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共10篇)
时间:2022-06-22 03:21:39
导语:安全教育的现状与策略(共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引言
一句话“:东亚病夫”。100多年前,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这是中国人的耻辱。难道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不从中想到点什么吗?一篇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1993年,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读者》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中日少年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罕见的中国体育教育的大讨论。一段对话:韩国学生李进率说:“大家都很喜欢一起参加运动,虽然强度大,但觉得很有意思。”日本学生高岛说:“日本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很爱锻炼,活动形式也很随便,棒球、排球或篮球,只要你喜欢。”来自北京的体育生胡先强则表示,身边很少有同学在课余时间主动去锻炼。简短的对话表明,中国学生的锻炼意识远远不及韩日学生。大多数中国学生仅在体育课时间参加运动,而中国学校安排的每周体育课时间也少于日韩学校。一组数据:综合体质排名中国:亚洲第三,世界第32位日本:亚洲第二,世界第29位韩国:亚洲第一,世界第24位中国人的体质状况: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一个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番衷言: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这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段对话、一组数据、一个理念、一番衷言说的是体育,讲的是国民体质,好似与主标题———《安全毁了一代人》无关。不!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就因为这一该死的“安全”,毁了一代人。
二、安全第一
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曾对学校安全工作作过一系例指示。如:2006年“: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2007年《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2012年:“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2012年江西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体育局联合发文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和安全指导。”2013年江西省教育厅发文指出:“要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排查化解矛盾隐患。”各级政府珍爱学生生命,强调安全第一,乃是天经地义的,是正确的,乃至必须的。一个人生命都没了,还谈什么理想、抱负、体质呢?但是,关键在于“安全第一”背后的故事。[案例]王强(化名)是某学校学生,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中,参加了跳高比赛,因学校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导致其被摔伤,遂将学校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越过于强调安全问题,越容易出问题。而学校所以怕担安全风险,是因为责任不清法制不健全。
三、因噎废食
虽然学生的体质在逐年下降,但是在“安全第一”的高压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我们的体育教师有太多的无奈,只得“曲线救国”。校园的体育课项目越来越“温柔”。原普遍使用的跳马、跳箱、单杠已经不用了;稍有冒险性和难度的项目被取消了;操场上只有篮球架,运动器材也开始“软化”:铅球变成了实心球,排球变成了软式排球。即便是在垫子上练习前后翻,也是小心翼翼,尽量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铁饼、标枪、跳高、游泳等都被挡在门外。记者采访体育老师,体育老师说,最怕出事故,若有磕磕碰碰,家长不理解,认为孩子在学校,学校的责任不可推卸,时常会发生赔偿纠纷。华师大一附中体育高级教师陆江山认为,“强调‘稳妥’的办法其实更不稳妥”。据报道,2012年4月20日,广东省化州市宝圩镇仓板小学5名小学生放学回家后出村外玩耍,经过村边小桥时不慎掉进河里,造成3名学生死亡、1名失踪。5月6日,安徽省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0名学生到铜陵县老洲乡太阳岛游玩,1名女生不慎落水,6名学生下水施救,造成5人溺水死亡。造成这样恶性的事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自救能力太差。四、步履维艰主席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华师大一附中体育高级教师陆江山针对体育教学“因噎废食”的做法指出:“体操项目应该恢复,垫上运动前、后滚翻,支撑跳跃,对锻炼人的平衡、协调能力以及柔韧性,都有基础作用。跳马、单杠等内容,对学生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种锻炼。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讲,需要挑战和冒险精神的个性培养。”为了改变中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滑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相关部门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措施,如开展“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和“亿万学生冬季长跑”等活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虽然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中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要真正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可能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体育观念,真可谓“步履维艰”。
本文作者:袁小军工作单位:江西省信丰县九渡中学
第二篇:幼儿在园安全教育的策略
1.安全环境教育,感受安全知识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老师通过各种图片、照片、标志等布置教室的环境和安全栏。在我园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两块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板块每学期都换,里面的安全内容每个月定期更换。幼儿的喝水区是一个危险区域,我们在幼儿喝水的地方划分出明显的区域,有接水区、喝水区和等待区,这样,不用老师看着,孩子们都能做到有次序地排队等候。我们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都在二楼和三楼,每天做操要上下楼梯,为了防止幼儿之间拥挤,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在楼梯的台阶上贴上有趣的小脚丫,幼儿根据小脚丫的方向自然而然学会上下楼梯的秩序。在盥洗室,张贴因幼儿拥挤而发生危险的图片,告知幼儿排好队伍不拥挤,慢步轻声不着急,盥洗室里不打闹。在整个幼儿园内,凡是有电线插座的地方,都贴有安全标志,让幼儿在安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2.安全主题活动,体验安全技能
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每个月都有一次安全主题活动,上学期开展了“安全过马路”“不乱吃东西”“防火安全”“遇到危险怎么办”等安全教育活动,配合环境创设,开展了“走丢了怎么办”“危险的河”“小猫小狗会伤人”等主题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幼儿的安全意识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在幼儿当中开展了幼儿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形式,懂得自我保护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3.安全游戏活动,训练安全技巧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练。如,针对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交通警》,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记得有一次年级组举行亲子活动,我班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爸爸一起参加了活动,可能爸爸平时也不怎么带他玩的,玩着玩着,他儿子找不到了,这下大家都慌了神,一起帮忙找。正当大家都六神无主的时候,他爸爸的手机响了,是小男孩打来的,原来他问保安叔叔借了电话,给他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和儿子重聚的一刹那着实叫人感动。平时我们在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起到作用了。
4.一日生活常规,渗透安全方法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如,晨检:保健员要注意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尖锐的器具或小珠子之类的东西入园,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再如午餐:保育员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说话、玩耍,以防噎着、烫伤。而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不猛摇摇篮等,以免发生不测;而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玩玩具时不相互甩、抛、扔,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5.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
