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12-14 08:32:41

导语: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名词繁多,结构复杂,描述性语言多,护理学专业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非常吃力。由于护理专业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这也要求人体解剖学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特点。本校自1999年开展护理本科专业开始,到现在已有近20年的历史。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诊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对护理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展的需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和多年师生座谈会意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教学改革,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每学期在开展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教研室会召集护理学专业各个班级学生召开师生座谈会,座谈会中学生反映的关于人体解剖学的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如下:课时少,进度太快,难以消化;大班教学效果不好;进度太快,希望重难点能突出一些;课时压缩过多;理论课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差;不知道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学习解剖,希望老师多教学习方法;希望多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老师多结合病例讲解;书上图片及理论课PPT图片,不知如何在实验课标本模型上转化;模型不够用,应给学生施加压力,促进同学多看标本模型;希望实验课老师能举贴近生活的实例;希望有更多完整的模型,希望实验室开放时间延长。总结起来主要问题是:进度太快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老师结合病例及生活实例讲解并引导学生学习;希望标本模型充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的解决方案如下:

1学时及教学重难点的改变

虽然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适合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致意见,教学课时也不一致,各大院校众说纷纭。不像临床医学专业,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教材、教学进度、重难点,及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都很合理和完善。我校的护理专业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一直在探索内容如何凸显专业特色,尽管在侧重点上做了很大改动,学生还是反映内容繁多,教学进度太快,抓不住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摆脱了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尽管护理专业学生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是浓缩版的系解,但我们在课时安排上面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本着学以致用的宗旨,把一半的学时放在了内脏和脉管,运动系统只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体表标志,而对于内容多且难以理解的神经系统,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各部的构成,脑神经核所组成的6大机能柱及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变成了了解内容,这种改变更好地体现了专业特点也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改变

由于人体解剖学是一门较难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反映理论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听不太懂。理论课是大班教学,每一次理论内容都设置有相应的实验课,而实验课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才二十多人,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且每次的实验课时比理论课时长,所以把握好实验课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进行示教,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模型和标本,最后考核。我们发现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尽管我们降低了难度,重点内容进行了调整,但学生依然觉得学习困难。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部分文科毕业的学生,她们习惯死记硬背,到了实验室,老师示教后就坐在那里一直看书背书,还是延续了高中时期的学习习惯,这对学习人体解剖学极其不利。所以我们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就强调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临床及生活实例的思考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预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在下次实验课示教前让学生回答,并计入实验成绩,这也促使学生理论课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了。在示教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局部结构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将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思考模式的转变上,如何看标本和如何思考问题上。引导学生如何去看标本模型,看什么,多问学生问题,多问学生为什么,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及求证,积极督促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学生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学着去思考,这样也就有了学习乐趣。学生都无暇在实验室看书,而是自发地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我们教师在每堂实验课结束前针对模型及标本考核学生,不让实验课流于形式。实验课总分为30分,实验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理论考试,课程结业成绩为实验成绩与期末卷面乘以百分之七十的总和。近几年发现实验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程结业成绩明显优于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设备的改善

由于护理专业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最初实验课一直沿用的是系解标本,但随着护理专业招数人数的日益增多,教研室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和临床实际应用,参照护士执照考试内容,购置了一批适合护理专业的模型。在听取附属医院临床上护理教师的建议后,实验室教师也制作了一些适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标本。另外由于大体老师来源的局限性,及部分结构不能在大体老师身上完整地立体地显示,如淋巴系统,实验课上可供示教及学习的标本很少,故学校引入了数字人系统,数字人可以更立体、系统地展示各局部的结构,每个局部还可以按需求剥离或剔除,示教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数字人进行讲解,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己操作,自己求证,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弄明白。数字人的优点诸多但数字人还是不能取代大体老师的作用,如脉管系统实验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亲自触摸,比较动脉、静脉及神经的差异,这种通过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会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完全依赖数字人而放弃大体老师也是不对的。我们教研室把数字人当作大体老师的极佳补充,该用大体老师示教时绝不偷懒,也不会因为甲醛的刺鼻气味而放弃大体老师的教学。总之近几年在实验教学设备上的不断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明显提升。

4将生活实例及临床病例引入教学

人体解剖学讲的就是活生生人的各部分结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让学生养成习惯,任何基础课程的学习都是为解决生活实际及临床服务的,所以整个解剖学教学都要始终以应用为主线,而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点,任何知识点只要和生活实例及临床病例联系起来,学习就变得容易。学生刚刚接触人体解剖学课程,自己结合生活实例很有难度,所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结合生活实例及临床病例,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学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动脑、思考,思考为什么,解释为什么。这样动脑思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会体验到解剖学的极大乐趣。如在上动脉实验课时我们会把以下问题留给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以下四种给药方式如手背静脉网、足背静脉网、臀大肌注射及口服药物,药物如何到达病变部位,疾病按系统分组:一组为胃炎、肝炎、阑尾炎;二组为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三组为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四组为子宫内膜炎、前列腺炎及卵巢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静脉淋巴的内容,实验课时请同学上台分组讨论,这样既可将整个脉管系统的内容贯穿起来,来个大梳理,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如何在每次课上将生活实例及临床病例引入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变得轻松,我们教师不做留声机,力争做教会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的引路人。

总之,尽管近几年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教研室还要多多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和医院护理专业人员交流,和全国其它医学院校交流探讨,取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交流,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贺细菊 王配军 唐  杰 姚淞元 李文春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