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入采茶音乐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7 09:40:27

导语: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入采茶音乐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入采茶音乐策略研究

摘要:钢琴作为西洋古典乐器之一,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而钢琴因其优雅的“特性”,其在诞生之后便成为了高贵的象征,备受上流社会的青睐。本文在分析了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入采茶音乐的意义后,又简要阐述了我国钢琴音乐的教学现状,并以采茶戏音乐为立足点对二者的融合之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钢琴音乐;教学体系;采茶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钢琴也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大众也开始学习与欣赏钢琴音乐。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钢琴音乐教育体系,也就是说钢琴作为一门课程被纳入了音乐教育的框架之内。但是,我国的钢琴音乐教学大多是仿照西方的钢琴课程设置而成,入门曲基本上是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约翰•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以及巴赫的《D大调奏鸣曲》,甚少有传统音乐元素的踪影。其实,采茶戏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藏着深厚的音乐文化意蕴,古色古香的采茶戏音乐对于钢琴音乐教育而言将会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1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入采茶戏音乐的意义

1.1推动钢琴音乐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钢琴音乐教学呈现出了鲜明的“西方倒”现象,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中的渗透极为少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西方的钢琴音乐奉为圭臬,课堂教学曲子也是以西方钢琴音乐为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现阶段的钢琴音乐处于一种单向度的状态之中。而随着全球大融合趋势的加强,我国的钢琴音乐必须建立中国化的教学模式,只有形成具有中国魅力的钢琴音乐体系才能在世界钢琴音乐领域占领一席之地。采茶戏音乐是从肥沃的传统音乐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其汲取了大量民间音乐的精华,淳婉清越的唱腔、直白晓畅的曲调、亦庄亦谐的表演等对于古典的钢琴音乐来说将会是一泓清泉,民间特色文化的融入将会为其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推动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发展并使其朝着多元化迈进。

1.2促进采茶戏音乐的传承与弘扬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便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西方文化不断地涌入,极大地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同时,西方的音乐、绘画以及艺术对于中国的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大部分人都沉溺于西方音乐文化的盛宴中,却鲜少有人问津传统音乐文化,采茶戏音乐也随着传统音乐文化的沉寂而消声。而钢琴音乐教学中引入采茶戏音乐,意味着采茶戏音乐艺术会通过现代钢琴这一媒介为当代青少年所知晓。具体来说,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粤北采茶戏音乐、祁门采茶戏音乐都会在钢琴的改编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不用再在逼仄的角落里黯然神伤。此外,采茶戏音乐与钢琴相结合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采茶戏音乐将会以此为启示走上与其他艺术形态相融合之路,从而为采茶戏的全面发展与弘扬传播提供坚实的物质载体。

2我国钢琴音乐教学的现状

2.1教师能力欠缺

我国钢琴音乐教育起步晚,发展进程也较为缓慢,与西方的钢琴音乐教育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师资力量匮乏是我国当前钢琴音乐教育面临着的最大问题。很多钢琴教师源于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由于表演经验的缺乏,使得钢琴音乐教学陷入了理论授课的“漩涡”中,也就是教师只是教授钢琴理论知识,而不能从实际的演奏角度对学生的表演能力进行强化与提升。另外,我国很多钢琴音乐教师为了评职称会忙于科研立项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的钢琴音乐教师因此将教学工作丢给助教,还有些钢琴教师会以商业演出的方式牟取经济利益而忽略课堂教学。

2.2教学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钢琴音乐教学主要以讲授法、示范法与练习法为主,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几近不受重视,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之外并无其他选择,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钢琴这一门课程只剩枯燥,某些学生甚至认为“毫无艺术感可言”,教师不会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艺术素养对其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只会依据钢琴考级的要求对其进行“应试”化培养,进而使得很多学生在应付“考级”中忘却了钢琴音乐的真正意义以及情感价值。再者,钢琴音乐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大部分学校都以《钢琴基础教程》与《声乐曲选集》作为钢琴教育的主要教材,没有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性衔接。

