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体育课“医体结合”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4 09:25:21

导语:医学院校体育课“医体结合”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院校体育课“医体结合”教学策略

【摘要】新时期,随着医学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医体结合”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深入教学实践,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医体结合

一、“医体结合”对医学院校体育教改的指导意义

当今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健康”的定义也不仅仅局限于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统一协调的良好状态。因此,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素养成为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近年来,由于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肩负的压力日益增加。而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不如人意,检测结果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缺乏爆发力、耐力的现象对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摒弃传统、医体融合,将体育技能融入到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不断提高医学生的身心素质。

二、医学院校体育课“医体结合”教学策略

1.树立“体医融合”思想。适量合理的运动规划、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优质长期的知识培训,加之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将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纲要性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不只是单纯积累知识的竞争,而是全面、广泛的综合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医学生在生活中摒弃传统“以学习为中心,以分数为目的”的思维模式,重视体育、强化锻炼,争取将自己锻造呈医体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具有强健有力的体魄,才能适应医学道路上的高强度学习;只有加强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才能激发体育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医学院校的教育中,要牢记“智育和体育同样重要”,通过完善体育课程安排、维护体育场馆器材、增加课外活动频度、建立竞赛奖励机制等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医学生打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与此同时,人文环境对医学生体育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专业指导有利于加强体育教师与医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关系、激发医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浓厚兴趣。2.完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众所周知,医学的学习过程相当辛苦,专业课学时数量较大,导致医学生无暇顾及体育运动。这是各大医学院校不能有效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应当为医学生适度增加体育课时中理论授课的比重,让同学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历史发展、名人轶事、热门比赛、技术指导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将医学与体育结合,开设符合医学生思维模式、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为增强学生的兴趣与任童感,素材丰富、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理论教学也有助于补全医学生体育知识结构中的短板,深化“医体结合”的观念,并使之落到实处。系统的体育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对运动特点与规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并将体育疗法融入到自身专业课知识体系中。这就对具体的教学方案提出了要求。若将第1~4学期的课程设为必修,5、6学期设为选修,必修的理论课贯穿于前两学年,可以最终实现这种效果。大学一年级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耐力、增强综合素质的课程如耐力跑和游泳;大学二年级可以对医学相关专业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从而实现真正的“医体结合”。此外,大学三年级的选修课程可以将重点放在急救、护理方面,通过课堂演示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自救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与此同时,开设体育课程,对医学生未来的临床实习也有一定的好处,如能让医学生针对个体健康的差异性,提出具有特殊性的运动指导和运动处方,从而开拓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新式疗法。3.建设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医体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评价体系是否足够全面。评价体系在学校层面的尺度主要是学生健康水平。其中包括评价目标、形式、手段等。

本着反应真是学习情况、反馈具有预见性的信息,评价目标应具有实际行和可操作性;常规的考核方式如理论测验、技能评审、实践操作、处方报告等有助于形成全面、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而评价手段则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评价体系还有其社会层面的尺度,即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意见。当这些意见反馈到学校时,便起到了对医学生质量监控的作用,这种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是对医学院校强有力的督促,可以促使医学院校内部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让学校培养服务于社会需求,让更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医学生走进社会,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三、结束语

总之,在医学院校开展“医体结合”教学是必要的,其迎合了时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严冰,胡孝海,李莹.医体结合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08):1399.

作者:徐冬艳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