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审计学教学法的改进研讨
时间:2022-03-05 10:22:05
导语:学校审计学教学法的改进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庄莹工作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审计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透视
近20年来,我国高校的审计教学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面对审计发展的新形势,为提升审计案例教学效果,需寻找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课堂讲授缺乏高质量的审计案例拥有丰富完善的审计案例,是提高审计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审计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教学的成败,为此,必须尽可能收集、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审计案例仍存在脱离实际、内容简单、案例代表性与说服力不强等问题。缺少具有真实感、启发力和典型性的案例是最为致命的问题,许多审计案例虽然来源于审计实务工作,但却有数据不完整、过程情节不清楚、审计结果不明确等缺陷,究其原因,一是编写案例的教师缺乏审计实际工作经验,致使所编写的案例空洞,难以说明问题;二是许多案例只是立足于背景加结果的编写目标,而忽视通过生动具体的过程以达到审计的教学目标;三是案例数据受到保密性的限制,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不愿意将其公诸于众,致使所获取结果数据东鳞西爪,难以达到审计教学的要求。2.授课教师审计实践经验不足作为审计学教师,首先必须熟悉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与实务,熟练掌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并具有资本市场、经营管理、税务、公司法等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框架与方法,这也是审计案例实现成功教学的有力保证。在此基础上,审计案例教学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计实践知识,对各案例内容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和综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15位审计专业教师中具有注册会计师和讲师的“双师素质”的就有10位,但这并非大部分高校所能达到的师资配置[2],多数高校难有如此配置。目前高校的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因而较难将抽象的审计理论与课堂案例相结合,即使他们手头拥有许多审计案例,但在分析讲授过程中,总让人觉得枯燥有余而生动不足,直接影响到审计案例的教学效果。相比之下,聘请实务界专家前来高校授课却往往获得广大师生的好评,这也充分说明审计案例的生动讲授离不开熟悉实务的教师。3.教材与教学计划对案例教学安排欠缺目前,公开出版的审计案例教材多数为审计过程及结果的描述,考虑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不够,案例构成缺乏系统性[4]。同时,许多高校所使用的审计教材,大多选用每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用的审计教科书。这些教材撰旨在帮助考生参加CPA考试,因此,教材偏重于各种审计准则的介绍,忽视教科书应具的系统性、易懂性,更重要的是普遍缺少审计案例。而从内容上看,审计案例一般应包括中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内容,但目前我国审计教材中的案例却顾此失彼,大多不完整。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计划中对专业课程的学分和教学时数的限制,致使教材中的审计案例教材篇幅无法太多,以避免冲击审计知识点全面、系统的介绍。尽管如此,目前高校审计课程大多所安排的3~4个学分(即授课课时约在54~72)也难以将教材中的案例加以深入讲解,如此一来,则给审计教师带来两难的选择,要保证必要的审计案例得以讲授,又会冲击到这一课程知识点的完整性,即使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但也无法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完成该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
审计案例教学法改革新思路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精选案例,学生必须积极配合[5]。而要保证审计学案例教学的成功有效实施,首当其冲的是教师与案例精选,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先立足于建立高质量审计案例库、不断更新审计案例素材,以及运用多渠道保证审计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1.建立高质量审计案例库抓住国内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法这一有利时机,院、系应下大力气建立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库,为实施审计案例教学夯实基础,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和手段,促使教师积极收集整理审计案例素材,并针对课堂教学与学生讨论的不同环境加以科学设计。为了保证案例的高质量,组织与设计的教师可略作分工,对审计理论案例而言,它的设计虽然不需要教师拥有较多的审计工作经验,但却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审计理论和技术,具有资本市场、经营管理、税务、公司法等相关专业知识。而对审计实务案例的设计,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对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的编写。借此机会让教师积极深入到审计的实务实践之中,不仅有助于审计案例库的建设,同时,对提高审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十分有利。审计实务案例的素材,是建立高质量审计案例库的成败之关键,设计者应根据审计教学的需求,多渠道地搜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性或代表性的真实事例,并基于典型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的目的,对所收集的材料合理地进行删减、加工整合,形成事实清晰、逻辑清楚、实践性和说服力强的审计案例。而在案例提炼过程中,每一个案例都应力求有的放矢,针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不同知识点加以精心设计,注重案例与所学知识的前后衔接性,突出理论的关联性。