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校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9-22 03:04:29

导语:医学高校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高校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而思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为重中之重。课堂是我们高校教育的阵地和大本营,因此我们要从课堂管理做起,寻找课堂中可能存在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实现单课程育人转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主导,其他各门课程都是辅助渠道,缺一不可,互相强化协同。“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这一重要论述的创新途径[1]。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老年护理

搞好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和关键。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不懈的任务,教师要保持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只有打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政素养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的在高校推进思政教育建设。其次,办好高校思政教育要采用各种途径办法让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心中。要把课堂这块阵地巩固建设好,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作为课堂的辅助途径,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群、QQ群、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平台,开拓新的学习方式,开设信息推送,思政讲堂,思政进生活、思政进校园、思政进临床等一系列活动,打造具有医学高校老年护理专业自身专业特色的教授与学习方法,做到讲习结合,真正让思政走进学生头脑中。第三,办好高校思政教育要重视培养高校青年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医学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医学知识和医学伦理,要让广大医学学子认识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谨记,历史和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我们所做的一些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既要牢记历史教训,又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只有立足当下,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思政素养,才能创造新的历史,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和必然性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思政课程”是以课程为主要渠道,着重为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2]。如高校设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课程思政”,则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各门课程为分支渠道,二者互相协同,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实现思政教育的综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共同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目的更加综合、系统、完整的思政教育模式[4]。(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精神指导下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以单课程为主,过多地依靠理论灌输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特性,也逐渐脱离大学生实际,不具备积极主动应对大学生群体变化的能力,致使教育效果打了折扣。“课程思政”是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理论课、人文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人文素养课和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5]。在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许多护理专业的学生报考时更多的着眼于经济方面,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勇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没有明确的方向,遇到问题时,学生出现困惑、迷茫,不知如何选择。近年来,护理界已高度重视护理人文课程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更多的关注医疗效果和护理技术,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淡化了人的社会身体统一性和整体性,护理人员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对病人的同情和理解不到位,导致护理人文道德缺失。护理人员只重“护病”,不重“护人”。每天都以完成医嘱和常规技术操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死板的完成工作任务,而缺乏对患者的情感投入和关注。仅仅关注疾病的护理,忽略了人的社会身体整体性,护理过程过分依赖先进医疗仪器,护士查房时间减少,护患当面交流不足。一些护理人员缺少与患者的共情,缺乏人文道德素养,在工作中没有做到人性化护理[6]。我国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总体偏弱,而老年护理学尤其明显,这些非技术层面的人文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必须的,而单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无法接解决根本问题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从知识到思想的立体深化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困境与对策

(一)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困境。要最终落实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就必须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依然存在脱节情况,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脱节,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脱节,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存在脱节现象。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成为教学教改的重点是大势所趋。(二)老年护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对策。与其他类型非医学院校相比,老年护理教育具有专业课程种类多、学业负担重、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职业精神诉求高等特点。因此,老年护理教育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执行力也会更强。我们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老年护理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将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应深人挖掘提炼《老年护理学》课程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规范等德育元素和功能,积极研究将老年专科护士职业品质融人课堂教学的策略,既要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又要形成正面的价值导向。1.确立指导思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只有能力和思想兼备的真正优质人才,才能最终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7]。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加强思政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其他各门课程为分支辅助渠道,互相依存、强化、辅助,寻找一切进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共同实现立体渗透性的全方位思政教育。2.明确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和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从整体性角度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目的做了论述。他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教育思想把追求超越现实社会的抽象道德和理念作为教育目的,将学校教育工具化、知识化,从而,提出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教育不是吹萃的知识灌输。新的课程思政教育不同于传统,是新的突破,渠道途径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立体丰富,方法更加多样拓展,把一切可挖掘的思政教育可能性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公共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局面。3.通过系统学习,提升教师思想政治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强调所有教师都要承担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教师角色更加丰富立体,既是专业知识传授者,也是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者。每一位教师都要意识到,立德树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4.深入挖掘本课程中的德育素材,梳理德育目标。以专业思想道德教育课为主渠道,其他课程为辅助渠道,设计合理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紧贴教学过程各环节,不遗余力寻找挖掘一切思政教育附着点。“课程思政”不是增开新课程,也不是增设新活动,而是把立德育人的目标渗透进所有专业课程。尽管不同类型课程的价值涵纳度存在差异,但护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5]。专业学习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陶冶结合,教学内容与科学精神培育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教学内容与信仰价值引领结合,教学内容与信仰价值引领结合,教学内容与医学人文精神结合、教学内容与医学科研精神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教学内容与生命伦理学教育结合。5.探讨课程整合评价、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等考核和评价标准:完善现有评价体系,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师师互评标准中增加“课程思政”比重,与专业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方面挂钩,与学生评优评先挂钩,树典型,给表彰,最大程度激励思政教育全面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3(1).

[4]韩宪洲.整体把握“三大规律”的主要特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8,33(4).

[5]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8).

[6]张潞,曾勇.敬畏生命——医学人文的核心与基石[J].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10).

[7]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6).

作者:刘伟 沈永青 叶建亚 刘忠翔 宗义君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