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欣赏实践研究

时间:2022-11-13 08:53:06

导语: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欣赏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欣赏实践研究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聆听和理解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执行有效聆听,把握欣赏重点,拓展欣赏方法,实施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音乐欣赏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欣赏;实践探究

一、什么是有效聆听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聆听,根据词典上的释义,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的听,指虔诚认真的听取并努力理解、消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指导学生更高效聆听的前提是首先令学生集中精力,认真的听,显然放羊式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学生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很容易出现上课开小差情况。因此,教师要在保证课堂秩序的情况下,令学生集中精力,为有效聆听做好准备。其次,聆听既然加了有效两字,则代表聆听的有效性,其直接决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有效”两字,不是取决于学生学得好不好,而是情感体验。音乐是一门鉴赏艺术,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并非考试,而是学会如何鉴赏音乐,欣赏音乐。有效聆听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表现音乐、甚至是创造音乐,除此之外,有效的聆听也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让学生更容易集中精神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有效聆听、有效欣赏

(1)聆听音乐内涵,提升文化素养有的音乐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共鸣,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当音乐与人产生共鸣时,听者会享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每一种情绪以及美感,可以激发人的听觉意识。小学生的社会经历比较少,对一些音乐感悟不深,因此很难与音乐发生共鸣,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不同的学生,因家庭不同,综合素质不同以及各自的爱好不同,对于音乐,聆听时的心境也不同,导致每个人对于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聆听音乐之前,可以讲述隐约创作者的生平,包括作者的家庭,音乐的创作背景或是音乐的地域特征,对学生进行情绪上的引导,增加学生对音乐作者,或是音乐的创作背景了解,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细节和情绪,进而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教师可以在听之前,向学生讲述贝多芬的生平,例如身体残疾却不屈奋斗,讲述贝多芬有并不美好的家庭教育,经历了法国大革命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让学生对于这首音乐的创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们聆听音乐的同时可以结合创作背景,建立共同情感,产生共鸣,最终达到有效聆听、有效欣赏的目的。(2)因材施教教学,提升学生兴趣实现高效聆听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时需要认真听讲。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喜爱音乐,欣赏效果往往是最好的。但是有些学生理解能力不够优秀,或是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不大,往往对音乐的兴趣不高,跟不上上课的速度,导致屡次在音乐课遭受到打击,自然对音乐无法产生良好的兴趣,更不用说全神贯注了。为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对每位同学的学习实际水平进行了解,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针对小学生年龄比较低,对新事物和高强度的学习接受程度较慢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从教的学生特点和理解能力来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尽照顾到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设计出一个符合学生情况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设计一些可以调整课堂氛围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进而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方能达到最好的上课效果,引导学生获得音乐欣赏自信,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主动有效的聆听音乐,达到有效欣赏的效果,为学生今后音乐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3)把握欣赏重点,拓展欣赏方法音乐教学时的欣赏和我们平时音乐教学是不一样的,它要求学生对某些片段或是乐器有所认知,能听出音乐的基本节奏或是所用乐器,但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关键片段要学会重点欣赏与理解。有的音乐篇幅过长,整首曲子完全听完可能要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在课堂上重复多次的欣赏完整曲子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可以先完整播放一遍,先让学生从整首曲子的节奏中,理解这首音乐的感情,让学生对于音乐有一个整体轮廓的理解,然后对于重点内容进行反复欣赏,既可以培养欣赏的良好习惯,又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的了解音乐。此外,对于一些演奏的乐器和节奏,教师可以先单独将乐器和节奏提出,选取简单地进行模仿,当学生理解以后再完整地欣赏音乐,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欣赏效果。

参考文献:

[1]余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64.

[2]谢琼.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

作者:付艺璇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鹤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