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2-12-09 10:09:02
导语: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能够让情境更直观、生动、具体。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以直观为主。为此,为了诱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优化情境创设,利用生动具体的图片,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春到沂河》这一课时,教师创设直观化的情境,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沂蒙山”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熟悉,而沂河则略显陌生。为此,教师上网搜集沂河的相关图片,制作成精美的PPT形式,利用幻灯片播放给学生。在播放PPT过程中,教师播放怡人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的心情随着音乐的旋律变化而起伏,从而渐入学习佳境。通过图片情境,学生直观感受沂河流水潺潺,两岸春光明媚而动人,学生情绪不断高涨。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春到沂河》,感受沂河的春天的风光,感受具有浓浓山东味的歌曲,好不好?学生纷纷点头,透露出学习的表情与欲望。
二、视频辅助,强化学习体验
多媒体含有丰富的技术,教师可以将音、像、画、声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以播放视频、设计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优化音乐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时,教师运用视频辅助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风云儿女》。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风云儿女》,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像一支战斗号角。这支战斗号角所凝聚的是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深刻了解《风云儿女》的故事情节,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教师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绪?大家在什么场合下见过五星红旗?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引进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再设计问题,促进学生互动,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情感交融,激活学习思维
音乐教学要达到情感交融的状态,学生才会学得更起劲,学习效果也才会倍增,思维也才会被激活。传统以黑板、粉笔为主的音乐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情感交融的状态。而如果巧妙地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则可以快速实现情感交融,激活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课时,教师引进多媒体技术,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是一首葫芦丝独奏曲,是一首浓厚的傣族音乐。为了调动学生情感,实现情感交融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静下心聆听音乐,听一听音乐中展现的画面。在聆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脑海中闪现的画面,然后教师再利用幻灯片形式一一播放音乐中的画面,实现情感交融。为了将音乐课堂推向高潮,教师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为歌曲填充歌唱,并以跟着音乐的节奏、旋律,唱出来。这样具有创新意义的音乐活动彻底将学生的音乐思维激活,学生纷纷投入填写歌词活动中,并以唱的形式展现出来,音乐课堂非常有活力。
四、拓宽资源,开拓学习视野
互联网中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也让小学音乐课堂有了新内容的融入而变得丰富多彩。总之,教师有机地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音乐课堂才会彰显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不断探寻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途径,并优化运用策略,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作者:顾春卫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小学部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符合学科特点,突出音乐美感
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务必思考如何展示音乐本身的魅力,而不能着眼画面精美、视频精彩、声音动人等,以至于喧宾夺主、主次倒置,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课件内容,音乐一点没弄懂,音乐成为若隐若现的衬托。小学生只有充分领略音乐作品内在的美,才可以触动心灵,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音乐的兴趣又能让小学生对音乐的探索欲望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提升,音乐会变成小学生的终身需求。比如,以《春天悄悄地走来》教学教学为例,笔者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把小学生带入春天万物萌发的环境里,启发小学生回忆在什么季节看过柳叶吐绿的情景,引导小学生感受春天的季节特点及生机涌动的美。借助文学渲染、音乐烘托、生动的画面等多种媒介,小学生零距离感知春天如梦如幻的色彩,对歌曲中传达的美也有更深的领悟。到了春天,小学生会自然想到这首歌,主动到广阔的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小学生创造出饱含情感、身临其境的真实氛围,唤醒了小学生内心的记忆,给小学生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机会。
二、结合学生特点,深化音乐认知
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和随机性,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存储、想象及表达都需依靠具体直观的音乐形象。借助多媒体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小学生提供声音、光线、形象、动作等综合刺激,提高音乐的感染力,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记忆、想象和表达。比如,《赶花会》教学为例,全曲分为三个片段,分别描述小鸭子出门前的准备,在赶花会上发生的事情,欣赏完回家的心情。三个段落的音乐,无论是节奏感的抒发还是音乐情境的描绘都很形象、活泼。可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光听是听不懂的。笔者在指导小学生听音乐时,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的动画,让小学生在听与看中理解歌曲的内容。抽象的音乐变得可见可感,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认识了音乐形象,把握了音乐内涵。在小学生理解音乐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再让小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内容,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且符合音乐课程的特点,保证整堂音乐课小学生保持高度的关注,让每一个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教学流程和谐流畅。
三、营造音乐氛围,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奇、热衷模仿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没有经过细致的思考,基本是借助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来完成。小学音乐教师使用多媒体开展音乐教育时,一定要利用这个规律,丰富小学生的经验知识,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生动,积极的发展。比如,在《听,谁在唱歌》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设置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中,笔者引导小学生认真倾听小动物的唱歌比赛,用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引起小学生倾听的兴趣。在这个环节,笔者用各种节奏指导小学生注意小动物的叫声,让小学生感到新鲜新奇,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叫声的不同特点。第二环节中,通过多媒体音频合成技术,笔者播放小动物一起唱歌的声音,引导小学生想象小动物唱歌的情景。把小动物合唱与分唱的效果进行对比,帮助小学生把握歌唱的正确方法,引导小学生辨别音色差别,让小学生知道唱歌必须一个接着一个唱,声音不吵架,这样唱出来的歌才好听,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在第三个环节,笔者安排分组角色表演,引导小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想像和感受。有了前面的铺垫,小学生举手抢着表演,极大培养了小学生的表现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把小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提高小学的多方面素质。总之,在运用多媒体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牢记音乐教学目标、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多媒体手段的特点,确保三者完美结合,真正服务小学音乐教学。此外,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以及操作多媒体设备的水平,对多媒体的使用效果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广大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孙红军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法研究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器乐曲的欣赏,体验音色之美妙
《森吉德玛》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管弦乐曲,旨在让学生感受作品形成的风格与特点。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说说根据情绪和速度的变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通过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音乐主题就显而易见,经作者细腻的配器,精心处理,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音乐形象就跳出了脑海。再让学生听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找出每个音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第一部分开始由小提琴与中提琴以三个八度的同音重复,与第二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的长音,构成开放排列的和弦,双簧管吹起了优美的主旋律,长笛也随之奏起了明亮的高音,圆号的强奏,让美丽清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展现在了我们眼前;第二部分由于主奏乐器的变换,旋律采用断奏,速度变快、力度加强,加上短促、跳跃的拨弦伴奏,使乐曲情绪进入了高潮,音乐形象得以完美地体现。最后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比欣赏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摔跤骑马的热烈场面,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音色在音乐形象塑造上的重要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合唱的小学音乐教学,感受旋律之和谐
