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培养小学音乐差异教学研究

时间:2022-06-04 11:42:11

导语:乐感培养小学音乐差异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乐感培养小学音乐差异教学研究

引言

差异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个体条件论”和“个人动机论”为基础的。这一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先天和后天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兴趣、经历、价值观等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由此产生的心理(认知、动机)结构和行为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面对同一信息,他们的反映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1]。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教育里应没有差生而只有差异,教育要培养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发展。[2]”这句话是黄宝国教授“差点教育”里面的一句话,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把事情都做到一样,就连教师也不能保证把一件事情做到完全一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就告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例如,在笔者的口风琴课堂上,以前每学一首曲子笔者都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会吹这首曲子,可是每节课总是那几个吹得比较好的学生能学会,其他学生都没办法完成。在接触到了“差异教学研究”后,笔者反思了一下自己: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音乐掌握能力也不同,因此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一节课吹一首曲子。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笔者便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A等是乐理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这样的学生笔者让他们自学,遇到不会的再问笔者;B等的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一般,需要笔者把难点节奏讲一下,说说指法;C等的学生乐理知识较差,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让他们从最基本的学起,先认识键盘,等键盘认熟后再练习简单的曲子。经过分层之后,笔者发现学生练琴的积极性提高了,一节课下来基本所有学生都会找笔者吹曲子。通过口风琴的学习,学生在节奏感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速度很均匀,每个音符吹得都非常准确,拍子不多也不少。同时,学生在唱歌时不仅能把音符的时值唱得非常准确,还能注意到很多的音乐记号。看到学生有如此进步,笔者感到非常高兴。

二、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增强情感体验 

从毕业以来,笔者就一直任教1~5年级的音乐课,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都不一样,所以在解决难点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是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解决重难点;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心理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成熟,教学环节也要设计得相对稳重些,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3]。在导入环节,通常在低年级的课堂中,笔者会以有趣的情境导入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多快乐呀多幸福》一课时,笔者穿着藏族的衣服给学生上课,然后又以去藏族做客为情境引导学生对这节课产生兴趣,教学片段如下。师: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很美很远的地方,那儿住着一群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人们,老师带来了一段这个少数民族的舞蹈,你们想看吗?请在欣赏的同时,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播放《多快乐呀多幸福》音乐)生:藏族。师:你们的见识真广阔。瞧,藏族的小朋友们正在举行节日盛会,你们想不想参加?咱们要带着节目去参加,带着什么节目去参加盛会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藏族民歌《多快乐呀多幸福》,有信心把这个节目表演好吗?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笔者利用少数民族的服饰和舞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情境中去,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学生也喜欢参与情境中的音乐活动。而高年级的导入就不同了,高年级的导入大多要带着问题进行,让学生多动脑,例如,五年级的《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课,教学片段如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小世界,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看看吧!(播放伴奏)听,知道这是哪儿吗?生:迪士尼乐园。师:是呀,它就是小朋友们都向往的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游乐场所,不光有新颖奇巧、情趣各异的游乐设施,还有大家喜欢的童话人物和卡通人物。

通过对迪士尼乐园的了解,你觉得迪士尼是一个怎样的小世界呢?生:好玩、有趣。师:是呀,这的确是一个好玩、有趣,又充满着快乐和幸福的小世界,人们为了赞美它,专门创作了一首赞美它的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一起来聆听!听完后告诉我,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划分?音乐是怎么告诉你的?师总结:我们的结论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欢快的,节奏是紧凑的,旋律是高低起伏的,音色是跳跃有弹性的,而第二部分的情绪是优美的,节奏是舒展的,旋律是平稳的,音色是连贯圆滑的。高年级的课更多的是要渗透给学生一些音乐知识,因此,导入的过程更多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个体差异理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转换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生,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从而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项慧敏.小学音乐课堂乐感培养探究[J].音乐时空,2014(21):194.

[2]黄献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启学生乐感[J].小学时代(教师),2011(06):85.

[3]纪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4(16):126.

作者:赵欢欢 单位:山东省威海高新区黄家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