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09-21 08:38:23
导语: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突破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的束缚,突出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小学音乐科目的教师应树立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服务意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使新课程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呈献出生动、和谐、多彩、高效的特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了音乐教育的主旋律。音乐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审美、修养、情感、心理方面的建设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因而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高度重视这一学科教学,不能再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来开展教学活动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音乐起着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不能突破传统,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创新,那就不会真正实现“关注学生发展需求、调动学生兴趣、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创新内容,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音乐是与时展同步的,每个时期的音乐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精神内涵以及审美取向,而作为纸质的教材来说,再怎样强调与时俱进,其更新的频率也不可能与现实生活的节奏一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学生所学到的音乐是会落后时代半拍的。虽然说,课本上的音乐都是精选出来的经典,一般是不会过时的,但毕竟其节奏旋律与精神内涵是与小学生所处的时代精神和审美不一致的。教师要认清流行不等于庸俗,其适合时代的节奏和内容能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相交融,符合当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在保证教材内容教学的前提下,音乐教师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对教材的不足进行补充,高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修养,对培养与时俱进的实用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如,《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奔跑》《隐形的翅膀》这些歌曲,既脍炙人口,又适合小学生的精神需求特质。“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明快的节奏与阳光向上的歌词,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在学生与音乐间产生高度的情感共鸣。
二、创新模式,让艺术融会在一起
在小学的教学科目中,音乐与美术在其中是独特的,这是两门针对于艺术修养的学科,一个是视觉艺术,一个是听觉艺术。这两个看似不相同的艺术形式,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是同为感官艺术,二者对人脑的刺激是同步且不可分割的,二是二者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打破艺术类别的樊篱,将美术引入音乐教学中,让音乐课堂出现视觉的冲击,同时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活动开展教学,使教学立体化起来。如,在让学生欣赏民乐《江南好》时,我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江南风景的美术艺术作品,如摄影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以及一些江南的家居、建筑等,再通过精编的视频向学生展示“春来江水绿如蓝”“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学生一方面欣赏到众多经典的美术作品,一方面通过视觉刺激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然后,我还让学生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画一幅江南的图画,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将听觉的音乐转化为视觉的美术。
三、创新形式,让学生行动起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听觉上单一的训练,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的。有个成语叫“载歌载舞”,这是真正的音乐本身的特质。音乐活动通常是与各种肢体行为相配合的。因而,创新音乐教学,教师应大胆地将学生的肢体调动起来,让他们载歌载舞地来学习音乐,培养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来根据音乐即兴编创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使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感知音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并且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教学生唱这首歌时,教师和学生一边学音乐,一边面带愉悦的表情做出划桨的动作来,学生被带入了一个在湖面上划船游戏的情境中,情绪被音乐深度感染。
总之,音乐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艺术,小学音乐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学内容、模式和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起来、行动起来,坚持音乐教学的寓教于乐,注重学科的融合,强调综合教育,让学生真正在音乐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素质培养。
作者:李倩 单位:安徽省五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魏宗源.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J].东方青年教师,2012(7).
[2]蔡桑影.浅谈小学音乐快乐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24):48.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按照音乐教材教小学生学唱少儿歌曲,并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简单的乐理知识。然而,这样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没有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忽视了音乐的趣味性,无法实现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音乐课堂交往互动教学的特点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交往互动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充分展示现代音乐课堂自由、平等、有趣的教学特点。1.设定目标,体现明确性。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音乐教师应根据相关调查与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制订多元化的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兼顾教学任务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实现具体化的教学目标,这不仅是一个量化的教学过程,也是体现多维度情感教学的过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课程《童心是小鸟》时,教师可以制订四个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与掌握3/4节拍,并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节拍的音乐表现力;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唱这首歌曲;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春天的美丽,陶冶学生的情操。2.选择内容,体现最优化。受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习惯照本宣科,这非常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相宜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示音乐课堂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这不仅是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途径,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的最佳选择。如在教学《雨中》时,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教学,与学生们交换意见。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雨的歌曲,然后从学生们的回答中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教学。这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3.执行过程,体现合作共生性。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在预设的情境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环节与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在学生面前一一呈现蓝天、白云、玉桥、小河等画面,有利于学生感受春色满园的动人景象,使学生们融入情境教学中,快速掌握歌曲的演唱要领。4.评价效果,体现民主性。正面的激励与评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正面的激励与评价是对学生点滴进步的认可,它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获得更多前进的动力。因此,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小学音乐课堂。此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定性评价,实现评价的多样化。如在教学《采花舞曲》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舞蹈视频,鼓励学生自发性地表演,或带领学生表演集体舞。对于现场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应予以适时表扬,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交流互动教学,从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作者:周敏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吴支奎,李冬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学研充,2013,(4).
