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
时间:2022-12-25 11:39:41
导语:试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最佳切入
点针对英语教学偏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教育的现状,像许国璋教授这样的众多外语界专家学者呼吁人们应该重新认识英语这门学科的人文学科特性。外语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语言工具。语言一旦用于交流或交际,就必然承载着思维、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内容,这些内容无不体现了人文性特征,充分具备进行人文性教育的条件。英语教学要达到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目的。语言教师要把语言教学和中外文化对比相结合,决不能“中英文两张皮分开教”。(吴鼎民)为此外语教师应该做如是思考:基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文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意志影响力,那么就决定了外语教学过程首先是中外文化对比过程:通过对比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从而达到对比中外道德观的目的。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以母语文化经典即中国传统文化精微起航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之旅,最为恰切。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母语文化,凝聚着道德教育的精华,引导他们把中外文化加以对比、分析和评判,使学生既理解、欣赏、包容异国文化,又加深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弘扬传统美德,最终达到道德提升的目的。这样的对比学习,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让学生从此忘却学习英语的痛苦,不再感到英语离自己很遥远,实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者人格、素质的同步提升。比起教育者的苍白说教、强硬施压,有着更好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精微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有礼、有节的思辨能力,培养其对异国文化的思辨能力。通过外语课堂教学,学生既汲取西方价值文化精髓,又吸收我国传统价值文化中的先进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在传播中国文化中会信心十足,有效避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贬低自己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等极端行为。不可否认,一些学生在道德选择和追求中,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倾向于追求眼前利益、追求生活享受。他们年轻气盛,其情绪、认识观念还很不稳定,做事随大流,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选择判断。
二、英语教材的德育案例
新课改形式下的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教育资源,语言鲜活而又贴近真实的生活,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作品鼓舞学生、用其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同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微,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进而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真正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这比起机械的、强制性的说教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弦,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道德认同,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有效地转化为道德行为,实现语言学习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培养的有机结合。比如学习课文中的有关友谊的话语时,教师适时导入中国古代圣贤的友谊观: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把朋友分为两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孔圣人教育人们选择善友是人生成长的大事。《易经》告诉人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善人会跟善人在一起,人有善的本性才能吸引善的朋友。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学生们会发现,中外优秀文化对美好事物和品德的认同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而中国传统文化精微,丝毫不逊色于外国文化的精华。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觉地扎根于自身的文化,那么英语课堂教学就大大提升到这样的境界中:学生们不仅得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有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三、英语教学中德育理性回归的思考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在基本生理要求满足后,还有强烈提高智慧、满足情感、满足精神的高层次需求。在英语课堂上,如果还是机械地讲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用单词造没有任何语境的句子,不仅学生感到痛苦,而且有辱学生智力。渗透着德育的英语课堂教学会充满智慧和思想的火苗,学生们欢迎,教师的教学视野也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为此,外语教师要把握好机遇,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学习和积累百科知识,从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做起,要做一个出色的优秀文化传播者,从而为实施德育打下坚实基础。外语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不断充实启迪学生智慧的内容,使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充满智慧。这是身处转型期的外语教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明智之举。外语教育家Stern指出,外语教学若是失去教育视角,则会沦为孤立且苍白无力的教条,毫无意义。英语教师要爱生如子,关注他们的英语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利用各种途径提升其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田静单位:成武县大田集镇中心校高庄小学
- 上一篇:外国文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作用
- 下一篇: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路径试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