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与考核研究
时间:2022-04-28 02:36:07
导语:中职学校教学与考核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吸收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精髓为我所用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让学生敢说“我不懂”,敢于提问题,在充分讨论之中学会学习,真正感到求知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将教学知识融于其中,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人人都有得到提问的机会,要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课堂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犯错误,允许不会,没有嘲笑和指责,只有在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中,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例如,在介绍材料力学中“压杆稳定”一章中如何提高杆件抗失稳能力及措施时,让同学们用笔记本纸卷成或叠成不同样的等高柱或筒,试采取可行的方式让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同学们纷纷动手凭自己对提高压杆稳定性的认识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最后看谁加的荷载多、采取的措施简便可行。经过比较推选并总结出提高受压杆件临界力的多种措施,学生的成绩也在他们亲自动手制作的模型中得到了纠正和肯定。目前,多数课堂还不能完全摆脱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此,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最终使学生成为在学习上能够自主、在人格上能够真正自立的人。
由于受到国内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职业学校中的一些考试制度及考试方法也没能发挥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程度和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应用作用。实际上,考试不仅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而且还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应建立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的考试制度,以考核方式的多样性来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认为采取累加式考试作为基础,以多种考核形式为手段,对试题类型的多种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在平时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就教学效果而言,累加式考试是远远好过“授课+期末考试”这种传统的形式。例如,加入事例及案例分析的内容将建筑力学与后续建筑结构相结合,通过列出结构中的构件让学生自行分析构件的位置、形式、荷载情况,然后把构件简化成力学模型,并从力学理论上分析此模型的各种效应,再从效应出发得到该构件的构造要求,此种大作业式的考核不仅把力学分析与实际的构件相联系,大大地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关联,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维方式,教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许多学生羞于表现自我,在课堂上也很少提问和发言。没有交流互动的课堂,就是一个被动的学习环境,几乎所有在课堂尝试互相交流的老师都遭遇过无人响应的尴尬。我们的学生确实不喜欢交流互动,所以我们才要更多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考核方式包含“答辩”“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而且还在这些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表达以及交互沟通能力。考试不应只是一个考察过程,也应是一个学习过程,开卷考试和采用网络使这个思想得以实现。而以“交互测试”为基础(即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回答),实施反抄袭措施和交互式课堂,用开卷考试引导学生不再死记硬背,实现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学生渴望在一个公平、健康的环境里锻炼自己,喜欢在讨论中获得知识与灵感,无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能有所得,希望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来主动学习。通过考试的杠杆引导教师和学生,采取多种课程考核方式,不仅仅实现了知识的传承,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师受益良多。
三、结语
留学热潮越来越倾向于低龄化,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想让自己的子女享受国外的教育环境,也确实有一部分在国内学校学习成绩一般,很难考入重点大学或者继续考研读博的学生在国外实现了本人的梦想和家长的心愿。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待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作为教育战线的一线工作者应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吸收国外教学模式的精华,把“自由教育”“实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贯彻到各层次、各学科教学行为中来。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更要为以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应用为导向,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懂原理、会技术、能动手的实用性人才。
本文作者:蔡鸣工作单位:大连建设学校
- 上一篇:中职教学四议思考
- 下一篇:卫生职业学校教学督导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