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有一次,午餐后,孩子们在安静地看着图书,我在帮指甲长的孩子们修剪指甲,赵婉君忽然大声喊:“老师,李癸林流血了。”我放下剪刀,把他抱起来一看,下颚下面磕破了两个口子。“痛吗?”边问边帮助他擦掉伤口上渗出来的血迹。并叫搭班老师带他去医务室消毒伤口。这是一个安全教育的好机会。于是,在下午的教学活动中,我就开展了林林流血了”教学谈话活动。“为什么林林会受伤?”小朋友对这个话题果然很感兴趣。“因为他爬在椅子上。”“因为他太调皮了。”……还有些孩子提到了中午发生的安全事件。看着那一双双明亮的、专注的眼睛,我的心里感到一丝欣慰,至少孩子们从这件事中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危险性、帮助他们提高了危险意识。因此,教师应抓住每一次的教育机会,给予幼儿帮助,促进幼儿健康、活泼成长。
6.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应急能力
安全演练是提高幼儿行动反应力的积极举措,是提高幼儿危急感和安全意识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每个星期一都有“防地震”、“防火灾”等安全演练活动,每学期还会开展“防暴”演习活动,让幼儿直接在演练活动中感受到危险、感受到紧张,提高危急感,从而掌握自救自护的多种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记得有一次,园长为了检验全园师生的安全意识,故意在2点半的时候拉起了火灾警报声,我一听见警报声,心里咯噔一下:糟了,这下孩子们可要乱了。心里这样想着,嘴和手可没闲着:一边催促孩子们快点起床,一边帮助那些动作慢的孩子穿衣服。孩子们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慌张,利索地穿好衣裤,套上鞋子,往楼梯口的安全出口跑去,在楼梯口,很多孩子弯着腰、手捂着鼻子,用平常老师教的方法逃生。所有的孩子都较快的、安全的到了安全地带,我也松了一口气,心里非常感慨:每周开展的防地震、放火灾演习,是真真切切有用的。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教育他们知道如何克服危险,以及在克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本文作者:胡意峰工作单位:澥浦镇中心幼儿园
第三篇: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
(一)自助游成为大学生旅游方式首选。做好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首要环节就是研究90后大学生旅游行为,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自主性强,不喜欢旅行社走马观花的行程安排,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计划和喜好去安排旅游行程;同时受经济因素和媒体曝光旅行社和导游强制消费、旅游骗局等报道的影响,不信任旅行社,更容易选择花费较少的自助游。自助游对大学生来说更具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更符合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二)大学生选择非传统旅游线路趋势明显。调查显示,大部分的90后大学生从小在学校组织或家长带领下,经常去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到了大学,他们更向往类似登山、探险、漂流、蹦极等具有挑战的旅游活动,经常参加各类“驴友”俱乐部组织的户外互动,他们社会阅历少,安全意识淡薄,年轻气盛,富有冒险精神,好奇心重,更愿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不愿意拘泥于传统的名胜古迹,更愿意另辟蹊径,选择一些尚未开发或者不成熟的旅游景点,那里人烟罕至,对大学生来说更有刺激,更加适合冒险。
(三)大学生旅游安全意识淡薄,自救能力差。大学生在期待冒险和刺激的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安全意识却十分淡薄,由于大学生经济不能独立,相对专业“驴友”动辄上千的户外探险装备,他们的装备更加业余,对出行的交通工具、住宿、饮食等都不十分在意,更有甚者会忽略安全因素,选择在旅游景点露营。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大学生不能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一旦危险出现,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防备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就会束手无措。不具备安全知识和自救能力,自我防护意识缺乏,实际上将大学生置于一种必然的险境,一旦出现不确定因素,就可能造成死伤。
二、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途径
(一)抓好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90后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整日都是繁重的课业,相反,事关学生生命的安全、挫折等社会实践教育被长期忽视,由此造成大学生安全应对能力、抗挫折能力就更薄弱了。
(二)加强日常教育。学生出游或许难以避免安全风险,但这样的风险是可以通过缜密的教育、组织和管理,最大程度加以避免。在日常教育中,不断加强旅游安全教育,采取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系列安全活动、知识竞赛、情景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旅游安全知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安全教育中来,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更加贴近学生需要和学生生活实际。对于节假日,辅导员要做好完善沟通和应急机制,密切关注外出学生的行踪,应当及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所带学生的出行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组织成立旅游协会,并与一些旅行社达成协议,让大学生可以用最实惠、最安全的方式,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旅游。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渴望出游的愿望,让大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另一方面,这样做可以有助于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范和管理。
(三)做好毕业教育。毕业旅游作为大学时代的最重要的一次集体旅游,已经越来越受重视。辅导员要加强对毕业生旅游安全的教育,毕业生在离校前时间充足,辅导员应通过年级会、班级会或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宣传旅游必须注意的事项,做好安全防范,选择正规旅行社,降低旅游安全事故概率,防止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违法违纪、被骗、出现意外的现象。
三、提升大学生旅游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90后大学生血气方刚,重冒险,轻安全,容易诱发:人身安全事故和财产安全事故。事实上,很多时候安全隐患都是可控的,如果经过周全考量,主动避让,很多不幸还是可以避免的,辅导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教授学生在旅游途中发生中暑、溺水、扭伤等危险时该如何处理,使其具备外出旅游时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常识,增强学生遇到突发状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辅导员可以开设安全教育选修课,把旅游安全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让每位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旅游安全知识,遇到突发情况和危险时的自救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本文作者:李娜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第四篇: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研究与应用
1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建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的意义
1.1创建安全教育平台的内容
对档案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和管理,将本矿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按照事故发生的时间性、季节性、突发性、事故类型、责任者的教育程度、参加工作时间等进行分类,找出事故发生的共同性,找出避免的方法,提高现场人员现场操作的正规性,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
1.2创建安全教育平台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建安全教育平台。根据事故的类型、“三违”类型、防范措施、历史上的今天,利用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制作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培训平台,示意图如图1。图1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培训平台方框图利用办公信息网络平台,连接到各个单位的计算机用户终端,利用班前会前对当班所要干的工作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平台进行搜索,查看历史上这份工作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故,事故的类型、事故责任认定,造成的危害进行总结,找出发生事故的根源,并在班前会或学习期间进行学习,提醒、警示,并提出防范措施。同时查找历史上今天我公司的安全形势,指导大家按章指挥、按章作业,减少、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从潘西矿2001-2011年11年麦季事故看,每年都有零星的轻伤事故发生,并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生事故的季节性,煤矿员工的合同制、轮换制工人比较多,且都住的离矿区比较近,家里都有部分土地,很多工人都抱有既不影响上班,同时干好自家农活的思想,这样易造成疲劳上班,产生事故的温床;(2)发生事故的同类型。主要表现在顶板、提升运输事故的发生的同类型;(3)发生事故的突发性,主要表现在雨季期间,节日期间和零打碎敲的小事故增多期间;(4)事故发生的连贯性,主要表现在一个事故发生可能引发许多事故。
2安全教育平台对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贡献
