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立原则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12-27 11:43:05
导语:价值中立原则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任。教学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而也决定了职校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质量。因此,正确树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引入“价值中立”原则,在教学目的观、教学内容观、知识技能的传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评价等方面,引导职校教师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培养;教师价值观念;价值中立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亟须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型人才保障。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引导其行为倾向,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将会接受什么样的教学以及在这种教学中获得怎样的能力培养。因此,正确认认识和合理树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价值观念,是促进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技能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书育人,将学生培育为有用之才,乃各所学校的办学之根本。为实现此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任何东西能比给每个孩子获得最好的教学更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坚信教学的重要性。”[1]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鲜明的“就业导向性”。教学层面集中体现为“实践教学中心性”,即职业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了较大比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人也会在实践的同时得到自身的发展,获得新力量,产生新观念和新需求,锻炼出新的品质。可见,实践不仅可以使人习得知识和技能,还伴随着个体价值观念和基本素养的形成。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学生以自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在知识、技能以及思维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还能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并逐步提升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素质。与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也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同样不容小觑。理论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点的传授为主,主要在课堂上完成。然而,从教学的交往性来看,无论哪种类型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师生交流互动的基础之上,即课堂理论教学也能对学生思维、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良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曾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2]近几年,教育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求各职业院校着力加强德育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建设,这无疑也会对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巨大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技能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正确树立教学过程中教师价值观念是促进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价值中立”原则的引入
以教学为中介,职校教师对学生的促进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在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熏陶,两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因此,正确树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价值观念,是促进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引入“价值中立”原则,可有效引导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念。
(一)“价值中立”原则的内涵
“价值中立”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的核心原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中立”原则所表达的内涵不断深化,涉及的领域范围也在扩增。从道德教育视角出发,“价值中立”便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自身的价值判断强加给学生,从而在价值上保持中立[3]。作为心理咨询的一条基本原则,“价值中立”指心理咨询师不对来访者的思想行为等做出是非好坏的评价和判断,也不把外在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对方,而仅站在中立的角度给出客观性建议,让来访者自己做出价值选择,进而自我解决问题。更有国内学者认为,“价值中立”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避免将个体的主观情感价值强加于另一个体;其二是避免个体对另一个体做出“应然性”判断。总之,“价值中立”原则一方面要求个体在做学问时应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避免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干扰对事实研究的判断;另一方面则要求个体在与人相处时,既不能过分地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念,也不能以“有色眼镜”去评价他人,而是以中立客观的态度来对待。
(二)“价值中立”原则与职校教师教学观的正确树立
1.“价值中立”与教学目的观“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正因如此,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倾向于向学生灌输一些价值理念,以刺激学生的就业率。然而,此种价值偏向行为表面上能为学生就业争取一些机遇,实质上却严重阻碍了学生从业生涯的终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首先,知识是中性的,无优劣高低之分,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掺入就业功利价值取向,必然会影响知识传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此一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便是片面的、倾向性的,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阻碍学生的综合发展。其次,个人价值观念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单向强行灌输个人的价值观念,那么除了阻碍学生思想扩散式多维发展,也违背了价值观念多层面的内在规律。因此,职校教师在教学目的上应保持“价值中立”,避免偏向性质的“就业导向”主义,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体验中逐步形成参与职业活动的基本素养。2.“价值中立”与教学内容观为社会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因此,职校教师习惯性地把教学中心放在学生技术技能的锻炼上,而忽视德育、人文等基础课程的教授。然而,这恰恰也是价值判断的偏离。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中,单一型技术技能人才不应成为各职业院校的培养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新时代需要的是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目标应由工作定向单一技术培训转化到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4]。此时,各职校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保持“价值中立”,既要重视技术技能相关课程的教授,又不能忽视学生对理论课程和其它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只有这样,职校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适应新经济社会的需求。3.“价值中立”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即与职业的工作过程所具有的一致性[5]。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的行动过程密不可分。从这一层面上讲,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即在实施教学时应以各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境为基准,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念倾向而误导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学生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学生习得实操能力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必须科学客观,不能以个人的价值判断混淆对实际操作的事实判断,应以事实求是的态度赋予学生真正的实际操作技能。4.“价值中立”与对学生的评价生源问题一直是我国各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原因在于,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生源状况来看,不少学生都是所谓的“差生”,即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未有效遵守校纪校规。此类学生进入职校后,可能仍然无法完全改变之前的不良习惯,表现为不爱学习、不遵守学校有关纪律规定等。然而,面对此类学生,职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应保持价值中立,不以有色眼光对他们做出任何“应然性”的价值判断,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对他们的性格特点予以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其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上。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尽到了身为人师的职责,能够生实现全方位成长。
三、“价值中立”原则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引入“价值中立”原则,目的在于有效引导职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中立。教学情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每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也都具备自身的独特之处,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将“价值中立”原则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体系中。首先,“就业导向性”和“技能培养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重要特征,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最基本的方面。换句话说,在教学过程中,职校教师在权衡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应适当突出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训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以“价值中立”原则引导职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观和内容观时,可酌情进行价值判断,在教学中适当传授一些合理的就业经验或心得,在整体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加大技术技能型课程的比重等。其次,从知识技能的传授层面上看,无论相应职业的工作过程还是实践教学中所教授的技术操作过程,都有相应的教材或资料对其核心事项或步骤有明确的规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职业技术也在持续发展和更新。从这种意义上考虑,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价值判断并传达给学生,但必须建立在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并对相应专业技能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此一来,职校学生便可以获得更具实用性和时代适应性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而言,职校教师应将“价值中立”与对学生的放任区分开来。尽管个人价值立场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从大的方向上,价值观念仍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分界,因而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控,为学生的思想之船掌好总的航向。当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明显倾向性错误时,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当发现学生呈现出消极堕落的苗头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引导。借用鲁洁教授关于德育的表述,“如果教师不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仅仅是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那么道德教育也就失却了它的一半功效”[6],教学本就是将道德熏陶融入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职校教师需还给学生一个独立自由的思想空间,但一味放任也将引发消极影响的隐患。
四、结语
总的来说,职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持有“价值中立”的负责任科学态度,但也要避免盲目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因此,将“价值中立”原则合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对促进职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适应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段晓明.英国教师教育政策变革走向———基于《教学的重要性》报告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35-3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3-8.
[3]叶飞.“价值中立”的学校德育意义及局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01):43-46.
[4]米靖.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14.
[5]姜大源.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属性、冲突、定位与前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5):8-13.
[6]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4):1-8.
作者:项子旋 刘倩 单位: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上一篇:声乐慕课推进音乐教学创新现实意义
- 下一篇:中职三阶段七步骤混合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