[2]刘尧,戴海燕.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第三篇:小学音乐编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的音乐课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编创”是发挥小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领域,“编创”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在音乐课堂上努力开拓学生的编创能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们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学习音乐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他们通过自己稚嫩的热情探索音乐殿堂以及发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创”,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让学生探索音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编创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在国际比较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也都对学生“编创”性这一方面极为重视。音乐编创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按照我国课程标准出发,音乐编创可分为两个目标: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我国目前十分重视学生各个阶段的素质教育,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提到: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对于音乐而言,音乐教育,也应为培养下一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出贡献,所以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鼓励音乐创造,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具体,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研修理论为创作打基础
每一首曲子的创作都不是简单的事情,看似悠扬的音符实际上蕴藏着深奥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乐理的基础上,才能区分出音调的高低含义:高音可以用来直抒胸臆,低音就如浅唱低吟,两种音调的组合可以代表各种不同的情感,两种音调在巧妙的碰撞下可以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效果等等。只有教师将乐理知识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进行音乐编创师才能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曲风进行各种音符的组合。例如,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想通过音符表达出自己兴奋的情绪,但如果采用的曲调较为低沉,就会使得情绪的表达与音调的组合不协调,无法达到学生最初预期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感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需要带着学生去探寻灵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编时,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出不同感受的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灵感,从而体会出创作情感,对于美的事物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赏析能力,拥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和美好的事物,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美与善的种子。与此同时,体验感情的过程也是打造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个道理放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上也同样适用。笔者建议,可以将创编教学安排在学生学会唱新歌,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语言情境,积极调动学生自由创编。举个例子:湘教版教材《飞呀飞》这首歌曲,在学生熟悉新歌之后,教师通过课件进行适当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唱出飞翔的世界就很有意思。除了教材中提供的老鹰、蝴蝶、蜻蜓和气球等,有的学生甚至唱出了:“歌声能飞,轻轻飘呀,飞呀飞,飞呀飞!
三、欣赏歌曲创编体态艺术
编创音乐教学,从欣赏开始。音乐的感受总是很直观,学生们往往通过各种体态将歌曲的情境展现出来。如:低年级《沙沙的小雨》这首歌曲,旋律明朗欢快,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描绘出春天的美丽画卷。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用姿体来表达歌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从听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课本中配有相适应的插图以及欣赏课的情境画面,这些画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编创的能力,也获得了倾听与想象的音乐艺术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授小学生音乐创编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培养,教师应该运用巧妙的策略让学生懂得乐理知识如何运用,在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乐感的培养和音乐的创编。除了笔者上述罗列的三种策略,教师也可以灵活掌握其他编创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创作出更多适合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们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作者:黄佳慧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崔允涕,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四篇:小学音乐竖笛教学对策研究
竖笛也叫做直吹笛与牧童笛等,具备音域宽与简单操作等优势,所以受到了学生的喜爱。通过和其他乐器的对比可以看出,竖笛可以锻炼学生的手指与小脑上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从而产生出学习的欲望,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
一、设计有效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想要满足竖笛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好教学目标与内容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还要先掌握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明确其生理与心理的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竖笛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与认知发展规律等方面。只有确保教学目标与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音乐能力需求,才能够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音乐修养,满足发展的需求。(一)保证目标的准确性。对于竖笛教学来说,在实际中就要坚持按照适度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好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实际中就可以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目标设计为掌握好竖笛的颜色以及特点等方面,明确竖笛的吹奏方法,掌握好音色配置上的对比规律,学会竖笛的作品,可以为不同性质的音乐进行即兴伴奏。而对于学生的一些非音乐素养目标来说,则可以将其设计为遵守好竖笛吹奏中的规则,保护好这一乐器,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行为习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学习中学会怎样进行创造。此外在学习竖笛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对他人产生出影响,所以就要做好自我的控制工作[1]。(二)保证内容上的适度性。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还要选择好学生所要学习的音乐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实际上来说,就是要从以下几个环节上出发。第一,要保证风格可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对于一些低年级中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选择节奏比较轻快,旋律上也比较简单的曲目。如《卖报歌》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选择节奏感相对较强、技巧上要求比较严格的曲目。如《雪绒花》等。第二,在教学中还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工作,以此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好谱子,从而实现鉴赏与演奏的目标。第三,还要组织学生深入的学习好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做好多声部乐曲的训练工作[2]。
二、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着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在教师指导以前,学生往往会进行胡乱吹奏,这样也就很容易对课堂秩序等方面产生出影响,降低课堂氛围的有效性。所以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秩序的强化工作,规范好学生的行为。(一)设计出相应的口令。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胡乱吹奏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先设计出统一的口令,以此来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如在引导学生练习指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吹嘴放置在嘴外,并按照相应的指法来轻唱其旋律,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较好乐曲中的旋律,从而明确其音准等方面。(二)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学习。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许多的学生,这样也就难以有精力在开展一对一的教学了。加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这样也就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此来解决好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先对小组中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查,适当的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帮助小组中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要求学生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学习。其次,教师就要鼓励一些学习较快的学生帮助学习较慢的学生,并按照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帮助,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满足共同进步的目标。此外,教师还要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准确的演奏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吹奏等[3]。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竖笛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好学生的感知力与协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鲁静 单位:扬州市汶河小学音乐组
参考文献:
[1]孙岩.论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65-65.
