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探讨

时间:2022-03-31 09:54:02

导语: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探讨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小学生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这就像农民种地,要遵天道,守地理,把握规律。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贻误农时,否则就会带来歉收或颗粒无收的结果。小学生作文教学要实现真正的突破,就必须认真研究并自觉遵循规律,否则,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像盲人生活的世界永将看不到光明。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应遵循哪些规律呢?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儿童的天性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要教育孩子,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因为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及怎样教育孩子时也曾指出:“是鱼就把它放进水里,它的尾和鳍都能得其所哉;是鸟我们就把它放进树林里,它一定会尽其所能,前进不己。”话外之意是说凡事都要顺其天性。儿童有哪些天性呢?老一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儿童的天性归结为七个方面: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喜探究、爱幻想、爱表现、喜欢群体活动等。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设计只有顺应儿童的这些天性,才能有效促进儿童快乐学、快乐写。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童话故事法、活动法、游戏法、想象法、模仿法等作文教学法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顺应儿童天性,这是作文教学适应青少年一代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实践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遵循作文的自然顺序

作文的自然顺序是什么呢?老一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客观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作文诞生了。”古人写文章讲究“心有所感,而后有所作”,强调“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就是很好的例子。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有语曰:“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一定的情境激发、兴起、影响着作者的情感,作者心中有了情致,自然而然要借助文辞来抒发。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也曾经说过:“应该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表达的冲动。”这些都说明了学生作文应该是由“景”生“情”,情动而辞发的主动表达,而不是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作文”的被动生成。要改变教师“要我写”的学生作文的被动局面,变学生作文“要我写”为“我要写”,就必须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倾吐的情景或氛围,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能易于表达,乐于表达。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倡导的“创设情景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规律。

三、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写作是一种书面语言的学习,理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什么?是模仿。世界上任何民族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无论是你小时候模仿成人的发音咿呀学语;还是小学时模仿英语老师的发音口型拼读单词;或者是音乐课上模仿音乐老师的声调、唱腔学习唱歌;习字课上仿照语文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示范字学习写字等等都离不开模仿。就像学习书法入门时的临摹、描红一样,模仿是必不可少的起始环节。其实,模仿也是古人学习写作的成功经验。我们常说的“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作也会诌”,就是古人行之有效地运用模仿学习写作的经验总结。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朱熹曾经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清代吴增祺也曾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是有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学习习作也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学生学习写作自然属于语言学习的范畴,同样离不开模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具体结合语文课文的学习,以课文作例子,或者精选一些篇章结构很典型的文章做样子,对学生进行句仿、段仿和篇仿的写作训练指导,把写文章的章法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起到“现身说法”的效果,学生就可以依照课文作样子,借着作者写文章的成功技法,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的文章,轻易就能习得作文的本领,体验成功作文的快乐。

四、遵循能力的形成规律

作文是一种技能,指导学生写作,提升学生写作技能,就必须遵循能力形成的规律。世上任何人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通过后天反复练习而习得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力形成的规律。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古人很早就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说法,意思是讲要掌握某种技能技巧,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在每周仅仅两节的作文课堂上让学生练出妙笔生花的功夫来。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十分注意结合语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仿写、续写、扩写、缩写、补写、改写,写读后感、写学习心得等,让学生勤写、多练。教学实践证明:作文的本领是学生自己写会的,而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只有动手多写才能真正学会写。就如学习游泳,总是听教练在岸上指手划脚,空谈技巧,永远学不会游泳。只有下得水去,勤游多练,熟能生巧,才能游出不同的花样来。

五、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学生作文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指导学生学习写作同样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我国青年语文教学专家韩军在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中指出:语文学习和数理化学习截然不同,数理化学习的规律是“举一反三”,即在学习中用一个公式或“例子”能够解决一大堆问题;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举三反一”。即语言的学习是在成年累月,无限量的大量积累的情况下,才能点点滴滴“说出来”。古人作诗作文中强调“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以及当今语文教学中,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听就是这个道理。

六、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表明:7-12岁的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发展的过渡期,直观形象思维仍占据明显优势,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仍摆脱不掉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制约着教学。作文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在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儿童认知的特点。

七、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四位好兄弟,就像我们的各个指头一样,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彼此不可缺少。密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发挥其整体效应,才能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的规律。作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就是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做到以听促写,以说助写,以读蓄写,以写练写,让写作能力与听、说、读的能力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八、遵循语言创新的规律

作文创新其实就是一种语言创新,指导学生写创新作文必须遵循语言创新的规律。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不能离开思维而单独存在。用言语表情达意的作文创新一定离不开思维的创新。即思维新则语言新。这就点明语言创新的规律。因此,要让学生写出独特而富有新意的文章,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把作文的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否则,离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空谈作文的创新最终只是一句空话。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认真研究规律,自觉遵循规律,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真正突破,才能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笑靥如花,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学生作文难的“顽疾”。

作者:杨克顺 单位:河南省项城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