煤矿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已不单纯是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具备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贡献主要是提供安全事故资料。表1为近十年的事故统计。从2001年到2011年11年间事故统计看,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因素和管理缺陷。据此,2011年在全公司创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平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的事故案例对员工进行鲜活生动的安全教育。自此以来,事故的发生呈直线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的降低,安全生产情况大为好转。
3安全教育平台的科学管理模式
3.1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模式
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化,就是对全部的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的事故类型,事故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划分,需要对多年来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方式进行查找到历史上今天及同样工作发生的事故。今天的工作及同样工作历史上有没有同类工作发生事故,事故的性质,造成的危害等进行查找,从而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
3.2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的科学管理模式
安全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历史上的事件及事故的案例分析,需要采用科学管理模式,把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用历史上的事故教训来教育、警戒、指导我们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事故率的目的。
4信息技术在安全教育平台的应用
4.1档案信息资源创建安全教育平台的研制
(1)系统模式与总体结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平台”可进行文档管理、信息处理、资料检索等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煤矿技术培训工作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本系统为网络版的应用软件,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服务,具有应用简单方便,一般用户可熟练底操作使用的优点。(2)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网站的设计主要在万祥公司局域网上运行该系统。目的就是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构建安全教育培训平台,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2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的应用
客户终端登入万祥矿业局域网,就可以根据档案信息资源的目录索引查找历史上的今天,查找案例分析,机电、运输、顶板、一通三防等案例事故、经验教训及改正、防范措施。
5结论
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教育培训,对安全生产管理和改进安全培训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11年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建安全教育培训平台后,各类事故成直线下降趋势,据统计,2011年事故发生率较前几年下降50%,由于人的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下降了7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建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为以后的安全培训提供了借鉴作用,值得在煤矿企业中推广应用。
本文作者:刘纯文董晶杰工作单位:莱芜市万祥矿业有限公司东港煤矿
第五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提升
一、落实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开拓各种渠道,积极宣传各种有关安全的法规制度,加强对学校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并通过对师生进行不定期培训,增强师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自救自护能力。我们学校的板报里有固定的安全教育板块,在组织学生集会、举行各种集体活动时,我们都会及时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我们要求教师上好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在其他任课教师上课时,我们也要求教师实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渗透。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定期组织全校性的安全讲座,开展安全教育。另外,我们会在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全教育日,组织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包括安全知识讲座,安全逃生演练等,增强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我校还定期组织专人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检查出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校周围既有水渠,又有池塘,为此我们对防范学生溺水的工作非常重视,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不能私自到水渠、池塘洗澡、游泳,若要游泳,需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到熟悉的水域游泳,学校将之定为学校的一项安全规范要求全体学生必须遵守,同时我们与家长及时沟通,达成共识,请家长配合监督孩子在假期里的安全,防止溺水情况发生。由于安全教育落实到位,我校的全体师生均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意识大大提高。
二、构建立体网络,建立安全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组建安全办公室,形成校长靠上抓,安全办主任直接管,班主任、任课教师级学生家长配合工作的大好局面,形成了由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立体工作网络。这样,学生的所有活动时刻有人监管,无安全死角。学校建立并健全各种有关学校安全的工作规章制度,特别是一些专项的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我校建立了各种安全预警机制,如地震应急方案、消防预警机制、校园防暴应急预案等,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同时我们配备了如灭火器、警棍、钢叉以及常用的医疗救助药品器械,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我校把安全工作定为学校的首要工作,防患未然,从而杜绝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合农村实际,预防治理结合
我校地处农村,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周围的地理特点,结合不同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年夏季汛期,我们都会给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教育学生,杜绝溺水现象发生。秋季,我们会与学校周围村队联系,组织学校教师与部分家长不定时的到村民的农田、菜地与果园进行巡查,防止个别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破坏村民的作物,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冬季天干物燥,是防火的重要季节。我们每到冬季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给学生讲解或在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寒假期间,我们会专门针对学生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注意燃放烟花爆竹时的安全,避免引起火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求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我校对于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治理非常重视,每天的值班教师负责监管,发现学校门口有摆摊设点的现象就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教师经常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安全,不吃小摊贩上的三无食品,防止病从口入。学校对于用电、用水的安全教育也非常关注,安全办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学校电路进行排查,随时更换老化的电线,确保师生用电安全。学生在校的饮用水与饮水设施也确保安全,保证学生喝上安全健康的热水。这样,我们坚持防范治理相结合,将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像前教育部长周济所说:“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学校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也不能顺利开展。安全工作是艰难繁琐的,同时又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应从学校、学生的点滴小事做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师生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全校师生员工一起努力,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我们一定能打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作者:陈钧工作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高平镇中心小学
