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

时间:2022-01-15 08:48:57

导语:论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

【摘要】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文本”和“解读”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应坚持“立足学情,学生主体”和“多元有度,文本中心”的解读原则,在文学文本的“两个系统”和阅读教学的“三个语境”中展开文本解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文学作品;语境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在新课标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们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进行努力探索,提出了“创意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多元解读”等新范式。[1]但在这样一股创新热潮中,笔者发现当下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滥用文学批评理论、滥掷文学批评成果和误解“多元化解读”等问题。必须明确,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指向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学性作品,其解读也区别于一般的社会性阅读或者学术性的文学批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具有“学生主体”、“文本中心”的指向性。笔者提出,应坚持“立足学情,学生主体”和“多元有度,文本中心”的解读原则,在“两个系统”、“三个语境”中展开文本解读。

一、“两个系统”:文本的内部系统与泛文本系统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从“作家”这一主体展开,立足的是作家的生平、思想人格以及创作背景。这样的外部解读,遮蔽了文学自身的本体价值,同时也难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审美体验。因而,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更应该侧重于以文本为核心的文学的“内部研究”。[2]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使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深度,又有“面”的广度,不仅要关注核心文本的“这一个”的内部系统,还要关注到拓展阅读的“这一些”的泛文本系统。对于文本的内部系统,童庆炳在其《文学理论教程》中将文学文本分成了文学言语、文学形象、文学意蕴这三个层面。[3]在言语层面,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探究作者的言语技法和语言风格,以把握文学语言的特点、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形象层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形象思维,感知独特的“这一个”和典型的“这一类”。在意蕴层面,要充分认识到意蕴层次的有机系统性和丰富性,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的学习中,体会作品的审美情韵和哲学意味。对于泛文本系统,在材料的选取上要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文本的解读和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是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互文性补充阅读。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在内容上都以“望”字统领全篇,但“望春”和“望岳”的情感内涵和诗歌的风格意蕴却大相径庭。这样的补充阅读,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作品情节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也有助于让学生在作者的历时性“作品流”中去感知作者创作风格技法的特色和变化。其次,是同一题材不同文本的对比性阅读。如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以此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在对比中进行批判性思维。

二、“三个语境”:上下文语境、现实语境与历史语境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从重视教师的知识传授转向重视学生的主动建构和能力发展。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兼有读者和教者的双重身份,学生的阅读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接受”。因此,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面对的是有着内在逻辑的复合型的“教学语境”。其一,立足文本的文学自足的“上下文语境”。学生在阅读中首先直接触碰到的,就是单纯的、独立的作品文本,其自主阅读的过程不掺杂除文本以外的其他因素。这种指向文本的、不依附于任何凭借的阅读,能够使文本的形式得到更多的关注,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把握作品的叙事视角、行文脉络、篇章结构等等,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4]此外,还能使学生在咬文嚼字中从内容上充分品味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在抽丝剥茧的文本细读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其二,立足学生的阅读接受的“现实语境”。新课标提出,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来理解作品,“力求有自己的发现”。[5]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创设读书会、阅读报告等广泛的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还要将文学作品视作“审美性文本”,注重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鼓励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6]同时,应将对“真善美”的价值引导融贯其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让语文教学发挥其育人功能。其三,立足作者的文学创作的“历史语境”。如果说“现实语境”要求教师学会“放手”,那么“历史语境”就决定了“放”必须有的放矢,要尽量使学生在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对文本的共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作品当成一种“表达性文本”,以作者中心、追本溯源的视角,从创作时作者的境况和心态出发,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尽可能使对作品的解读接近于作者的原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刑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11.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6.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6]姜莉.基于纽马克语言学的文本分类模式研究[J].语文建设,2015(8Z):87-89.

作者:何红梅 徐孝菊 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