同时,应当为案例留有更多的逻辑扩展空间,虚构必要的生动情节,以提高学生对审计教学的爱好和兴趣。2.注重审计案例素材的不断更新无论是国内的审计案例,还是国外的审计案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于审计教学中,因此,审计案例素材的不断更新,是保证审计案例库高质量的前提。当前,审计师行业面临社会期望甚高、同业竞争激烈的巨大压力,同时,其运行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审计认证的蓬勃发展,又促使审计业务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因此,审计案例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容置疑,具有实际审计工作经验的审计师、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等对审计实务十分熟悉,因此,请他们提供典型案例无疑是一个主要途径。应注重选择启发性、典型性的丰富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案例库中的案例应主要来自真实事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启发性,并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出现[6]。几乎每一个重大审计案例的发生,都会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认真研究每一重大审计案例,寻找其理论根源与对策,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似乎已成为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惯例[7],因此,根据审计案例发生的时间进行选择时应当注意不要一概以新代旧,对于发生年代久远的案例,并非都要拒之门外,诸如英国的南海公司(TheSouthSeaCompany),美国的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Mckesson&Robbins)、厄特马斯公司(UItramaresCorp.)、安然公司(EnronCorporation)等重大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作为审计案例在教学上加以使用,而我国的银广夏公司、东方电子公司等审计案例所暴露的问题,也不乏其经典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利用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披露和法定审计制度,通过中国证监会的资料公告、财政部的处罚公告、审计署公告等途径对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操作、审计失败等情形的公开披露,搜集审计案例的丰富素材,但不应将其作为唯一的来源,某些案例素材仍然有待于广大教师走向实践,到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审计部门去加以搜集,诸如如何识别客户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如何合理选择审计程序,如何有效地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何开展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等专题性的审计案例,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深入审计实践获取真知,并对其加工整理形成审计案例。3.多渠道保证审计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以案例形式将实践中的背景和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研讨中,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而客观地将现实社会中的复杂问题和矛盾冲突加以评析,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进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广泛采用互动性、研究性案例教学,课前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再在课堂上结合审计原理和流程,组织讨论审计案例,注重师生互动,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选择案例时可多采用经典案例,有关审计环境案例诸如采用变脸艺术的红光实业案例、立华现象的活力28案例、混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黎明股份案例、以政策为借口的幸福实业案例、与“神笔马良”媲美的明星电力案例、违背职业操守的圣方科技案例等。有关审计师职业责任案例诸如上海汇中伟宏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案例、蓝田股份民事赔偿案例、外高桥经济贸易仲裁案例、沧洲化工资产评估案例等[8]。这些经典案例的讨论与分析,必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审计报告的高风险性和审计师的重大责任,帮助学生强化执业判断力。由于审计课时的限制,致使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案例教学,例如,学生分组讨论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案例,每一章节的开始以案例为引导,在授课中经常辅以小型案例促使学生对某些不易理解的概念、特征有一感性认识等。而针对目前高校审计教师的审计实践经验普遍缺欠的状况,加强教师的审计业务实践活动迫在眉睫,定期和不定期地让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的审计部门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他们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交流的机会,是审计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要求。四、结语随着审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审计学的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发生变化。为此,我国高校审计学案例教学法必须与时俱进。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是审计学案例教学法的根本,不断更新审计案例素材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广泛采用互动性、研究性案例教学法,合理安排审计课时等举措,则是审计案例教学的有力保证。
- 上一篇:浅析人才培育的审计教学拓展
- 下一篇:解析当代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