第六篇:高校文化安全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并没有给文化进行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系统地阐述文化的理论。但是,可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来理解其文化内涵。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1]这里的“增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又产生出交往、合作等新的需要,由此产生了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并分化出独立的精神生产领域。虽然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这个词,但是他们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文化得以生成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实践,文化创造是人类实践的结果。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的理解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宏大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构建。[3]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时,指的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狭义上使用文化概念时,指的是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4]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表现了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是看待资本主义之后文化发展及其前景的望远镜,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指导,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论武装。[5]纵观这些学者的研究,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存在,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观的论述贯穿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研究领域。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有关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建设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高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统一高校思想,凝聚师生力量,保持高校稳定,积极应对多元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方面体现了其对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和文化发展的科学认识,另一方面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是指引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通过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
杨中芳认为,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文化中的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这一套价值是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因此,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是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并且共存于大学生群体之中。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旨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深刻领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真正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实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7]可见,高校应把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为高校审视多元文化的思想观念问题提供价值导向。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又要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优秀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占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树立价值标杆。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当前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是进行文化创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主要向青年一代传承历史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科学认识网络文化,正确辨别外来文化,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和载体。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基础理论性内容,因此,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来指导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重点是通过文化教育、文化选择、文化整合等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文化心态、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开阔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青年师生认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保证高校始终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保证高校多元化思想观念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用它来武装青年师生,提高青年师生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
三、当前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冲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
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不少大学生淡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偏向“多元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偏离高校培养目标。对为什么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缺乏清醒的认识。大学生看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未来缺乏信心,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热衷看好莱坞电影,听杰克逊的音乐,品星巴克的咖啡。然而,又有多少大学生真正读过孔孟经典,了解儒家学说的精髓,聆听过国粹京剧?大学生对于从唯物主义层面理解和把握事物的能力不强,抗打击能力较弱,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容易陷入唯心主义泥潭。对于哪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哪些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上模糊不清。部分大学生开始漠视甚至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教育,甚至有的丢弃了原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阵地,否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质疑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认同感,盲目崇拜外来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二)开展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我们应明确,推进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缺乏专职的文化安全教育教师,甚至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在逻辑没有深入的了解,更不用说在潜移默化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安全意识。因此,高校文化安全教育要从学生抓起,从教师入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推进高校文化安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是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其师资队伍状况决定了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知识体系的建立效果。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才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大学生积极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才能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下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体系内容,也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三)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影响了文化安全教育效果
