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析

时间:2022-04-28 11:42:45

导语: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析

一、影响中、高职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生源多元化

目前高职选拔学生的基本模式是以学制结构衔接和入学考试衔接为主。从理论上讲,中高职的学制结构衔接的“3+2”和五年一贯制模式覆盖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教育阶段,通过整体设计及统筹安排,可以解决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提高教育效益。但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没有选拔和淘汰机制,学生直接进入高职学习后,学习动力不足,留退比例高。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首选普通中学,因此,高职学生的数量、质量均不甚理想。近年来,浙江省允许部分高职院校组织3+X(语、数、外+专业)考试,高考前单独录取。这种独立结构模式,使高职院校中的示范性专业获益,有比较好的生源。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招生情况为例。

(二)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理论课重复

目前的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存在一定的脱节,反映出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不同原则。[1]中职教育强调技能,不注重文化基础课,高职教育按照高等教育要求,文化基础课要求较高,因此中职升为高职的学生文化基课方面均有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中高职教材往往采用一部分高教和中专的专业课教材。[1]中职教育有较明确的职业定向,中职毕业生一般只能按专业对口的要求报考高职。目前中、高职间沟通不充分,不可避免地产生专业理论课重复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专业课程基础狭窄,专业课程分散、独立,相互关联度小

基于中职毕业生的基础,在专业基础方面,只涉及本专业领域,深度和广度不够,这样就不利于学生适应本专业从现在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需要。在专业课程方面,由于课程分散、独立,相互关联度小,造成课程学时多、重复多、内容缺乏吸引力,直接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大,教学效果欠佳的后果。

(四)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倒挂

中职教学已有20多年的积累,特别是一些重点、示范性学校,经过自身多年的努力和政府的重点扶植,初步实现了专业的现代化建设,无论设备、师资、管理都较强,为专业技能(实习)课的开设创造了条件。相反,一些新办的高职院校设备缺乏,“双师型”师资不足,影响了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呈现出有些实训项目与中职差不多,中职毕业生在高职学习中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显著提高,一些高职的有些技能课程甚至出现“倒挂”现象。[1]

(五)教学管理机制相对滞后

由于高职普遍实行学年制管理,而生源的文化基础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差异大,因此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课跟不上,而专业理论尤其专业技能学习轻松。普高毕业生则反之,文化基础课轻松,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困难。层次不同的学生放在一起组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中高职教学顺利对接的措施

中、高职培养人才都要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而中高职在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上,又要有明显的级差。高职教育不仅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要比中职更胜一筹,而且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涉及面及综合能力及和素质都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中高职应该明确培养目标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衔接。以纺织类专业为例,中职教育强调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理论知识适用,一专多能;能较熟练掌握手摇横机、套口机、电脑横机等常用针织设备的操作技能,较熟练掌握针织服装的制版、缩放技术;能运用服装CAD技术;能解决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简单的工艺流水线编排并付诸实践等具体技能;主要培养初级技能操作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则强调培养具有针织技术与服装的设计、开发、贸易、管理能力、具有国际文化与产业意识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针织技术与服装的专门人才,即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素养、知识面更宽,具备从事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由此可见中、高职教育的不同之处。

(一)坚持高职课程设置原则

笔者认为高职课程设置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握好以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职业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掌握生产、生活的技术与技能。高职教育同样要传承职业教育的特性,并将之发扬光大。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实用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而且要为今后的学习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础。2.宽基础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当生产形式逐渐转为技术密集型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变为有宽泛的知识基础和复合技能,有较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学习新技术及创新创业的能力。高职的专业设置必须是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高职教育的课程编制首先要宽基础。所谓宽基础,就是开设一类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专业基础更宽厚,使其以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爱好,主攻喜欢的专业方向。不仅如此,高职教育还要根据中职教育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特点,开设英语、数学等文化基础课和人文素养课,使学生学有后劲。3.综合化原则当前国际服装教学与研究越来越“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发;注重对服装企业战略经营的研究;注重全球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合;注重对服装文化的研究及国际服装文化交流与合作”[2];注重对国内外服装市场的研究和开发;注重对各级品牌的追求等,因此,要将独立的、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形成新型课程模式;强化有特色和实用的主干课程,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减少课程数量,提高教学质量。4.模块化原则高等职教的课程开发和组织,一定要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生源情况复杂、综合素质差异明显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因此,如果按常规教学,大家都学一样的课程,势必造成按“短板”组织教学,效果较差。各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模块,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是按“长板”组织教学,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要遵循个性化教育理念,寻找一种灵活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上,可积极探索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不同生源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这是加快形成中高职柔性衔接的有效机制。首先要把教学计划模块化,同时规定必选、限选和任选。在设计教学计划模块化方面,全日制教育的教学基础课模块规定中职毕业生需修文化基础补习课程。把专业基础课设计成A类和B类,前者的难度大、覆盖面广,要求普高毕业生选学A类,中职毕业生选学B类。把专业课(含实验实习类课程)设计成a、b、c、d、e、f等若干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其中,中职学生已学的某些专业模块课程可不再学,另选其他课程取得应有学分。把相应的各类考证也设计成限选学分,规定选修某组专业课,必须取得某类证书方可毕业。另外,再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诸如文学、美术、音乐欣赏、营销心理学等欣赏类、提高类、拓宽知识面的任选课。培养计划规定学生除了选学必修课、限选课,还要选学一定量的任意选修课。如有可能,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学本校乃至附近兄弟院校的专业课程,如法学、经济学等课程。实行学分制,除了要有足够多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可选外,还需建立一整套的教学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如导师制、弹性学制、成绩评价与管理系统等。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还涉及师生的教与学观念,涉及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等。

(三)加强服务中职意识并逐步形成机制

高职院校在提升服务于经济社会能力的同时,要加强服务中职学校的意识,并逐步形成机制。加强中、高职教师的相互对接和交流,如高职院校开展对中职师资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高职院校教师到中职学校的对口专业帮助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或举办讲座、实行中高职课程教学联动;参与中职学校对口专业的教学、教研活动,加强中、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衔接上的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的名师、教授收中职教师为徒,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等。通过这种服务,实现中高职教育间的互动,加强中高职专业教学的衔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源。

(四)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

为提高中高职教学衔接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创造更加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1.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第一,提高专业教师的生师比;第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3]建设;第三,加大引进和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聘请国内外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第四,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和合作,努力提升专业水准。2.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更新教学手段以纺织专业为例,建设针织产品生产的动漫教学课件、建设电脑横机虚拟装配实验室、建设电脑横机数字化实训室、完成基于互联网的电脑横机设备维护培训教材建设,等等。3.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实践环节加强课程建设,尽快消除中高职在专业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或倒挂现象。努力实行“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与工人合一,教室与工厂合一,小教室与大课堂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4]。以典型产品任务带动教学任务,开设更多具有知识技能含量的项目化课程。积极推行“厂中校”和“校中厂”,以及“校企工作室”培养方式的实践,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文化建设创造丰富、优雅的育人环境,培育执着、有为的从业精神。专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个性化,如针织专业就要培育“一丝不苟”的专业意识和从业作风。要大力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总之,只要妥善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中高职衔接向纵深发展。只有创造一种教学资源丰富、文化气氛浓厚的育人环境,才能增强高职院校对中职生源的吸引力,使进入高职的不同生源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作者:陈取江1陈雅芬2金涛3刘立华4陈国芬4工作单位: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宁波大学人事处3.宁波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4.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