合唱也叫多声部的演唱,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中写道:“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巧妙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从三年级开始学生逐渐接触二声部的歌曲,但是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教师常常把多声部歌曲当做单声部一带而过,学生在听觉上无法产生多声部的概念。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听觉的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良好的歌唱习惯和歌唱技能。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关于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的对比让学生进行基本训练,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演示多声部从单声部进入多声部织体变化后在听觉上产生的不同感受,帮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多声部听觉训练,学生反复聆听,教师可制作各录入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的伴奏音乐,采用部分合唱的方法,巩固所学声部,层层递进,最后集体合唱,从而达到声音的和谐与均衡,体验多声部歌曲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完美和声。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回顾,解读底蕴之厚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一首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爱国歌曲,了解国歌的相关知识,并能用歌声表达国歌的庄严和神圣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只是教师在台上简单地讲解,学生跟着钢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只是机械、被动地去学,这样就无法对这首歌产生浓烈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学生可以全方位、直观地了解历史变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寻找熟悉的旋律,学生立刻就能说出歌名。“那为什么我们要学唱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出国歌一波三折的诞生故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祖国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以及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置信旧中国那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往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崭新的中国诞生了,教师展示作曲家聂耳为进步影片《风云儿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在街头、在广场,聂耳亲自指挥工人合唱队演唱,这首歌像一支嘹亮的号角,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再让学生欣赏开国大典时的升旗录像,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时刻警示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无望国耻、振兴中华。一首饱含历史缩影、代表民族精神斗志的歌曲就这样永驻在学生心间。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音乐课堂,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音乐教师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行举止都应该散发着艺术的激情,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过多的依附多媒体,音乐教师特有的才能就会受到制约,因此精湛优雅的示范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跳起婀娜的舞蹈,在学生们欢快的歌声中,教师配以流畅娴熟的伴奏……试想一个歌声甜美、舞姿轻盈、演艺精湛的音乐教师,将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艺术感受啊!传统教学法之所以沿用至今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而多媒体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立足“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运用两种教学手段,那我们的音乐课堂就会像曼妙的音、雅致的画、优美的诗,充分展示它无穷的魅力和活力。
作者:刘湘 单位:扬州市广陵区头桥小学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现代教学思想的树立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加以利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树立自身的现代教学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禁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多媒体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2.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课堂的精细化提供了条件。音乐教学是一项互动性活动,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强,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引导,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单一化”,使教学方式逐步多元化,蕴含有更大的信息量,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平台。其次,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互动性,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3.促进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提升
教师进行教案的制作、课件的制作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想在音乐课堂上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准,就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利用,并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以更高的视觉对音乐教学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与体验。小学音乐不是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使音乐发挥出育人的教育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都至关重要。音乐是基于人的想象而存在的,例如,《信天翁》在我国音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利用其独特的艺术表达,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象到黄土高原的景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音乐情感的基础上,并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内容形式,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小学生在思维以及想象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2.有利于学生提升对音乐的独特感悟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对音乐有独特的体验。每一个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是有差异的,个性化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并通过积极的课堂引导,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上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从而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多媒体技术手段作为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基础手段。在唱歌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歌曲中的内涵与意义,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集视觉、听觉与触觉为一体,使小学生充分感知到音乐教学的魅力。例如,在《小动物唱歌》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在课件中,收集各种动物的有趣叫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大量的图片与视频,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二)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小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欣赏上的感受,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能够对新鲜事物保持足够高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是,小学生自制力差,很难将自身喜爱的事情持续关注下去。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局限性,通过运用多元化的多媒体手段,将音乐教学的新鲜性与趣味性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我们的田野》中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视频结合起来,利用画面上的美感与音乐相搭配,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独特魅力。
(三)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