近年来,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文化传媒力量,借助于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的传播而进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力图以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来影响、感化大学生,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培养和形成符合西方价值标准的所谓“校园文化”,并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其增强自我选择、自我奋斗的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和思想方面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使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有的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国家和民族观念淡薄的现象;有的大学生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能正确处理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以及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有的大学生甚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道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都影响了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效果。
(四)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面临网络化直接冲击
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力量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重要阵地,成为意识形态活动进行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文化既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展了新的空间、构建了新的载体,又为增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造了新的机遇,但也对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造成了严重冲击。网络中流传的虚假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负面信息以及网络大V们别有用心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隐患。西方国家把互联网作为与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主渠道,以我国大学生为目标广为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随着网络上有关西方价值观长时间的灌输和积淀,在大学生心理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导向,使大学生丧失正确的价值观。一些大学生宁愿遁入“虚拟时空”也不愿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甚至被“人机对话”所异化,使人变得更封闭;一些大学生自我约束意识淡薄,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影响,发表错误的言论,做出错误的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所有这些,其实质是一种“网络文化侵略”,无不对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构成巨大的威胁。
四、提升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效果的建议
由上可知,目前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存在种种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统领地位受到冲击。因此,在高校文化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既要吸收过去工作的有益经验,又要积极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既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勇于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统领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统一思想认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高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依据,要把继承、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放在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努力创建高水平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其次,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主流价值观,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一中心,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领地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外来文化,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领域,打破封闭状态,大胆吸收、采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
(二)坚守文化根基,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高校文化安全教育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其文化渗透的本质是要别国人民逐步淡化本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转而信奉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精神,让高校大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渗透力与影响力。首先,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解读密切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去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抵御西方文化的侵略。其次,利用我国传统节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向大学生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体系,创造出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产品,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最后,通过大学语文、历史等课程,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熏陶,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教师培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系统、深入的掌握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以及其内在逻辑和精神实质,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对文化安全内容进行深入阐述。如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中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文化问题的能力。其次,着重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把文化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时,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普及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知识教育。最后,密切联系国家文化安全发展历程,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历史教育。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结合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与建设讲授中国文化安全发展历程,把爱国主义和文化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优化网络环境,坚持打造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平台
当前,西方国家通过网络等传播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健全网络文化安全是保障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扩大网络媒体传播的领域和范围,运用网络技术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文化中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高校网络阵地,改造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取得网络文化话语权的主动地位。其次,要充分整合包括校园网、微博和微信在内的所有网络媒介形式,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传播体系,引导大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分析和思考当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文化认识误区,达成思想共识,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构筑一道坚实的网络文化安全防线。最后,加强网络文化宣传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律教育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提供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
