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20 08:39:50
导语:医学基础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学术水平和医疗技能,同时也能体现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当前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多数也是医务工作人员责任感缺失、态度冷漠、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引起的[1]。人文素质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的人文教育,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综合水平[2]。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效融入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各门课程都发挥育人作用,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3]。因此,如何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使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即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4],是医学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选取2017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将有93名学生的171—172班设为对照组,有92名学生的173—174班设为实验组,两组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选取7位教师分别针对两组学生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以人文素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1.2.1确定护理人文素质构成因素。通过数据库检索近几年的相关文献[5-7],借鉴美国护理联盟护理教育评估委员会和高等护理教育委员会的高等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8],对国内外大学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构成因素[9-10]进行分类整理,初步拟定相关因素。选取10所市级综合或专科医院负责护理教学及管理的专家59名,2所护理院校长期从事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11名,采用德尔菲调查法,最终确定了人文素质构成体系的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及三级指标(40个),具体见表1。1.2.2制定教学标准和培养路径。教师将每门课程的重点内容细化成若干知识点,并与人文素质构成因素相对应,再通过教研确定课程内及课程间人文素质培养内容,统一各课程人文素质教学标准及培养路径。最终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细目表的编写,细目表主要包括知识内容、知识点及分项细目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程度,相对应的人文素质因素及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和成绩占比。1.2.3制作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根据知识点内容收集人文教学案例,并制作相关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料,以便开展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等。恰当使用照片、标本、录像等教具和校园网等设备辅助教学,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运用最恰当的教学资源,增大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吸收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1.2.4采用多种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题辩论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虚拟教学法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并通过蓝墨云班课教学软件随时相关复习题,强化教学内容,反馈教学效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合理、适时安排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3方面的教学目标。1.2.5建立人文素质培养评判标准。教师确定课程人文素质评价指标,力求反映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延伸到人文思想及人文方法,进一步提升到更高的情感层次即人文精神。根据教学内容建立试题库,确定技能考核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平时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考核形式有课堂提问、阶段测验、书写预习报告、课外作业、病例讨论等,考核权重依据学时分配及成绩占比确定。1.3评价指标。7门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前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课前以对照组及实验组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方式开展调查,发放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调查问卷将相关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构成因素细化为一些问题,请学生作答,据此分析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共有66题。按问题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可按重要性赋值进行分级统计,对答案进行赋分,答案A为5分、B为4分、C为3分、D为2分、E为1分,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30道题,满分150分),再分组计算均数及标准差。另一类进行分类统计,也根据答案是否正确进行赋值计算,如正确的答案赋值1分,错误的答案赋值-1分,模棱两可的答案赋值0分。答案正确与否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36道题,满分36分),再分组计算均数及标准差。经过一年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后,再组织一次测试。1.4统计分析对比授课后两组人文素质测试结果以及实验组授课前后人文素质测试结果,数据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授课后两组人文素质测试结果比较(见表2)2.2实验组授课前后人文素质测试结果比较(见表3)
3讨论
经过一年的基础医学课程授课,虽然两组人文素质测试得分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3.1实验组人文素质分级统计测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分级统计结果表明,新入学的护理专业学生对于卫生法规及循证思维内容尚不清楚,对于公共卫生事件不太重视,没有形成运用逻辑思维思考复杂问题的习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与护理职业的关系不能很好地理解,对于捐献血液或骨髓对患者的重要性没有深刻体验。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上述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验组学生认识更深刻,人文素质测试得分更高。3.2实验组人文素质分类统计测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授课前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多为好找工作,其次是家长意见,说明许多学生是被动选择专业;对于“协助重症患者大小便是护士的职责”这一点认识上尚有欠缺;问及人生追求的目标时较多学生认为家庭幸福最为重要,略少学生认为精神信仰更为重要;对于医学相关网站和论坛只是偶尔看看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表明学生对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关注度不足,对护理人员主要的工作任务还不清楚。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较多学生专业认可度有所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有更深入的认识,更高的使命感,实验组学生尤其如此。本研究只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检验医学基础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有效、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更需全程化引导,需要循序渐进将知识内化升华[11]。评价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动态情感与价值观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保证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公平性,为开展人文素养评价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依据。诚然,政治思想教育及人文素质培养本身不是一门课程的任务,而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单一的、传统的主渠道育人方式向课程思政全方位、多渠道的育人方式转化,医学院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2]。同时,也需要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不断努力,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徐香兰 杨朝晖 蒋琪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上一篇: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研究
- 下一篇: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精品范文
10医学检验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