在心理方面存在危机倾向的大学生,以及在心理方面已经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与引导,使他们从心理危机中走出来,摆脱这种危机带给他们的困扰,把由于危机事件给他们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使他们也能跟正常人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状态。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在快速的发展,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的教学计划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完善安全教育体系与机制,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加以实践,使大学生真正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能真正的运用到实际中去,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真实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把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
作者:赵陈萍工作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校安全教育实践研究4篇
- 下一篇:校园安全教育立体网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