本文作者:阮彩艳吴锦程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七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
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与安全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其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系列的实践和操作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从而逐渐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小班阶段的幼儿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行动具有模仿性,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甚至有些盲目。同时小班幼儿的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的认识能力很低,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刚开学不久,幼儿的情绪尚未稳定,老师利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主题来开展集体活动。但老师发现每天上午家长送幼儿来园时,有幼儿要跟别的家长到外面去找妈妈,或者一有机会就朝活动室外面跑。针对这种现象,老师灵活调整原有计划,生成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如“不跟陌生人走”、“小鸭找妈妈”等;老师采用情景表演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幼儿从“小鸭找妈妈”的情景中感受到小黄鸭找不到妈妈的痛苦,从而产生了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意识。幼儿情绪基本稳定后,老师又根据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设计了游戏安全的教育活动,并进行小组练习。如“有秩序地滑梯”、“一个跟着一个钻”、“小小运动员”等。接着老师还注重环境安全的教育。设计了“危险的地方”、“小猴爬窗户”等。为了使安全教育活动生动、有趣、形象,老师拍摄了录像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获得感性经验,把个体的经验转化为群体的认知,以弥补小班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同时老师还实施了对幼儿人体保护的教育。如“小手洗干净”、“生病了”等。除此之外,老师还对幼儿进行了食物安全的教育。如“小肚皮疼了”、“这些食品不能吃”等。
幼儿园实施安全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教育完成。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向家长详细介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如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牢记父母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初步学会拨打紧急呼叫电话等。举办家长讲座,开辟“家长园地”及班级QQ群等专栏,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与家长共同探讨,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园必须密切配合,达成共识,实现家园的同步教育。我园小班年级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老师养成“嘴勤、耳勤、手勤”的工作习惯,每天在活动室、游戏区等地看一看、查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老师随时抓住安全教育契机,进行正确引导。
幼儿园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交谈等形式,加强家园配合。家长结合幼儿园的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也较好地把握了“保护”和“培养”的分寸。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了解孩子,研究孩子,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浙江宁波也有一句老话:“三岁脾气看到老。”安全教育从幼儿进园的第一天抓起,持之以恒,定能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本文作者:孔瑾工作单位: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高新区分园
第八篇:辅导员如何对新生进行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概念
“安全”一词,从表面看来意味着平安无事,其实安全它是由两部分构成,意思是不存在危险与威胁,对于大学生而言意味着自身的人身和财产没有收到外来的侵害,这只是其中狭义的解释,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安全是指每个个体的安全,不仅仅是指个人,还包括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国家,安全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安全和每件事也息息相关,对于辅导员而言,要反复教育新生要有一种“处处讲安全,实时讲安全”意识。要从学生相关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学习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实践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加以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要求
安全教育是高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保证大学生正常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升入高职的学生,他们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需要慢慢的适应整个社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变化,面对高校校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然而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安全教育基础之上,那么大学生生的安全教育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2.1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开展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以人为本”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上的主体,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提高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是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贡献,大学生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和开拓的创新能力,然而由于他们刚刚踏入大学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明显不足,安全防范意识比较淡薄,然而这一特点往往是犯罪分子所能查看到的,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特点对新生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形也是存在。因此,在开学初对新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也成为入学的必修课,对新生的教育包括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学习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实践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靠建设者,是祖国建设的顶梁柱。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提高人的安全能力和安全意识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
2.2学校的快速发展,要求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随着高职院校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的规模随之增大,高校社会化也日渐增强,然而无论发展的速度如何加快也必须保证学生的安全,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没有学生何谈发展,没有安全也更谈不到稳定,安全是一切工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正如一座高楼的地基,地基不稳,高楼即使很高很豪华,也有随时倒塌的危险,只有保证学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发展真正的有保障,这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这种发展才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的义务,尤其是对辅导员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安全和谐的局面才会更好的被创造,用我们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为安全稳定的局面,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2.3自身的发展阶段,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经验不够多、自立性不够强群体,这可能和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一直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一旦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在面对新的环境会感到力不从心,由此会产生一种不良情绪,内心也会产生各种矛盾,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同时他们对未来的就业也会充满茫然。