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模式应用

时间:2022-03-22 09:29:37

导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模式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模式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教学应当不断开发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为了全面提升当前英语教学水平,笔者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互动模式运用的因素及原因,分析了课堂互动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以求实现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及发展。

关键词:课堂互动模式;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探讨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影响下,当前实施英语教学措施,着重对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要求,因此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化英语教学模式。而针对当前我国各大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为实现上述目标,很多英语教师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作为第一选择。下文针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应用性分析。

1高中英语教学中导致课堂互动模式发展受到抑制作用的原因

1.1传统填鸭式教学过于顽固:由于高中属于学生学习的特殊阶段,其在接受繁杂的学业要求的同时,面临着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虽然当前在整体教育过程中不断号召素质教育这一观念,但是该措施所体现出来的成果依旧具备局限性,仍然存在部分高校在实施课堂教育时选择传统化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向学生传输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填鸭式教学现象,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心理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师生之间缺乏最基础性的沟通教学,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激情低下。同时,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缺乏互动交流性,没有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交流及评估意识,而这种传统性课堂教学模式直接从根本上对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产生严重影响,最终无法真正意义上对英语课堂教学水平进行提升。

1.2传统性应试教育教学思维过于顽固:由于应试教育教学思维的不断影响,当前高中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就是应付高考,所以其教学重点根本就不是引导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英语语言,为了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大多数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时间留在应付题海上,虽然很多教师认为英语教学课堂本身就应具备活泼性及愉悦性,但为了应付考试,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不得不选择题海战术为其教学模式。同时,由于高考中没有涉及口语及口头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很多教师在该方面所运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导致“哑巴英语”等不良英语学习现象的出现,而由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学生只能被动性接受英语知识,实施机械化背诵、记忆英语单词语法内容,缺乏实战式的英语交流措施。

2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2.1明确目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理念并实施:《普高英语课程教育标准》明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英语知识的实际化规律为基础,为了促使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英语,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备案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及爱好兴趣,对英语课堂所具备的互动性进行针对性分析,最终实现课堂师生良好的交流,引导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英语知识。此外,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这一过程时,依据英语学科自身具备的特殊性,教师针对性设计出一种互动性教学联系,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自身的教学关注点放在部分英语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身上,给予其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并在该过程中实现英语能力的全面性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情感需求,构建轻松、愉悦性的英语课堂教学分析,构建良好的英语沟通途径。

2.2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课堂互动教学:从本质上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教学成果,要求教师具备多领域的文化基础及现代化教育基础,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计算机、互联网、电视、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从根本上去除学生自身存在的不好的英语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化个体性发展,构建良好、互动性英语交流话题,全面提升学生英语交流欲望及英语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阅读并学习课外英语资料或欣赏英文电影,促使学生构建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贷花教育技术,充分运用“信息化英语教学形式”,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而该种学习系统直接体现学生英语学习时的互动性,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自信,而这也是现代化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意义。

3结束

当前新课标的教学背景影响下,当前教育过程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角色,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时,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完善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理念,构建愉悦、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实施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实践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前现代化教学技术,全面提升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水平。

作者:王丽 单位:白城毓才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化岭.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山东教育(中学刊).2014(Z2):189.

[2]卢春艳.互动与主导:外语教学的核心[J].山东外语教学.2013(0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