[2]张雯洁.将竖笛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研究[J].音乐时空,2015,(15):182-182.
[3]陈庭育.平凡小竖笛吹出绕梁音——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竖笛教学探索与思考[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2,(09):84-85.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思考
一、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首先,可以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也有着紧密联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教师应注重培养优化学生整个知识体系,避免出现学科孤立现象。比如,可以加强音乐、美术间的有机融合。在学习《飞来的花瓣》中,就可以让学生准备纸笔,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在纸上描绘出自己对教师的情感,这样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也能够丰富音乐情感表现形式。又如:在学习《粉刷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结合歌曲内容进行自由绘画,或者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幅粉刷匠的图画,以此来让其对所学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同时,在自由作画过程中,对歌曲节奏、旋律也能够做出更深刻的感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等等。其次,还应注重课外音乐教学活动的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感受和创造音乐。比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生活中自由开展“找节奏”“找旋律”等一系列活动,并给予找到最多的小组一定奖励。这样在全面发挥、拓展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增强其对音乐学习的热爱。
二、革新音乐教学方法
首先,创设游戏情境。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与之相适应的故事内容,或者是音乐短剧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在增强授课效果的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乌鸦与狐狸》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独立空间,让其以自己更擅长、喜欢的方式,联系自身实际生活经验来进行表演,自主进行对话内容的设计,不断拓展其创新思维,真正构建出生活化音乐课堂。另外,通过参与这一表演过程,学生也能够对多声等不同音乐场景的表现手法有进一步了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其次,创设音乐情感教学情境。音乐是表达、激发人们内心情感最直接有效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学生学习音乐的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对此,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并选用更新颖、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其对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有更深入的体会。比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过程中,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其利用现有学习工具与渠道进行王二小相关资料的收集,在正式学习该歌曲之前,由各小组代表来进行王小二相关故事的讲解,或者是进行相关影片的播放,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能够帮助其对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做出准确把握,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鉴赏表现
在日常音乐教学中,除了相应知识、技能的传授外,还应指导学生注重生活积累,真正从内心去感受、学习音乐知识,促进其音乐鉴赏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可以鼓励其通过舞蹈等形式来进行音乐内容的表现,以此来全面调动其音乐探究兴趣的不断增加。比如:在学习“小天鹅舞曲”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这一特征,通过芭蕾舞蹈的形式来将天鹅湖的相关故事生动呈现出来,在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其音乐鉴赏力的进一步增强。在此过程中,其教师应注意的是,仅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形式来优化音乐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给学生播放一些正版曲目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蕴含丰富生活元素的书画、朗读等形式来带领学生进行音乐鉴赏,以此来让学生对各音乐曲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生活化音乐教学评价
生活化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实际评价中,除了形成性、终结性以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进步情况,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评价,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成就感。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互评,让其在互相激励、帮助中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发展,也从整体上提高其音乐素养。总之,音乐来源于生活,且每部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不同感悟,为了真正构建出生活化音乐课堂,不论是教学内容、手段还是评价方式都应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构建更新颖的音乐生活平台。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对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授课效果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需求,不断加强生活化教学研究,不断拉近学生与音乐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更透彻的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使其能够更轻松、自然的学习掌握各项音乐知识与技能,也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黄雯雯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
参考文献:
[1]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2011,(06).,,江苏扬州。
第六篇:小学音乐开放性教学探讨
摘要:音乐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儿童和青少年更起到了启蒙引导的作用。目前,中小学普遍推行音乐课程教育,其是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其发展进行必要的关注。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总结与讨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部分改善其教育水平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开放性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推行全新的教育模式,其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小学音乐教育也被提上日程重点研究。初步看来,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与误区。笔者对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陈述,并相应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有一定益处。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音乐教育缺乏个性,死板教条。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塑造自我,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当充分注重个性化教育,培养不同的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音乐教育也同样应当注重个性化、针对化。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不同,对音乐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强行统一教学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也会降低教学效率。然而,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往往只注重完成任务,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与个性化要求并不太关注。长此以往,就会违背小学教育的初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个性化改革是我国小学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2.小学音乐教材更新速度慢,缺乏科学性与适应性。当前我国音乐界发展繁荣、演变迅速,传统的音乐教材忽视内容的更新,未能做到及时引进新类别的音乐模式。这样的教材往往欠缺科学性和适应性,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容易对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产生抵触情绪。课本中推荐的歌曲较为老旧,甚至大部分是山歌、民歌,学生大多难以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逃避音乐课,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3.