因此,这一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十分必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也确保他们未来的路走的更加顺畅。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举措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筑牢“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线。思想对行为具有指引作用,对于刚刚进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筑牢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线,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加大对其教育的力度,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这样大学生活才不至于被荒废,同时学校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分阶段、按步骤的实施;其次辅导员应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具备了安全教育宣传的知识和能力,就会了解学生真正所需,做到对症下药。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之中,让大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进入校园和将来就业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安全教育无时无刻都是存在的;再次在平时的宿舍管理中进行灌输安全知识。在平时探访宿舍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生活之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形成对安全工作重要性加深认识。在业务时间,也可以将安全教育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外出实践的过程所涉及的安全方方面面,比如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等等。
3.2加强“多方式”安全教育。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多方式的,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首先是召开班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开会前需要确定一个安全教育的范围,从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学习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实践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中选定一个,然后确定班会的具体内容,开会时最好采用PPT形式,图文并茂,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其次采用广播、校园网、QQ群等多种方式宣传教育。要对学生现存问题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老师和个人将安全牢记在心;最后可以通过针对大学生接受和理解问题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安全实践基地,加深他们对安全的理解。也可以以“安全教育月”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寒暑假期间布置了安全知识作业等。
3.3强化“抓重点”安全教育。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做到“时时抓,处处抓”,也要做到非常时期,重点展开,做到以点带面。首先强调人身安全。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没有生命也就谈不到理想,更不用谈发展,对于刚刚进入高职的大学生,要做好人身安全方面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其次要做好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尤其对防火,要有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对于突发火险,明确如何进行补救,也就发生火灾后拨打“119”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疏散逃生等技巧;最后是抓几个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包括重点时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外出实践的安全教育等等。只有切实做好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才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本文作者:蔡春伟康艺工作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小班幼儿安全教育
一生活游戏体验
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中不安全因素,可以防患未然。在开学初通过活动“我们的幼儿园”,让孩子走一走、瞧一瞧,对孩子进行直观、生动形象、贴切的综合性教育,让幼儿了解幼儿园里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常常发生自己摔倒或被同伴撞倒而造成伤害,虽然反复提醒幼儿,可是小班孩子容易忘,怎么办呢?无意间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于是就自编故事《听话的小花猫》多次讲述,并让孩子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样子,孩子们都很投入,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孩子在跑时我只要学一声小花猫叫声,孩子们就马上意识到放慢脚步轻轻走……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亲身体验,不仅避免了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情景游戏体验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使自己处在危险之中。通过设定的事件和情景让幼儿体验某些突发事件,从而获得相应有益的知识经验。针对社会上那些拐卖、冒领幼儿的犯罪现象,我设计了活动“不跟陌生人走”,在活动中,分别设计了两个情景,活动一开始我请大班老师扮演“陌生人”,用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引诱幼儿,结果有好多的孩子都跟着走了,在活动结束时又设一个情景,请另外一个老师扮演陌生人来接孩子,孩子们反应灵敏了,都说:“我不认识你,我妈妈自己会来接的,我不要跟你去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又拿出好吃的东西引诱幼儿,他们虽然舔着嘴,可嘴里都说:“不能跟陌生人走。”这种方法形象直观,贴近生活,孩子们在互动中体验生活经验,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游戏活动体验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要的是不仅要让幼儿知道那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危险并保护自己。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容易发生摔伤、磕伤,多数是因孩子还不会正确进行游戏而造成的。根据此类情况,设计活动“受伤的小熊”,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合理想象小熊受伤的原因,并讲出怎样才不会受伤。再让幼儿观察图片找出答案,并让幼儿模仿正确的动作,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猜猜、做做中学习如何安全地做游戏。
四直觉游戏体验
小班幼儿的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都较差,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是什么,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种自身痛苦的记忆最深刻,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别人的身上,这种直觉游戏体验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有一次班上的苏苏早上来园时,脸上受伤包扎着,经过询问家长才知道,是周末到乡下外婆家走楼梯时摔了一跤,这时好多幼儿也围上来观看,我关心地询问:“摔下来痛不痛?流血了吗?医生给你包扎时你哭了吗?”随即我对孩子们进行了随机教育,怎样安全地上下楼梯等,通过讨论使幼儿掌握了如何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通过这种让幼儿亲身体验的方法,远比反复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安全是什么?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健康;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和睦。幼儿的安全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高不可攀,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法,持之以恒的精心教育,把安全的钥匙交到孩子的手中才是最可靠的,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小培养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让每个生命焕发光彩,让每个家庭幸福美满。
本文作者:伍洁双工作单位: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幼儿园
第十篇:中生生命安全教育
1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1.1中学的生命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教育法规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教育部长袁贵仁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遵循的教育准则[2]。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学校、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升学率依然是各级学校发展的瓶颈。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各级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单纯的理论层面上的涉及,基本没有相关实践和训练的机会。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对自身周边环境的危险因素缺乏正确的认知和预防,缺乏科学的生命安全意识及生命安全观。