器乐教学受到教学资金上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无法有效实施。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Flash动画将各种乐器有机结合,在大屏幕中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各种乐器,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水平。例如,在《龟兔赛跑》中的教师实践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并将教学活动中应用到的乐器作为背景音乐,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音乐水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有助于音乐形式的表达,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关注。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使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疏导与解决。
作者:王兆云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
第五篇:多媒体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1多媒体能够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
1.1多媒体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以其绝对的优势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播放声、图、影的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够听到音乐之美,还可以通过视觉看到音乐之美,进而从内心深处感受音乐之美,使学生更加身心放松地感悟到教学环境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音乐学习中更加富有新意。
1.2多媒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学习便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更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隐藏在音乐背后的小故事,这样就可以使音乐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这样的教学形式将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大大提升了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1.3多媒体能够丰富教学方法,使之具有多元化特点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讲解乐理知识——教师示范——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还会出现由于客观因素无法示范的尴尬。例如,在向学生示范男女混合演唱的时候,教师无法一身饰两角,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将多媒体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音像感,这与传统的单纯讲解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优化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
2借助多媒体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2.1多媒体在乐曲欣赏中的应用
乐曲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在进行乐曲欣赏环节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播放乐曲——进行讲解——再听音乐。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但却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乐曲,更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感悟乐曲带给我们的意境和情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获得亲身的体验,使得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较差。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完整地看到乐曲的整个演奏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乐器,让学生对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得学生的乐器知识得到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再如,教师在让学生欣赏《花儿与少年》这首乐曲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投影,并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手段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乐曲指挥的手势、表情等方面变化的细节,并注意小提琴表演者的动作变化、神情变化等,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蕴含的感情。
2.2多媒体在歌曲教学中的应用
以往采用教师示范的方法,无论是合唱、独唱、齐唱都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单一地靠教师示范进行的教学,不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精力完全地放在示范上,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不正确的演唱进行指导。另外,教师示范性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女教师无法体现音乐作品男声独特的魅力,而男教师更无法演绎音乐作品中女声的柔美。在这种局限性教学环境中,教学只能尽力而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层上,只会简单的模仿,对音乐乐理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引进多媒体能很好地解决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多媒体不仅能够向学生展现不同的演绎形式,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和魅力,还能够很好地弥补教师示范环节的局限性,通过多媒体的配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男女生合唱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会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所隐藏的其他信息,如乐曲产生的背景、乐曲的原素材、乐曲所要传达的思想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将音乐与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增强音乐的现实价值和作用。
2.3多媒体在乐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乐理知识时经常是照本宣科,没有新意。而多媒体环境下的乐理教学,在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以此提高乐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乐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通常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利用多媒体多元化的表现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利用多媒体具有声、图、影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第三,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乐理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使之深入地了解乐理知识的提出及演变形成过程,根本上加深学生的理解。
3结语
多媒体引进小学音乐教学,已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多媒体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使得教学效果更加优化,从而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力军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盛群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第六篇: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特点
(一)教学素材种类的多样性
多媒体教学技术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等因素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直接感官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教师根据课程所教内容准备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给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所拥有的多样教学素材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时,也丰富了学习内容。
(二)教学过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在我们传统教学中,往往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展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引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学过程缺乏形象和生动性。如笔者在过去教学中,以为教学设备有限,只能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无论是歌唱教学环节,还是基础乐理知识教授环节,又或是音乐欣赏环节,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比较低,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相反,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形象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则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这种直观展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使音乐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体现师生间的交互性
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指出,教学活动需要体现交互性的特征,即师生间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讲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以促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对唱、领唱、合唱、试唱、模唱等的交流,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交流。
