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基础以优带差有效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09 09:39:31
导语:学情基础以优带差有效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和技能水平具有差异性,“以优带差”是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性、实现育德育智和强体健身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以优带差”,如何发挥体育优生的帮带作用并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6个策略,以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优生”;“学困生”;“以优带差”;策略
1科学引导,“以优带差”
在体育教学前期引导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并在课前给“学优生”讲解清楚,或让“学优生”提前预习,明确帮教目标和帮教方法,教师要提前分配好场地,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理解能力、弱势等不同因素进行合理搭配。首先,对“学优生”赋予权利,如在水平二“跪跳起”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以“优带差”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课前分配好场地并给“学优生”讲解摆、压、提动作要领,及正确帮教的方法和技巧等,让“学优生”的指导能够“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兴趣、理解能力等,将能完成跪跳起技术的学生和不能完成跪跳起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分组,赋予“学优生”辅教权,在认知、技能、情感、兴趣上让“优者”辅助“弱者”,做到有效帮教。其次,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和热情鼓励,避免其产生急躁情绪和心理“创伤”。当“学优生”的帮教作用凸显时,教师要及时肯定、赞赏、激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以免“学优生”骄傲自大,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发挥其榜样引领作用,同时定期进行挑战测试,让帮扶教学做到标本兼治。
2激发兴趣,“以优带差”
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其对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其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由于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某些体育项目的学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学和厌练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优生”精彩的技能展示,激发其他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足球教学中,不太喜欢足球的学生往往会对足球技术的学习产生抵触和消极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学校举办的校园足球联赛,为“学优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比赛中,为了班级荣誉全体学生都会自发地为技术娴熟、能力出色的运动员加油、喝彩,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再进行足球教学时,不太喜欢足球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练。此外,在分组比赛中,将“学优生”与“后进生”合理编组,为了赢得比赛“学优生”会以实际行动指导“后进生”,“后进生”也会因为不想拖团队后腿而主动向“学优生”请教,在比赛中奋勇拼搏。通过比赛,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3互助合作,“以优带差”
3.1同伴帮扶,优劣互补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储备、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某项运动技能较突出的学生可能在其他运动项目上处于弱势,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化的教学资源,将“学优生”与“后进生”进行优差配对,利用“学优生”的技能优势对“后进生”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能够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后进生”的技能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在乒乓球课教学中,进行正手攻球教学时,可以让一部分从小就在乒乓球俱乐部参加训练的学生与未参加过训练的学生组成“1优1后进”或“1优多后进”的帮带小组,让“学优生”为“后进生”做技术指导,并在其他项目教学时依据学生的技能储备重新配对,使他们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优势。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帮扶,使彼此都能获得提升。
3.2“优中选优”,精准帮扶
在“以优带差”的体育教学中,“学优生”和“后进生”是相对而言的,“学优生”的数量通常有限,往往难以达成“一对一”的精准帮扶。教学中,可以利用测试的方式考核“后进生”,如果“后进生”能在“学优生”的帮教下,顺利通过不同等级的考核,则可以晋级为“学优生”,这样就能够弥补“学优生”数量不足的问题,还能激发“后进生”不断进取、不断挑战自我的欲望。例如,在水平一“乒乓球正手颠球技术”教学中,当学生初步掌握正手颠球技术后,就可以将“学优生”与“后进生”合理编组,并通过1min颠球比多的竞赛方式考核“后进生”。考核标准为若“后进生”能在1min内连续2次颠球40个以上,则晋级为“中等生”,“中等生”若能在1min内连续2次颠球80个以上则晋级为“学优生”,晋级后的“学优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名“后进生”,做“后进生”的指导教师。通过这种考核,不仅能解决“学优生”数量不足的问题,还能激发“后进生”学练内驱力,从而实施更加精准的“一对一”帮扶,有效提升“以优带差”的教学效果。
4关注差异,“以优带差”
4.1帮扶到位,增强自信
在“以优带差”的帮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的歧视心理与自卑心理,再加上教学组织不严密、管控不科学,往往形成帮扶有效性欲速则不达的困境。例如,在肩肘倒立、支撑跳跃和低单杠等难度较大的技巧类体操项目教学中,对于身材肥胖、身体素质一般、协调性差的学生,常存在技能掌握慢、动作不到位等问题。此时,在帮扶中,如果“学优生”在言语或肢体动作中带有歧视性,教师又没有做好科学引导,极易造成“学优生”产生自卑和抵触心理。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或步骤,制定适合学情的目标,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德育渗透,提高其对体育学科学习的信心。
4.2优化组合,积极参与
在“学优生”和“后进生”的分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弱势方面等不同因素进行科学搭配、合理分组,营造“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浓厚学练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优生”的表率帮带作用,帮助“后进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例如,在水平四“鱼跃前滚翻”的学练中,将“后进生”与其熟悉的“学优生”分在同一小组进行保护与帮助,对消除“后进生”的恐惧心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又如,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不同的难度,如跳高时设置不同的高度、跳远时设置不同的远度、投掷时设置不同的目标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用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锻炼能力。
5培养助手,“以优带差”
5.1榜样带动,及时鼓励
体育教学中,因个别学生技能掌握慢、体能跟不上教学节奏,或在学练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时,可以请“学优生”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后进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问题所在,边学边练,纠错提升。例如,在跳高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充分掌握动作要领而不敢尝试练习,从而产生消极的学练思想,但是也有运动技能特别出色的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挑战自我,最终成功跳过了设置的高度。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肯定表扬,发挥“学优生”的榜样引领作用,让“后进生”看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动机。
5.2骨干示范,提升能力
教学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助手、小骨干,让“学优生”轮流做体委,分组练习时轮流做组长,发挥其组织管理和带头的作用,树立其威信,提升其帮教智慧;也可以请“学优生”配合教师做示范,为“学优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篮球中的传切与挡拆配合、足球中的二过一与交叉掩护、体操中难度较大的保护与帮助等,利用“学优生”的技能优势,协助教师更准确地完成动作示范。此外,在学练中要鼓励“优等生”主动帮扶“后进生”,让“后进生”主动去请教“优等生”,这样既能调动两者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提升运动技能,让“以优带差”的教学得以较高质量地实施。
6德育渗透,“以优带差”
“以优带差”不只局限于技术学练层面,帮带的过程同时也是品德培养的过程。教师在教授学生比较枯燥、乏味、复杂的技术动作时,要及时渗透“学优生”来影响其他学生,尤其是遇到课上有些学生学不会,无法突破自我时,更要去鼓励、肯定其进步。例如,在中长跑练习中,部分学生往往跑上一两圈就坚持不住,到达极点时无法克服而产生消极情绪,这时可以利用“学优生”在学练中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去鼓舞“后进生”,通过分组比赛、“学优生”陪练的方法克服困难、提升自我。在比赛中,学生彼此间传递着真诚和信任、热情和激励,既能为“学优生”培养信心、爱心、责任心,又能为“后进生”培养勇气、坚毅、克服自卑等方面的品质;既能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又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7结语
“以优带差”的教学策略,既能锻炼“学优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加强学生课堂上的沟通和交流,拓宽课堂空间,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重自信、超越自我、互相尊重和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超美,吴智鹉.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9(11):39-40.
[2]陈晓虎.学生体育教学中合作活动学习模式的价值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9(7):111-112.
[3]宋尽贤,毛振明,赖天德,滕子敬,耿培新.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解读《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2-25.
[4]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杨贵人.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胡阔成 单位:肥城市龙山小学
- 上一篇:机械类课程新型混合式教学研究
- 下一篇:STEM教育融入小学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