1.2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长期缺位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主要注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技术动作的教学和练习,基本不涉及生命安全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损伤后的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以此来预防学生在体育课上以及课外活动时的意外伤害事故。关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也仅仅局限在运动损伤的层面,很少涉及逃生技巧、应急避险等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教学。
2.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安全因素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危害频频发生,如地震、泥石流、火灾、交通事故、刑事犯罪等,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6万0~14岁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致残,意外伤害成为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中小学生就占30%。据统计,2006年全国各地学生安全事故中,近一半因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3]。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并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2.2中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欠缺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民众尤其是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淡薄,由于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时惊慌失措,酿成惨剧的事例屡有发生。2009年12月7日晚9点10分左右,湖南湘乡育才学校发生学生踩踏事故,8人死亡、26人受伤。事故调查发现,学校缺乏对安全工作的超前预见性,没有重视安全隐患的存在,没有切实可行的预警措施,没有将安全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从而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了只重教育教学业绩,轻视甚至忽视安全的观念[4]。频发的悲剧清楚的告诉我们,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3.1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的同一性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健康服务,而这也正是生命安全教育所贯彻的基本理念。生命安全是健康的基础,如果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健康从何谈起。我国的素质教育早就把生命安全教育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缺少生命安全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同样,缺乏生命安全教育的学生就会缺少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就缺少了必要的防护。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的。
3.2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渗透
中学体育教学基本就是一些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学,基本都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体能的,而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体能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保障。首先,通过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保护与帮助的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的上课和活动中掌握基本互救技能,从而使中学生在受到危害时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并竭尽所能去保护别人。另外,中学体育教学和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发展,使其在危险发生时处变不惊,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在体育教学中挖掘生命安全教育功能,是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3.3体育教学是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5]。该课程兼有学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除了具有增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功能外,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与游戏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强大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各种能力,使青少年掌握各种自救互救能力,有效的避免外力伤害,大量的体育运动和游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处变不惊。有效利用体育教学活动性强的特点结合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学生在应对各种危险情况时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处变不惊的心理态度,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生命观的树立。
4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4.1树立积极科学的生命观
中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学生缺乏生命安全意识,对自身周围环境没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在面对危险时,缺乏对危险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在中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形成他们对自身周围环境自觉负责的态度,让他们真正开始关注生命,珍惜生命。保证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冷静的面对同时积极的进行自救和互救,从而保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4.2构建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环境
构建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环境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理论方面,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加大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研究力度,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从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师和中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实践方面,根据各级学校的具体条件,结合学校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体育教师的综合情况,通过组合教具与场地器材,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游戏等方式创建情境教学项目,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智能以及心理素质,使学生全面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强化中学教师与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最终形成科学的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环境。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契合赋予了学校体育教学新的内涵,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和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提高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并且产生了实质的教学效果。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中学教师和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了中学生科学生命安全观的形成,同时还引发了学校体育的新一轮变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安全观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学体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作者:殷超杜学工付东阁工作单位:延安大学
- 上一篇:网络经济发展论文(共7篇)
- 下一篇:生本课堂中前置作业设计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