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教学体质的策略

时间:2022-01-10 11:07:20

导语:小议高校教学体质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高校教学体质的策略

本文作者:吴向宁工作单位:山东青岛体育管理学院

体育课教学质量综述

笔者归纳比较后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1)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定位在大学专科层次,学制多为3年(有的院校是2年),只有极少数院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的资格;(2)体育课程的开设时间短(大多数院校是1年,少数院校是1.5年);(3)学生的文化与体育基础普遍较差;(4)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和各种学生体育社团和协会等开设较少;(5)学生参加各类省、市体育比赛的机会不多,取得名次也非易事。4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策略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得知:学生、教师和教学三者共同构成了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构成要件。同时,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征及其专科教育的特点,分别从学生、教师和教学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别进行详细的探讨:4.1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探讨高职院校由于招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运动技能相对较差,再加之目前只有极少数院校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体育特别拔尖的学生几乎没有。这样一来,学生难免对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盲目性和畏惧感。本文针对上述现实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1.首先,高职院校尽量不要在第一学期就安排学生运动专项的教学,应该以体育基础课学习为主、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同时讲解一定的体育理论。2.第二,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的网站,经常浏览并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动态,能够对各个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史、特色、健身价值等,特别是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有效地避免自己在选择运动项目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第三,作为学生而言,应该在体育课中主动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增进自己的运动技能。其实,体育运动也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可以引导人们融合进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可以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4.第四,各个院系的学生会体育部要充分发挥出带头和示范的作用,经常组织各个院系之间的体育比赛和竞赛活动,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来,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4.2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探讨不言而喻,教师是保障体育课教学质量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又崇高的、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榜样。本文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1.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部门应制订出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条例来规范兼职教师和聘用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并且定期和专职教师一起举行教学研讨会(座谈会),互相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从而避免目前这种管理松散的局面。同时,体育教学部门应定期开展学生代表座谈会、师生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活动,深入到学生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想法和意见,从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等,从而优化教育模式。2.诚然,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都显得较为薄弱,那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更应多钻研一些专业书籍和著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钻研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要求和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关于大学生内隐学习能力的探讨和相关研究[6]已经开始引起国内外不少学者的重视,那么,广大体育教师是否也可以尝试着去进行仔细研究呢?3.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实际上,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无论是在其知识结构还是在教学能力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笔者曾经浏览过一些全国重点大学体育部门的网站,不少高校甚至已经实现了教师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零突破。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和借鉴同类型院校

体育教学的教育模式,不要把着眼点和目标总是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上。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育类型、两者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培养目标、教育体制等各不相同,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也不会相同。那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努力探索和不断总结完善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教育模式,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这也正是本文所期望的。5.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部门一定要多创造条件让教师主动走出去,通过到其他高校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从笔者走访的高职院校来看,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平时极少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和进修,不少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往往是出于外在的压力,而并非自己的主观愿望。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能引起体育部门领导和各位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从教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从前文得知:体育教学主要包含六个基本要素: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过程;3、体育教学原则;4、体育教学方法;5、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6、体育教学评价[7]。综合前面所做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下面分别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目标应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基础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主,多选用一些适合发展学生体能的运动项目,通过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能够达到预期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的标准和要求。可以尝试改变目前学生一进校就进入运动专项学习的固有做法,而应从第一学期开设以田径为主的体育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以运动专项为主的体育选修课。2.体育课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体育教师的讲授和学生学习组成的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基础相对较差的现状,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去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渐使学生从不喜欢到渐渐喜欢再到完全喜欢上体育课。3.关于体育课教学原则的运用,本文认为:首先要遵照现行的《学校体育学》的观点,认为无论面向大、中、小学生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是:(1)学生主体性原则;(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3)技能教学为主原则;(4)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5)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6)全面效益原则[8]。其次,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可以按照他们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体育课程:例如公关文秘、外语外事等专业的学生可开设体育舞蹈、形体课程,培养良好的服务礼仪和身体姿态;工业建筑、机械工程等专业可开设武术、跆拳道等一类对场地要求不高,有较强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项目,培养良好的野外工作的能力等。4.由于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时生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区别对待”:即面向不同体育基础和运动技能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善于主动挖掘和及时整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学习和借鉴宝贵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5.针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设置时间短、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更应注重体育课教学中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本文认为,在设计体育教学时,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不宜过高、面可适当拓宽,要特别注意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多开展和选用健身价值较高、比较大众化的、适合于终身体育的教学内容和锻炼方法;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定的实习期和专周,难免会占用一定的体育课学习时间,因而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一定要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好教学时数。6.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其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参考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课教学的评价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体育教师的评价。那么,体育课教学的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建议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部门应该制订出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手段,并且能够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