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07 09:09:28

导语: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正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情况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云平台、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媒体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平台,使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产生了新思路,特别在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信息化;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分析

1.信息化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多采用视频、动画、微课等重于感官刺激的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易于理解的学习内容,切合了学生学习基础差的特点,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由于信息化教学内容多采用的是教学资源库管理,大量相关教学内容被集成在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随时下载使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也改变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由原来的纸质传递变成网络传送,产生了新的教与学模式。2.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了师生间的交流方式。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授课教师不需要在黑板上逐一讲解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讨论与交流也不一定要面对面,教师在网络上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扩大了教师指导的空间和时效,让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答,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3.信息化教学环境弱化了教师的课堂控制力。教师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就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这个理念,教师由原来的课堂教学把控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信息化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力,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化资源自主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环节与节奏更多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课堂控制力度弱化了。4.信息化教学环境增大了课堂教学监管难度。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也无疑增大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监管难度。例如课堂教学中,学生提交的电子作业很难做到准确监管,有些学生会复制别人的作业应付检查。所以,如何监管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的难题之一。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在线学习模式。在线学习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是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的有机整合,更多的是利用信息化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教师通过现场、网络等形式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面对面交流或在线学习。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兼顾了教与学的两个方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指导的教学原则,不仅发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启发与督导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优势互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线学习模式利用网络信息的及时传递性,可以实现远程的现场教学。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岗位素质要求紧密相关,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专业技能与岗位关系。通过网络可以满足学生直接观看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情况,看到机电设备的工作场景,这样就拉近了课堂教学与生产过程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信心。2.翻转课堂模式。机电专业的教学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理论知识教学多由教师在课堂上来完成,专业技能训练是在实训场所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通常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而运用信息化建立翻转课堂模式后,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在课前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改变了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课前观看信息化学习资源时不需要限定时间,可以任意选择学习的进度和内容,可以按照个人的学习基础调整观看学习内容的时间,容易的可以快进,有难度的可以反复多次观看,或者暂停理解后再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可以随时在网上与教师或同学交流遇到的问题,实现了自主学习。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资源、解答疑难点等辅助工作,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3.情境探究模式。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的重要作用是为学生营造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信息化教学很容易实现情景的再现,通过视频、动画等资源再现学习场景,通过网络直播企业的生产场景,这种再现或直播的场景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机电专业课程就要重视情景学习,可以通过围绕一个课题,分解成几个模块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网搜索、网上交流等活动,创设一个有趣、互动的学习情境,形成的学习流程是:创设情境氛围—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反馈交流。教师通常利用微课、动画、录像等教学资源创造问题情境,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思考、类比、小组讨论等分析问题,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情境探究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环节,学习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

1.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近几年,国家对中职学校教师实施了三年轮训活动,有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但仍对信息化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够,存有为难情绪,仍注重课堂中的知识讲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灌输式教学思想难以革除。2.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探究中职学校教师素质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偏弱,对视频制作技术、信息化资料搜集与处理方法了解不够,利用信息化资源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不强,很难为学生提供质量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整体上制约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3.学生利用信息化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力不足。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利用信息化方式观看微课、动画与视频等,并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要有熟练运用网络、信息化媒体的能力。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的讲解,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制约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延春.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职业,2015,(21).

[2]李湘.论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师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7).

[3]李宝敏.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作者:刘艳 单位: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