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落后,教师素质不高。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总是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主动地配合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个人魅力、自身素养、艺术天分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音乐的体会理解不同,往往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也会无形中灌输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这会让学生形成规范性固定的思维模式。然而目前,很多音乐老师都未能接受较为良好的文化教育,其专业技艺水平也因个人原因良莠不齐,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1.培养多样化、灵活化的音乐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相应做出改变,在教学模式上要尽可能地体现个性化教学。小学生往往爱好众多,其对音乐的喜好也各有不同,面对这一情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组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根据音乐类型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例如民族乐、流行乐、交响乐等,使学生有一个充分的选择空间,让其悦其所学、悦其所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对全新元素的向往,教师应当力求丰富其教授的内容,多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欣赏音乐、体会音乐,使其更好地产生音乐共鸣。用灵活宽容的态度看待不同学生的音乐喜好,定期开展音乐交流会,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的双重目的。2.定期更新音乐教材,适度引入新乐曲、新媒体。传统的音乐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欣赏学习需要。现如今,信息媒体快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很多的模式与方法获得全新的音乐体验,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小学音乐教材应当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适当引入在新媒体中出现的、优美健康的乐曲。国家教育部门对该领域的教材选定要尽可能地做到其文化内涵与欣赏性的统一,力求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与需要。对新出的音乐表达方式,适当引入教学框架,使学生学习新型的音乐形式,紧跟时代步伐。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电视媒体中的流行歌曲进行部分的选用,丰富学生的音乐库,使其具备更多的选择。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丰富其教学经验。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教师的教育水平、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要定期组织校内教学骨干参与专业培训,使其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及时了解最新的音乐动态,跟得上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与眼界。在注重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其示范教学水平,要规范其道德意识,使其在课堂上既能教授专业技能,也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领域受到良好的影响。要定期举行课堂教育考察,丰富其教学经验,对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老师进行具体调整。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无形中起到了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有益作用,其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意义深远。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规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大环境下,音乐教学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丰富教学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了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相关单位与教师能够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作者:原风琴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教育科技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雷,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第七篇: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研究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将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打造;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小学音乐课课时量相对较少,怎样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教材涉及的内容高效完成,突出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我觉得只能从打造高效课堂开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最大化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受高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张,节奏快,整个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到压力巨大。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音乐兴趣和投入度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侧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性。教师可以用音乐欣赏的方式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感,增强对音乐的热爱,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间会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爱的关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当作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学生爱,给学生温暖,那么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因此,在教育领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将学生看做是天使,教师就生活在天堂;将学生看作如恶魔,教师将生活在地狱。”在音乐欣赏课中,老师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的话语,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这样会给学生平等的感觉。
三、现代多媒体教学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学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的艺术之声,在高科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音频信息。这为学生通过多媒体拓宽视野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例如,在学习第五单元“音乐欣赏———从古典到浪漫”时,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同时,可以在网上查其他交响乐作品,找出像作品三《英雄》、作品五《命运》及作品六《田园》等其他的经典歌曲,让学生比较鉴赏;在鉴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时,可以查找肖邦的《练习曲》《玛祖卡》《波罗涅兹》等其他作品。通过欣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网络和多媒体的应用是高效的,教师在全方位的教学过程中用有限的时间能够想到的都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他们在欣赏之后进行比较和讨论,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友好、平等的状态面对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认可和爱戴教师,让学生在小课堂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将“技巧性传授”转变为“艺术指导”,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因为“技术”教学是短暂的,很容易被遗忘,而“艺术”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永恒的,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的机会,在创新中发现音乐的乐趣,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总的来说,只有教师提高个人魅力,及时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才能创造出一个高效、理想的课堂。因此,广大同行应该共同努力,还小学音乐课堂应有的魅力,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精神的乐园、成长的沃土。
作者:张敏 单位: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六小学
参考文献:
[1]徐旭茫.教学互动低效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音乐教育,2008(7).
