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有效记忆理论分析
时间:2022-04-09 11:02:50
导语:中职教学有效记忆理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专业理论记忆篇
1.利用色彩效应和联想效应,巧记电阻。小电阻器的阻值和允许误差一般采用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的电阻通常有四道,其中一、二道代表数字,第三道代表零的个数。第四道距前三道较远,是误差标注。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可借助太阳光是由7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去掉青,然后,前头加棕,后边加灰、白、黑,分成三小部分记忆。结合联想记忆:棕1(中医)、红2(哄儿)、橙3(撑伞)、黄4(皇室)、绿5(入伍)、蓝6(烂肉)、紫7(志气)、灰8(飞吧)、白9(白酒)、黑0(黑铃)。2.利用归纳与特征记忆。对各种常用低压电器中常开与常闭开关进行归纳整理后发现:常开和常闭指的是电路中的开关位置,常开时开关符号上的横线与线路上一个触点连接,与另外一个触点分开;常闭时代表开关的符号(横线)与开关两端的触点都连接。常开:normalopen(简称NO);常闭:normalclose(简称NC)。接着再抓住刀开关(QS)、按钮(SB)、行程开关(SQ)、交流接触器(KM)、时间继电器(KT)、电流继电器(KA)、热继电器(FR)等的不同图形符号特征,进行记忆。3.利用创造与简化法记忆。通过学习变压器一章,单相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特征是交流电压高的一侧电流低、匝数多、线细,交流电压低的那侧是电流高、匝数少、线粗。可以用如下两句话概括记忆:压高流低匝多线细,压低流高匝少线粗。这样简单明了,便于记忆。
二、技能训练篇
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主要是肌肉运动。它表现在对事物的直接行动中。例如画图、连接电路等技能都属于这一类。心智技能主要是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而以思维为它的主要成分。例如解题、心算等的技能都属于这一类。技能不是生下来就会的。技能是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它是经过练习才逐渐形成的。技能只是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活动是由一系列动作所组成,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有一部分是有意识的,另一部分是自动化了的。所以人们的整个活动是不会全部自动化的,自动化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能要受一定的意识控制。技能只是意识的成分比较少,并不是完全不受人的意识的控制,因为技能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部分。技能的获得通常利用记忆的图像效应(即把抽象的内容用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提高记忆层次的方法来记忆)、记忆的动感效应(即采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刺激大脑皮层的连接,让平面的图像转化成立体的影像,直观地进入大脑)和记忆的有趣效应(即把记忆内容赋予某种情趣,把内容想象得有趣、新奇、滑稽)。我们通过探索,发现如下训练能取得良好地教学效果。1.从少量的、容易掌握的内容开始,不断训练达到运用自如。我校新进了XK电气装配台,训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转控制电路。为此我们先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读图方法,再开始学习单向运转控制电路中的点动控制电路,接着学习单向连续控制电路、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电路。学习机械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要先会机械调零(调表盘的中心螺钉,使表针指电压或电流的0刻度。)和欧姆调零(将档拨至测电阻的某档,把红黑两表笔瞬间短接,调整表左测的按钮,使表针指电阻0刻度。)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五步:一看:拿起表笔看档位;二扳:对应电量扳到位;三试:瞬间偏摆测档位;四测:测量稳定记读数;五复位:放下表笔及复位(把档拨至交流电压最高档)。主电路的识读顺序一般是由下向上。控制电路的识读顺序一般是由上向下或从左往右。电源进线应接在螺旋式熔断器的下接线座上,出线应接在上接线座上。2.注意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在单向点动控制电路中,主电路部分,学生一般能接对线路。但是,在控制电路部分,用的是一个常开按钮(SB,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为无穷大)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接线不规范,如线头松动、压皮、露铜过长等问题。3.结合已掌握的内容进行新内容的训练。我们在单向连续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交流接触器,进行了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连接。所谓自锁是指:接触器通过自身动合触点而使线圈保持通电的作用。所谓接触器联锁是指将接触器的一对动断辅助触点串接在另一只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使得两只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4.在熟练掌握已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新内容的学习。我们首先训练了工作台自动往返电动机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手动循序起动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循序起动控制电路。接下来,又进行了电子线路的焊接训练,先学习焊接知识,后焊接了电子音乐门铃、调光台灯电路、幸运转盘电路等。通过不同的光、声效果让学生记忆深刻。
作者:张玉花工作单位:临沂市兰山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上一篇:体育课的语言艺术之体会2篇
- 下一篇:教师的语言艺术研究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