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时间:2022-03-28 04:30:14

导语: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手工制作活动是能够开拓、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基于手工制作活动的多元化、丰富性内涵有效激发幼儿的学前创造性思维,为幼儿创建自主学习、自信创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本文首先提出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明确手工制作活动作为幼儿面向外界表达自身情绪与指挥的重要基本属性,然后开展具体案例分析,为手工制作活动如何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手工制作活动;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

在幼儿园教学中,手工制作活动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要求幼儿徒手或利用简单的工具、材料制作各种小工艺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鼓励幼儿运用手工技能,合理利用并改造各种物质材料,深度参与到手工制作活动中。从操作层面看,手工制作活动培养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从更深层次的行为意识理念理解看,手工制作活动所培养的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态构思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概述

意大利教育家ReggioEmilia认为:“儿童是可以用100种语言表达自我的,表达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实际上,在幼儿世界中就存在大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使幼儿的潜能被无限激发。目前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可实现儿童思想表达、情感抒发的重要教学活动就是手工艺教学活动,它既培养了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知能力,也培养了幼儿对审美的感知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在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十分尊重幼儿的天性,希望以儿童的世界为教育依托,为他们创造相对广阔、自由的手工制作空间。我国2012年所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于成人的,他们在表达自身认知情感的过程中存在特殊性。”在手工制作教学活动这一艺术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希望引导幼儿深度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希望他们不断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来认知周围的世界,表达自身对周遭世界的深度认知。同时,《指南》中也指出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手工制作空间与工艺品创造思考空间,为他们提供足够适宜的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材料,让幼儿在揉搓、绘画、剪裁、折叠、粘贴等美工活动中感知手工制作活动的趣味性。当然,教师还要始终以幼儿发展为根本,为幼儿感受和体验这一艺术世界创造更多契机,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充分感知手工制作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需求与困难,并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指导与帮助。

二、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教学案例分析

为深度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一定要体现其灵活性与模仿性。从心理学理论阐释来看,模仿应该成为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学习方式,通过模仿可全面完善幼儿本不完善的心理发展机制。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的度,避免幼儿过度模仿导致他们创造性思维锻炼的无效。为此,下文主要结合两个教学案例分析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一)案例一——过度模仿导致创作成果雷同。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告诉学生:“今天大家要用五角星与六角星对圣诞树冠进行装饰,共同庆祝圣诞节,大家就来试试吧。”在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复习五角星与六角星的剪裁方法,然后分发白纸、彩纸以及剪刀。在教学中,两个平时关系非常要好的幼儿一边商量一边剪纸,其中一名幼儿在剪纸过程中在树杈上专门画了一根树枝和几片树叶,并在大树杈下面画了几根小树杈。而另一名幼儿发现自己所剪的树杈并不丰满,也学着多剪出三四片叶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名幼儿顺利完成了利用星星、树叶和树杈装点圣诞树的手工剪纸设计,但因为相互模仿导致所绘制出的作品几乎雷同,为此,教师找到两名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告诉她们虽然相互商议、共同制作手工艺剪纸作品值得鼓励,但相互模仿操作而导致创作雷同则是不可取的,这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发挥。(二)案例二——独立思考创作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在经过教师教育后,两名幼儿虽然同样在手工制作美工课上相互商讨,但在美工创作过程中却积极独立思考。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所学过的美工剪裁方法剪出各种图案,然后贴在白纸上,形成一幅剪贴画作。在教学中,两名幼儿独立操作,其中一名幼儿所剪裁出的“五角星”很大,另一名幼儿所剪裁出的“五角星”很小,教师就提问到:“你们两个都剪裁出了五角星吗?尺寸不一样哦。”其中一名幼儿说:“其实我剪的是风车。”而另一名幼儿则说:“我剪的是小花。”在该阶段,两名幼儿就已经呈现出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她们没有彼此模仿,而是各自思考自己的创意构思,剪出了不同的美工作品。这时,教师则继续提问“你们两个女生设计的是不是都是花园?”其中一名幼儿说:“我要设计的是游乐园,游乐园里有风车、摩天轮……”,而另一名幼儿则说:“我设计的是花园,花园里有花朵、有太阳……”以设计花园的幼儿为例,她在太阳光芒的周围加上了黄色彩纸代表光芒,而黄色的小三角纸屑则代表太阳周围的光晕,整个作品设计合理利用了各种材料且构思新颖,基本实现了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启发。上述案例二所表现的是一次完整的、自主的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根据自身所剪裁出的剪纸形状设计画面,虽然所采用的剪裁技能相似,但所剪裁出的作品风格与内容却不尽相同,这体现出不同幼儿的不同创造性思维,实现了教师期望的教学目标[1]。

三、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培养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建议

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MariaMontessori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教师要能够观察到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与意识,沉浸于教学活动中,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持久地培养幼儿的知觉过程,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想象性思维。下文提出三点教学建议,助力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与培养。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完整的范例,避免幼儿由于千篇一律地模仿而失去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制作不倒翁玩具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不倒翁玩具实物,然后指导幼儿了解不倒翁的不同组成部分,接下来进一步了解不倒翁的基本原理。结合这3个步骤开展后续的不倒翁制作教学,以便让幼儿在随后的手工制作活动中自由发挥,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2]。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做好教学设计的同时要认真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将教学流程与手工教学活动内容、材料融为一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所有行为及时作出反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及时作出教学反思。总结来讲,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善于观察、发现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典型事件,或者发现某些有价值的教学细节内容与教学问题,为随后的指导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多参与公开课,观摩其他教师、其他班级的手工制作活动教学内容,发现创新思路、反思自我,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最后,要不断更新家长的手工制作活动观念,借此机会强化家园共育。为更好地尊重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情感体验,教师可以积极与家长合作,丰富教育形态,提出适合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家园共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沉浸当下与准备未来之间的平衡教育”之路,一方面为幼儿提供手工制作活动中“玩中学、做中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与环境空间;另一方面积极思考如何联动幼儿园与家庭,如通过一日亲子学习活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也融入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通过家长与幼儿园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

四、结语

手工制作活动主要培养的是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同时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也有较显著的作用。在今后的幼儿园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还应思考利用更多教学思维与教学途径巧设教学情境,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与良好心态,充分发挥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淑莲.论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表现力与创造力的作用;以中班活动“有趣的不倒翁”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117-118.

[2]刘春花.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长沙市A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颜雯雯.幼儿教师纸工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作者:李春芳 单位: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