[2]蔡萍.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2).
[3]彭英.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4]侯洁.浅议如何构建高中音乐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2(8).
[5]李艳芬.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云南教育,2014(10).
[6]顾雨洁.新课程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2009(9):3.
[7]刘翠花.师生关系的温度[J].辽宁教育,2013(2).
第八篇:浅谈小学音乐快乐教学
一、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浪漫的阶段,对于故事总是具有一种天然的喜爱,能够在第一时间呃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感。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尽快推到动学生进行课堂角色融入,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具吸引性和丰富性,例如,在进行欣赏歌曲《动物们的聚会》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各种动物声音的模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促使其对歌曲内容有了更深的感受,有助于课堂内容的有效开展。
二、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喜爱也是其所处年龄阶段和身体发展时期所决定的,他们渴望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希望在游戏中感受成功和由此所带来的赞扬或是称赞。所以,音乐与游戏的结合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如果可以将游戏科学合理地设置理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可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游戏中,学生们的智力可以得以发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可以得以距离的拉近,课堂时效性可以得以提升,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游戏形式应该多样化和灵活化,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其次,游戏内容应该简单、易操作,其实际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再者,游戏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效果。
三、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课堂教学如果可以与一些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就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如果可以积极应用诸如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辅助,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学生会在视觉、听觉等方面感受着音乐多带来的震撼感,渴望得到更多的学习。快乐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参与过程,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自我音乐审美情趣,进而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开展。多媒体技术不仅包含了文字和图像,更是音频和视觉的完美集合,学生通过新奇的画面和深刻的视听,可以享受到音乐的魅力,而这正与当前小学音乐快乐教学内涵相一致。
四、音乐与兴趣的结合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明,在一定的兴趣驱动下,学生更容易进行主动学习和积极响应。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类科目,给予学生的应是一种感官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而学生是否对其产生兴趣是其实现教学效果的保证。只有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在音乐欣赏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学生们才会不断进行更多音乐知识的渴望,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才能主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融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五、音乐与动手能力的结合
音乐除了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享受之外,还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打击乐器的讲授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为新奇的感觉,是一种音乐基本实践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在快乐教学的理念指引下,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并引导他们进行动手操作。课堂上,教师可安排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进行表扬,也可以学生进行即兴发挥演奏一段旋律,推动学生的不断尝试和自我突破。在课堂上,通过使用诸如小瓶、小罐、铅笔盒、小竹筒等简单制作材料来进行乐器的动手制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就会渴望进行演奏。此时,课堂教学开展就很自然地开始。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来体现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和动脑,敢于创造,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快乐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总之,对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课程教学实施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更多的是一一种本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快乐教学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来开展教学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基本认知规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实现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快乐教学理念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适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一种优化和提升,让他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小学音乐课程的讲授关键在于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要通过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最终提升其自身音乐素养和整体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者:姚柯亦 单位: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7).
