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职高机械专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07 03:42:05

导语:小议职高机械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职高机械专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技能水平,优化理论课程

中职学校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上处处体现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学生技能训练。这是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其他教育教学的目的大多数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发明创造为目标。但其毕业生主要去向是高等学校。即使出了校门也并不能马上独立工作,需要一个适应期和长时间的动手实践才行。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相应的岗位业务知识和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其毕业生一旦离开学校,就可以顶岗工作。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应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设置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由基础理论向专业技能到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把技术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学与练同步进行

伴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尽管中职课程也及时的跟进,但是在实训教学却严重滞后,由于大多数学校受器材和经费的限制,实训内容长期不变,实训学时数量较少,内容上以理论验证为主要目的。有的则采用了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训的方式,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有的学生反映:“进校一年了,车端面还不知怎么操作呢。实训教学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与整体优化。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让学生具有高质量的一技之长,我以为学与练都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可以提高技能技术,而技能又可以强化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学与练同步进行。边学边练,边练边学。我认为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的自觉性很差。以往的教学主要沿袭普通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主要由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所授知识,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围绕一线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针对性不强。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进工厂见习: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机器(仪器)零件的制造方法和工艺过程以及保证加工质量的工艺途径;直观的感受零部件的形状和作用,了解机器(仪器、仪表)的装配方法和保证质量的工艺途径;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体会技能的重要性。这样,教师在讲解时便有了明确的目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资料表明,学生在进行某项学习活动时,有直观的感受,有明确的目标,能意识到自己进行某项学习活动的目的,由此而产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起来。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直接的力量,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强化学习动机。(2)进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如有需要,可以让学生顶岗实习,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到关系紧密的企业,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实际产品的的车削和测量,在此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早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技术水平。(3)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实训课上增加学生课参与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能使学生拥有独立的思维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把思维训练和技能应用尽量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展现学业成果,并使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一线员工,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更新调整,逐步完善;切实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课程知识与实践的贯通,缩短岗位适应期,把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获得较为满意的经济收入,并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

本文作者:王树兰工作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