2.3传统文化注入不足

我国钢琴音乐教师尚未意识到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是一味地照搬西方钢琴音乐教学模式,而不会将传统音乐注入到钢琴教学之中。虽然,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传统文化热”的潮流,但是,传统音乐文化并没有受到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视,而且即使有些高校的钢琴教育引入了民族音乐,但民族钢琴音乐教学依然停留在表面的阶段。因为,教师依旧只会从西方音乐文化的角度进行钢琴音乐授课,而不会从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特点入手将本土化的音乐元素融入钢琴音乐的课堂之上,昆腔、京调以及越剧等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几乎完全缺席。因此,我国钢琴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因子极为稀少。

2.4学生基础薄弱

钢琴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仍然是一门“昂贵”的课程,因为钢琴课程学习的特殊性需要高昂的学费才能维持孩子的持续性教育。据调查,钢琴教育的费用每年至少是5000,而且花费会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逐年增长。更主要的是,钢琴相对于其他乐器来说更贵,两万元一架的钢琴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的。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连接触钢琴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钢琴教育了。另外,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机制下,大部分城镇学生的精力都被无尽的考试所消耗,很多学校的钢琴课程为文化课程所取代,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做到“智”与“美”的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的钢琴基础都较为薄弱。

3钢琴音乐教学中融入采茶戏音乐的具体策略

3.1以采茶戏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钢琴音乐教学与采茶戏音乐融合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意识到采茶戏的价值之后才会将其注入到钢琴音乐教育之中。因此,我国的钢琴音乐教师应当树立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钢琴音乐相交融的观点,从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着手,提升自己对传统民间音乐的驾驭能力。一方面,钢琴教师可以采茶戏为着力点,通过对桂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以及闽北采茶戏的研究,增加对于采茶戏音乐的认知度。同时,教师也应该亲自拜访采茶戏音乐大师,向他们请教采茶戏音乐的精髓,并将其逐步渗入到钢琴音乐课堂。另一方面,高校也应当加强钢琴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年轻的钢琴音乐教师提供更多的公开演出机会,使其能从民俗音乐的钢琴演奏中积累更加丰富的钢琴演奏经验,进而对学生的采茶戏钢琴表演提供有效的指导。

3.2加强钢琴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钢琴教学一般是以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通常是教师在钢琴上演奏,学生在一旁观摩练习。然而,这种集体教学模式并不适应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在集体学习中难以跟上大家的节奏,可能会在自卑心理作祟下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我国的钢琴教学应当建立集体教学与单独教学相间隔的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采茶戏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对采茶戏曲子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演奏,使学生一边观摩一边熟悉曲谱,剩下的课堂时间则可以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其进行指导。再而,钢琴音乐教师也可以建立课堂表演互动机制,每堂课上都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主进行采茶戏钢琴演奏,然后由其他学生对其表演进行点评,从而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3.3开展钢琴演奏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临场演奏水平

钢琴是一门具有表演性质的学科,所以,高校应当改革课程设置模式,增设采茶戏钢琴音乐实践教学课程。首先,采茶戏音乐钢琴教学可以与音乐会以及民乐会相关联,主动要求参加音乐表演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新生见面会、毕业生晚会以及学校庆典等活动,并为其选定与晚会主题相适应的采茶戏音乐。而后,钢琴音乐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成立采茶戏钢琴音乐表演社团,并要求成员联合其他音乐社团定期举行采茶戏音乐汇演活动,无形中便促进了学生临场演奏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彬.民族文化中的音乐表现———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4(22):79-80.

[2]贠婷.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音乐时空,2015(8):170.

[3]周晨.各地“琴”系民族花,何愁寻觅民族路?———探闽西钢琴音乐创作与客家采茶戏的融合[J].音乐创作,2016(3):131-133.

[4]龚宇.钢琴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与教学方法分析[J].明日风尚,2017(4):108.

[5]林英碧.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地方高校钢琴教学的方法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2):140-141.

作者:李丹霞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