[2]唐雪婷.小学音乐如何实现快乐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3]周丽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第九篇: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一、巧妙利用,激发兴趣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更具趣味性,继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学习完这首歌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跟着伴奏和视频MV中的图像来合唱,以此帮助学生们能够在视觉和听觉多方面结合的角度更好的带着感情来演唱该歌曲。
二、创设氛围,活跃课堂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课堂学习氛围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好玩、爱动,对于他们来说快乐和趣味才能真正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这基础上教师便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中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功能来为学生们创设更加丰富的课堂学习内容,以此为学生们营造出更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之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快速的掌握音乐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歌》这一首歌曲的时候,要想这首歌曲的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优,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们在演唱的过程中跟随歌词和旋律一起做动作,以此将音乐课堂学习气氛推至高潮。但是光靠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唱边跳会给学生们营造一种十分尴尬的学习气氛,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们搜索相关的拍手歌视频,并将视频的声音稍微调大一点,这样激情四射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便会自觉的开始随着旋律做出拍手、跺脚等动作。
三、广泛利用资源,推动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展示课堂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此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知识面。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多种功能来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外也可以利用拓展教材学习内容的方式积极的为学生们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源,以此从根本上不断推动音乐教学课堂的发展,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会了音乐演唱技巧,同时还帮助他们增长见识、进而促进他们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四小天鹅舞曲》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为学生们找到与该歌曲相关的学习资料,可以是“四小天鹅芭蕾舞”或者是一些类似的舞曲,从而让学生们从同一种类型的舞曲中感受音乐变换给舞曲带来的不同效果,进而在丰富他们学习层面的基础上让他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学习活动
音乐课堂的学习内容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学习唱歌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为学生们营造音乐课堂活动学习氛围,进而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活动中高效学习音乐。例如,在进行《小动物告别会》这一章节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播放不同动物的图片和声音,接着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动作模仿和声音模仿,这样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音乐课堂学习趣味性,使得学生们在快乐的模仿活动中快速掌握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
总的来说,音乐科目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而利用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整合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们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好整合工作,以此给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内容。
作者:陶业蓉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参考文献:
[1]宋扬.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刍议[J].音乐时空,2015.
第十篇:小学音乐“多声部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而在音乐的课堂里,“多声部音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对学生从小培养。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多声部音乐”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提供多声部氛围,感受音乐魅力
教师要多收集优秀的合唱曲目,如《虫儿飞》《王二小放牛郎》等,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时常给学生播放,在上课之前,以“多声部音乐”迎接学生步入课堂,和学生一起成立独特的课前合唱曲,成立课前的音乐资源库。学校也可以组织课堂中所学的合唱歌曲进行小组比赛,以及在班级与班级之间设置比赛,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多声部音乐”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多声部音乐”的体验机会
1.从节奏入手,使学生接触多声部。节奏是音乐的精髓,小学生自身缺少音乐常识,又缺乏自制力,很难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乐课堂上。因此配合适当的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节奏,使学生接触多声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可以分给学生不同的乐器以及节奏,先带学生分开练习,再让学生合起来,感受在不同节奏下组合出来的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多声部节奏的魅力。2.在常规训练中融入多声部。多声部听觉能力在“多声部音乐”的学习中显得极为重要,这需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积累,需要学生在听觉训练中准确辨别音高,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生练习发音时把多声部的教学渗透进去。例如,“音符宝宝”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运用音的三度关系,还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些组合音乐的小游戏等,这样,花费在每节课的训练时间并不长,但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断加强。3.通过合唱,加强学生对多声部的学习。合唱在校园的音乐学习中是最受欢迎的,在合唱的过程中需要有多声部人声的组合,是一个很好锻炼和学习的方式。教师需要选定合唱曲目,通过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分好声部,固定学生座位,接着用音阶手势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合唱歌曲由简单到复杂,以班级为合唱单位。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多声部的掌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积极积累多声部歌曲资料。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歌曲的和声进行简单的配置。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把歌曲的和音进行简单的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多声部,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对多声部歌曲有更好的把握及掌控,使得简单的多声部合唱学习效果更好,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多声部歌曲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以前的歌曲进行简单的利用。这些歌曲被重新提及,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有效地引发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学习。比如,《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小星星》《拔萝卜》《春天在哪里》,等等。这些歌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本就对歌词和音准十分熟悉,因此在进行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顺利。这个时候,再适时地加入一些小游戏,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更加顺畅,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多声部的掌握,还能够使得音乐课堂充满乐趣。
三、积极为学生营造“多声部音乐”的表现机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多声部音乐”,积累相关的“多声部音乐”知识,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多声部音乐”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使得“多声部音乐”教学的理念更好地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实施。学校可以安排整个学年的“多声部音乐”竞赛,让学生全员参加,届时学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组合为单位参加比赛,通过比赛评选出最佳班级奖、最佳团队奖等,能够让学生充分重视“多声部音乐”,并且可以及时了解自身以及所在团队的优缺点,方便学生的学习,同时使教师的指导更有侧重点,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音乐不仅可以减轻人们工作中的紧张情绪,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好的音乐更是能引导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心情。作为音乐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声部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学生掌握多声部技巧的基础。
作者:张国枝 单位:福建省松溪县实验小学
-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 下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分析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