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时间:2022-09-23 08:55:35
导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沿袭下来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承载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直接、最普遍、最有效的教学类型。因此,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民全社会普遍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为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教学本真状态,通过阅读教学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力,有必要厘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规定性体现传统文化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课程标准的这一规定表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睿智的哲学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浩瀚的文化典籍等,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体会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阅读教学内容的这些规定性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忠贞不渝、爱国守法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提高阅读效率,不仅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课程标准强调要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学时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从阅读教学方法的建议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人文精神,也同样符合传统文化精神。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建构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揭示语文具有基础地位和情感教育功能,这是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教材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着民族文化的智慧。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引导学生体验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感悟生命成长的过程。从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看,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选修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喜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修课程模块具有综合性,每个模块按照单元主题划分,集中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选修课程系列可根据学生阅读需求有选择地设计若干模块,教学时灵活实施。教材的设计思路与形式体现了统一与分散、个性与共性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人性化色彩。在课程目标方面,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实质和根本目的是“固本”“铸魂”“打底色”,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培养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课程教学建议方面,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时,以文本语言为载体,以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塑造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鲜明的政治立场、健康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作为母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建议方面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拓宽了传统文化教育视野
从历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来看,教材的修订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2003年新修订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呈现思想内容深广、文体多样化、风格流派迥异的特点,把传统文化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教材始终贯穿传统文化精神,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以语文版必修模块中的“阅读与鉴赏”部分文言文单元为例,必修一选编的《报任安书》《陈情表》《赤壁赋》《项脊轩志》都是传世不衰的经典之作,分别表现个人遭遇、豁达乐观、忠孝关系、濡沫亲情传统文化精神,虽带有历史局限性,但主流是倡导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修二入选的《鸿门宴》《淝水之战》《段太尉逸事状》《崔杼弑其君》均为写人记事类,分别体现了智谋文化、勇毅正直以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必修三《兰亭集序》《阿房宫赋》《滕王阁序》《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篇目于万物静观中体察历史、体味人生,读来犹如沙场观阵,荡气回肠,显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民族智慧;必修四中的《劝学》一文以气韵流畅的风格和雄辩滔滔的气势告诫世人学习是人生的指路明灯,韩愈的《师说》以其丰富的学识、卓越的胆识提出要用民主平等的意识从师勤学,体现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必修五《论修身》《论民本》揭示修身教化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两篇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是中华文化灿烂的篇章,至今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此外,“单元链接”和“探究性学习”也注重通过关注语言现象、评说历史人物、应用语言调查等方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探究古人的人生态度、提高对民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的把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是精神对话交流过程
阅读教学是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篇章结构、文化文学、思想内容等与作者进行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情感、思想和哲学,蕴含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民族智慧。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与传统文化精神对话的过程,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生命对话过程。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者,民族的灵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梳理语言文字的规则,理解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把握汉字的文化特质和意蕴,就能与作者有效开展情感交流。在“唐诗选读”中通过诵读———涵泳———体悟的对话机制,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独特审美情趣。“先秦诸子论选读”课程涉及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通过阅读探究,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使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文化寻根”包括民族、氏族、宗教、婚姻、家庭、姓氏、天文、地理、历法、风俗、艺术、文教、汉字等。通过专题阅读学习,扩大古代文化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当今文化现象,探究历史渊源,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其实质就是与传统文化对话交流的生命情感体验过程,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过程,开展精神建构的过程。在阅读体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情操。这与传统文化的精神血液一脉相承,理应通过多种方式深入阅读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把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个领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和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把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全过程。在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时,要秉承客观、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时代内涵,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恒久魅力的精神活动。
作者:詹光平 单位:宁夏中卫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吴宁康.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雪辉.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J].基础教育参考,2006,(8).
-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论文
- 下一篇:幼儿音乐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