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教学路径探寻
时间:2022-02-11 10:50:16
导语:说明文阅读教学路径探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前,说明文阅读教学还处在知识教学的层面,课堂缺少语文味。教师必须从“精心设问”“创设氛围”“文本细读”“语感熏陶”四个方面细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才能使说明文课堂散发浓郁的语文味,从而实现说明文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语文味;说明文;创新
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果从对将来工作、生活的实用角度看,说明文可能是诸种文体中最有用的,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对说明文的教学研究还不够重视,在如何教和教什么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导致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定位上模式化倾向严重。二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三是在教学方式上过度依赖语言文字以外的东西。而要想走出说明文教学的怪圈,就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语文当成语文来教,也就是说,说明文也必须教出“语文味”,要用具有语文味的教学法来教说明文。所谓“语文味教学法”,“语文味”研究专家程少堂先生认为: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由此可见,语文味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融合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要素,语言教学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教学是重点,文学教学是美点,文化教学是亮点;二是教学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语文知识、能力灌输的过程,而应该是师生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三是基于文本的语言活动是语文味教学的标志性符号。根据以上思考,基于语文味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基本路径如下:
一、精心设问:在高质量问题的引领下,实现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说明文教学的重心,应该从过去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转移到兴趣激发和阅读促进上来。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说明文阅读课,应该是一堂兴趣勃发、充满探究和质疑精神的课。激发学生探究质疑精神关键在于提问。提问的问题应该是高质量的问题,即能够引发丰富的、结构化的语文学习活动的问题,而不是几乎不要思维活动、不要深入文本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甚至一问“齐答”的问题。余映潮老师执教《说“屏”》一文时巧设了两个“假如”:“假如没有这一段……”,“假如没有这一句……”,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这样删节可行不可行。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经他这么一问,都觉得新鲜,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顿时生机勃发。学完课文,学生们对“屏”这一体现传统文化魅力的东西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中国的民间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文章的语言品味也达到了较高层次。可见,余老师通过一问,问出了语文情趣,问出了语言的韵味。钱梦龙老师上《死海不死》一文时,也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抛出一问:“《死海不死》的内容大家都看得懂,你觉得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学生先是一愣,接着有比较胆大的学生说“语言的准确性可以不教”,钱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开始从说明文语言的咀嚼品味、顺序的精心安排谈到说明方法的准确精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一堂课不知不觉结束了。这样的课堂设计语文气息浓郁,让人拍案叫绝。
二、创设氛围:在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实现学习活动的深度参与
语文味的课堂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度学习者通常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习惯于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能积极地与同学及教师产生互动和交流。因此,深度参与是深度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入以学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在倾听的基础上,他人的观念如同火花点燃更精彩的观念,这便是参与的价值。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应情感交融,使学生体验到民主、尊重、关爱,得到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而“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例如,《绿色蝈蝈》作为一篇科普小品文,可读性很强,趣味性也很强。但是假如按照一般方式设计,问学生“文章介绍了蝈蝈的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就会使学生失去阅读文章的兴趣。我们不妨这样来设计:“话说蝈蝈有一天去求职,它想先写份求职报告,你能否给它写个简历,内容包括:外号、性情、兴趣、特长、所求职位。”这样引导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抓住蝈蝈爱吃甜食的特点,建议蝈蝈去做美食家;有的学生抓住蝈蝈叫声优美的特点,建议蝈蝈去应聘歌唱家;还有的学生抓住蝈蝈身材优美匀称的特点,认为它应该做舞蹈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一下子把握住蝈蝈的体态、食性、叫声等多方面的特点,同时还增强了热爱自然的情感。笔者在教授《说“屏”》一文的时候,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假设你是屏风店老板,正在卖屏风。有个顾客出于好奇进来看屏风。你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让本来没打算买屏风的他买下你的屏风呢?学生们纷纷自荐上台表演。一个扮演顾客,有意为难,不依不饶;一个扮演卖家,巧舌如簧,极力介绍。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屏风的特点、作用、种类、摆放位置的讲究也被一一道出,同时,学生对祖国的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可谓一箭三雕。
三、文本细读:深度体验语言的奥妙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无非就是要领着学生从文章里走几个来回。”在一次次的来回、穿行中对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叩击、涵泳、把玩、回味,只有在这个艰苦却也有趣的过程中,语言的秘密才能被发现。语言的秘密一旦被发现,整个文本就会被照亮,就会激发起学生心灵的惊异和渴望进一步探究的精神力量。这个过程就是从语言文字或者文本形式出发,到思想情感体味;再从思想情感出发,重新回归语言文字品味或者文本形式的理解。在一趟趟的“来回穿行”中进行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从而发现语言的秘密。这种“细读”不仅包括对字词细致入微的“咬文嚼字”式的解读,还包括对作品中某一个细节的慢慢品味。当然,这种细读,必须扣住教学目标,有所取舍,否则一来淹没重点,二来又会坠入繁琐分析的泥淖。王尚文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对言语形式的感悟主要是对文本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有意味的语言出发,生成语言丰富的意味。说明文也能进行语言赏析。余映潮老师在讲授《说“屏”》时,注重挖掘课文的语言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选一组词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美段品一品。这实在是个创新之举,有许多人评价这节课时都认为语言赏析是个巨大的亮点。笔者教授《故宫博物院》时,在朗读第6小节(对太和殿的内饰的说明)时有意将原文的语句次序打乱。明眼的学生立马发现不对,并且指出“老师读错了”。笔者申辩:“反正介绍的内容都一个意思,次序应该无所谓吧?”学生反驳道:“您先介绍梁枋,后介绍龙椅,这样不好。您应该先说主要的龙椅,再说次要的梁枋。这样才符合由主到次的认识习惯。”“你一会介绍龙椅,一会介绍藻井,然后又介绍龙椅后面的屏风,这样显得有点乱。要么先说下面,要么就先说上面,不能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这样一来,所有学生就都明白了,有顺序地介绍事物对于说清楚事物的特点非常重要。有时,合理的东西,谁都会觉得理所当然,因而很难引起人们关注;但如果问一问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采用一下“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显然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细读中慢慢培养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这种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不仅文学作品如此,说明文也是一样。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情感、流露在笔端的美感和对祖国语言的语感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通过读,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悟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就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而《说“屏”》字里行间则表达着作者对屏的喜爱之情。如“‘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等。美读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帮助学生形成对语言的敏感,同时又能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长期的语文味濡染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才能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说明文中浸润语文味,本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要想激活说明文阅读教学,就必须在“语文味”这一主题上寻求创新。将上述策略渗透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说明文的语文味将会更加馥郁芬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2]冯子瑛.阅读教学要体现“语文味”[J].江苏教育,2008(8).
[3]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4]龚建新.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6(6B).
作者:康剑嵘 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 上一篇:小学生阅读教学有效性
-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