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22 09:28:54
导语: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弘扬本土音乐的意义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保留了大量的、优秀的传世文化。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然而,随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走向随着主流音乐的改变而改变,部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与时代文化衔接中脱轨,甚至被遗忘。高校中年轻一代的音乐传播人喜爱流行音乐更甚于传统音乐,对于西方音乐的理解更甚于我国本土音乐,这一现象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更不利于学生对本国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建立。在高校中融入地方音乐的教学建设,无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还是对高校教学结构建设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地方音乐文化的活化发展。地方音乐文化从萌生到发展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见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各时期文明。在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地方音乐在主流音乐衬托下显得不合时宜,渐渐淡出音乐文化的视线。这些蕴含古老信息的文化需要新生力量的注入,与当代音乐文化相衔接,与时代相融,与世界相合。地方高校中大量的青年一代为音乐传播及活化提供可能,地方音乐文化与高校教学的结合是其发展、传承的新路径之一。第二,地方高校的教学建设。在21世纪新的时代教育背景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强调自主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地方传统文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信息的传播、文化信息的传递,使青年学生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洗礼,养成开放的文化心态,学习优秀、多元的艺术思想与风格,并倡导其树立忧患意识,共同担负起保护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责任。
二、地方高校本土化音乐教学的优势
地方高校是教育教学机构中资源较丰富的载体,主要体现在科研、师资、经费、生源等四个方面。第一,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较强,集中了当地大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及教学人员。可配备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科研经验较丰富的专业科研团队,并有能力源源不断地充实新成员,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持续的相关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第二,地方高校具备集教学与科研两者为一体的功能。对于高校学术水平的衡量,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包括科研成果的认定。因此,地方高校拥有一系列相关的科研制度和配套经费支持,这是其他组织机构所无法比拟的。第三,地方高校的地理位置方便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聚集与开展。在相关科研工作中,需要展开大量的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艺术采访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立在对当地民间艺人的熟悉和当地人文环境了解的基础上。第四,地方高校聚集了广泛的音乐文化传承者———青年学生。从学习精力、创新意识、传播能力等方面分析,青年学生是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活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以其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载体,不仅影响一代人的文化思维,而且是可持续文化信息的继承,是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播中介和创新力量。
三、本土化高校音乐教学的原则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优秀的地方音乐文化,不应刻板完全地照搬,而应结合世界文化发展、主流音乐进程和大众音乐审美等因素,用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索和研究。具体可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对于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应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与内在信息,在其基础上,吸收大众审美与传统审美的养分,与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相衔接,吸收当代音乐的文化特色,保持传统艺术的生机与活力。第二,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受当地民风、民俗、宗教、社会意识等影响,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与特色。将其纳入到地方高校的教学内容中,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当地的生活习惯、方言口语、审美倾向、民俗风情、民族性格等文化信息,真正承担起传承活化地方音乐文化的责任。例如,湖南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可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民歌(洞庭渔歌、澧水船工号子、桑植民歌、花瑶呜哇山歌、嘉禾伴嫁歌、衡山山歌)、戏曲(花鼓戏、侗戏、平江花灯戏、祁剧)、说唱(侗族琵琶歌、丝弦、长沙弹词)等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湖南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中。第三,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除了艺术本身的继承之外,更应包括不同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明。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以适宜青年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完善地方音乐文化的相关课程,用创新的角度挖掘地方音乐艺术文化,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建设意识。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外,还可扩展校外的教学活动,如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等,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文明的了解,强化其热爱家乡的意识。
四、地方高校本土化音乐教学的建设
将地方音乐文化纳入高校的本土化教学建设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相关课程的设置。目前,地方高校音乐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艺术选修课。前两者主要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而第三者则针对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针对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及广度的教学课程。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除开设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外,还可结合音乐表演课程,使学生能唱、弹、拉、奏一定数量的地方音乐作品,并结合《曲式分析》《和声分析》等作曲技法的课程提高学生对当地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能力,结合《歌曲创编》《舞蹈创编》等课程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格的音乐曲调和舞蹈作品。除了开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组织校外的地方文化活动,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在艺术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相关教材的编著与选用。科学、合理地使用相关教材,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相关教材的选择,除了要具有地方音乐特色外,还应与当代主流音乐相结合,用适宜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选编与整理。并且,对于此类教材的编著应适用于声乐、钢琴、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舞蹈等多门音乐相关课程,以系列教材为教学基础系统地进行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三,相关艺人的聘请。大量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于民间老艺人、民间音乐师和地方艺术团体的表演艺术家中,这些传承者作为地方文化的“活性资源”,一直以来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递着我国古老、优秀的地方音乐文化。地方高校结合自身教学建设需求,聘请相关艺人作为客座教师,传授学生原味的民族艺术,不仅突出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使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机构充分发挥其教育载体的作用。第四,相关教学方法的使用。传统教学以师为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不利于最大限度地传承与创新地方音乐文化。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将理论层面的教学转为实际应用的教学,结合舞台表演与教学实践,使学生更真实地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并自觉地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与创新活动。
五、结论
地方音乐文化按地域分类,集合了当地民间智慧和乡土知识,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民风、民俗、宗教、社会意识等的反映。利用地方高校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建立完整、系统的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将其作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平台,实现本土化教学,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而且是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教育建设。这既是地方音乐文化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游姣婧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 上一篇:建构主义视域下音乐教学改革探讨
- 下一篇:钢琴启蒙阶段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