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4-07 04:37:28

导语:医患关系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患关系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分析

一、当今医患关系医学教育影响

(一)医患关系影响医学院校生源质量

医学生生源质量下降,大部分研究归因为高校持续扩招,尤其是一些地方医学院校依靠扩招维持生存和发展,少数医学院校招生门槛越来越低所致。然而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所致的医学生生源质量下降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医学专业本科学制5年,比其他专业多1年,学业相对繁重,而执业环境日益恶化,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医学生执业和发展前景不乐观,学生产生畏惧学医心理,进而选择放弃学医。冯希平曾对上海几大医学院学生做过一项“职业认同度”调查,发现近年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优秀中学生第一志愿报医学专业的并不多,因为医学生对“未来的医学生涯”大都表示担忧,尤其在接触临床的实习阶段,学生对未来医生职业认同度达到最低点。新闻媒体对社会上杀医、伤医事件和医疗纠纷不客观的报道渲染,使得这种畏惧心理通过互联网广泛蔓延传播。医患关系恶化,影响到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报考医学专业。医学教育历来为精英教育,却偏离了优秀生源的首选。生源质量下降,导致培养质量滑坡,部分医学生无法完成临床诊疗工作,引起患者不满,成为加剧医患关系恶化的隐患。这对医学教育、明日医生培养、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医患关系恶化凸显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亟需改革

建国初期,教学计划贯彻技术培养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教师启发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增加专业课和实时数比重。这种重视医学科学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短期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改变了建国初期严重的缺医少药的状况,形成了患者对医生专业技术高度依赖和信任的权威型医患关系,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疗、教学和科研。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日益增长,重科学轻人文,专业能力与人文精神分离的弊端日益凸显,缺少人文关怀“技术至上”的“冰冷”的医学严重伤害了患者感情,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医生在职业道德与作为社会人和经济人的利益追求行为之间产生失衡和冲突,医德医风偏离道德规范,致使当今医德医风备受诟病,与医学教育中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薄弱不无关系,凸显了受前苏联重科学轻人文教学模式影响的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时展,亟需改革。

(三)医患关系影响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当今不乐观的执业环境,严重影响到医院日常诊疗活动,使医院面临前所未有之医疗压力,医疗安全视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临床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得不让位于医疗安全,使医院和临床教师从主观上形成重临床轻教学的思想。医学生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其临床见习或实习的诊疗行为均有“非法行医“之嫌,2008年卫生部和教育部印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实习医师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医疗责任由带教教师承担,进一步加重了临床教师心理压力,许多诊疗活动为避免出现医患纠纷而宁可亲自操作,也不给学生操作锻炼的机会。患者无限放大就医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拒绝医学生为其从事基本诊疗操作,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质量从客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医学生培养质量滑坡使其临床执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质疑,致使用人单位对医学生学历要求盲目趋高,导致医学生考研人数居高不下。在考研和就业双重压力下,实习医师不能全身心投入临床实习,反过来影响到临床实习和技能培训质量,形成制约医学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

二、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思考

(一)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医学课程教育改革,提高医患沟通、医学人文、医疗法律法规以及转化医学等通识课程在医学教育总课程中的比例,积极探索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欧美国家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占总课程20%左右,而我国仅为8%左右。人文社会医学等通识课程教育不足,很容易在医学生中形成技术至上的错误认知,缺失人文精神的医学偏离了好医学宗旨,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难以逾越的障碍。积极探索通识教育模式改革,注重通识课程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的转化训练,而不是“纸上谈兵”应付了事。只有通识课程理论教育转化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才能取得实效。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将严重影响到明日医师培养质量。医学实践教学处于医学生受教育权与患者生命健康权冲突之间,现有的法律、法规环境及政策下,学校和教学医院无依据来处理这种权利冲突。医学实践教学中凸显的执业医师诊疗带教权、实习生受教育权、患者以隐私利益为突出表现的生命健康等权利冲突,制约了医学事业后续发展。教学医院要避免市场经济模式下过于功利化倾向,平衡好医疗与教学工作。从制度和考核层面明确临床教师教学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入院告知书中明确患者配合医学教育义务,营造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临床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持高尚医德医风的主体自觉性,本着对患者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医学伦理道德,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疗和教学工作,构建指导—合作型与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营造医患互信的良好关系,杜绝技术至上的错误理念,避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医生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和亲密感减少以及淡化对病人的理解和尊重,引导患者履行配合医学教育的义务,为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实行临床实习准入制。在实习期间,要遵守相关医疗法律法规,树立医学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主动加强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训,将医学人文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和人文素养,关心爱护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争取患者对临床教学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争取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大多数医患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表明,患者亦有道德缺失,除了引发医患纠纷外,还容易造成医患关系在心理上的长期对立和冲突,成为以后出现医患纠纷的诱发因素和医患纠纷数量居高不下的维持因素。加强患方道德自律甚至道德他律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样重要。患者科学素质不高,医学知识缺乏,不理性,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成因。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其中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14.67%。从新闻媒体报道的医患纠纷跟帖中不难发现,一旦出现医患纠纷,人们不分是非曲直一边倒地将矛头对准医务人员已成一种惯性。所以,仅依靠医方努力改善医患关系难以取得良好成效,社会价值取向和公众素质亟待提高。加强科学知识尤其是医学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构建客观理性的和谐医患关系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患者和患者家属应具备客观公正地对疾病的特殊性和风险性作出科学认识的基本素养,清晰地认识到诊疗活动并非是功利意义上的消费活动,而是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战胜疾病目标一致的诊疗行为,没有医疗实践、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就没有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配合医学教育是每位患者的义务。

(三)强化政府和新闻媒体等第三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责任

政府教育部门要控制医学生扩招规模,通过正面宣传引导,树立白衣天使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医学类院校,提高生源质量,为实现医学生精英化教育打下良好的生源基础。同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切实改变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和保障制度,从政策体制等方面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医院公益职能,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当以信任为纽带的医患关系面临不断解体之时,仅仅依赖于医患双方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已不可能。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应法规,在保障患者就医权利的同时,明确患者支持和配合医学教育的义务。政府部门还应承担起加大全民医学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力度的责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医学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四)媒体坚持正面宣传和引导

新闻媒体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巨大影响。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方往往以弱势的身份对医生和医疗机构形成强势的责难,因为他们背后有媒体“同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偏见的舆论作为强大后盾。媒体首先要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加强行业自律,反思自身利益和价值选择的正当性,不能向公众宣传一些错误的医学技术常识,有意把某些矛盾不负责任地转嫁给医疗机构和医生。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新闻媒体在医患纠纷事件报道中的监督力度。媒体在医患纠纷事件中有失客观公正的报道和宣传,很容易让患者产生对医院和医生的不信任和逆反心理,当今医患关系恶化,部分媒体的误导难辞其咎。要消除医患之间长期心理上的对立和冲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固然要从医务人员为主导的角度进行反省和自律,作为患者同样需要进行理性反省,更重要的是媒体要坚持正面报道并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坚守媒体人职业操守,政府部门承担起协调和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作者:周庆何俊凤杨冬梅倪松石桑爱民工作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