二、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以及课外各种补习班的压力,使得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失去兴趣。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如笔者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给学生播放各种世界名曲,以及国内外的各种乐器,并且介绍这些乐器的由来和背景知识,使他们在书本学习中,也能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正因为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得音乐课在较语数外等主课学习中受到学生的重视,有效地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效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除了单纯的讲解乐理知识,就是带着学生唱歌。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得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也相对有限,教学质量也就不会高。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单纯利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时,因受到自身性别的限制,在合唱部分教学中,男声不能示范女声的声音,女声不能示范男声的声音,这使得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示范难以进行的尴尬。而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传统教学后,这一问题也迎刃而解。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还可以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乐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动画与乐理知识有效结合制作成flash动画,使得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深入的学习了乐理知识。又如,笔者在教学中还时常通过音乐软件,对学生独立演唱的部分录下来,并通过录音回放,使学生能够清晰的判断出自身歌唱所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与原版音乐的对比,寻找不足,并加以改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符合素质教育对于音乐教学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审美意识。素质教育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要求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掌握简单旋律的歌曲,并熟悉和应用基础乐理知识。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时,不仅有效传播了音乐教学的知识,还可以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这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符合了素质教育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
(四)丰富课外音乐教学活动
小学的音乐教学,除了课堂内教学外,还包括课外活动的教学。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所遇到的课外活动,主要是一些文艺演出活动。提起课外文艺演出活动,我们音乐教师都很熟悉,甚至都是好手。但是,演出就需要有音乐,而为了表演形式的创新,在音乐的伴奏和长短要求也会各异,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来解决。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还可以剪辑音乐、视频以及合唱伴奏的制作等。因而,掌握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丰富课外音乐教学活动。
(五)有利于教学情境的营造
小学的音乐教学,主要使学生能够将音乐这门艺术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情境是学生是否深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多媒体则可作为营造教学情境的良好手段。正如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直观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体验音乐的美,使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学习音乐。此外,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使得教学内容通过声像等形式,使学生完全投入其中,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好的教学情境,才能是学生乐于学习音乐,使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之一,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老师需要不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以此来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作者:饶芳清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实验小学
第七篇:多媒体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校方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仍是以语、数、外、物理和化学学科为中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科时中考的重要科目以及未来应用的较广泛,所以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被学校和老师所轻视,只是把音乐课当作给学生放松的学科,而没有把音乐当中美好的艺术内涵教给学生,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而部分音乐老师也因为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轻视,所以自己在课堂教学时,也是敷衍了事,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情况,基本取决去自己是否努力。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来使用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于音乐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二)学生的问题
小学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为积极型和被动型。积极型的学生对于音乐自身拥有较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不但会仔细听取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还会自己思考音乐知识与相关问题。在实际操作时(乐器的使用),会自主性的去练习与摸索,并且自己会尝试理解音乐知识中更深层的含义。被动型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方面则基本依附于老师的吩咐,当遇到难题、问题时,基本放弃努力和思考解决的方法。这种类型的学生无论是对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都不会去思考和分析音乐中的含义。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一)更加直观的体会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其中曲调可以理解为情感起伏、变化的具体体现,而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则可以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普通的音乐教学只是教导学生如何演唱歌曲以及学习认识乐谱等与音乐相关的技巧、技术,但由于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有限,从而会影响小学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效果。在音乐的歌词中,很多会涉及到不同的风俗文化,这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是个盲区,而运用对媒体技术,则可以将歌词所体现的情境、景象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线,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更形象的带领学生体会音乐中文字的含义,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整体的运用。如在讲到民歌部分,民歌中含有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民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呈现出的画面,可以全面讲解其中所表现的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美丽的风景,其中民歌中的风景不单是山、树、水等静态景色,还有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劳动和庆祝的动态景色等,这些都是民歌的内容。因此运用多媒体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歌所表达不同的民族风情,可以令学生发现更多不同于自己生活环境的“美”。而歌曲中文字内容的情感变化,往往是与音调的变化相符合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让音乐的动态画面与曲调的变化相互配合,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感受歌曲整体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赏析音乐含义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感受,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听取老师单方面的讲解而去理解歌词的含义,因为不同学生的性格、思想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音乐中情感的体会也不相同。
(二)音乐中的联想
当人们听到声音的同时,脑海中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图像,如海浪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而且当人们听到不同情感的音乐时,脑海中的画面也会不同。当听到轻快的歌曲时,脑海中则会回想起家人、朋友等之间的趣事,而听到伤感的歌曲时,则会想起自己伤心的往事。歌曲中的词与曲可以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不同的画面,但小学学生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有限,所以对于音乐表达情感的联想方面有所不足,但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音乐中曲调所表现的情境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则可更清楚、更全面的体会到歌曲中所阐述的美好事物与纯美的灵魂。比如,在讲到军歌方面的歌曲时,学生很难理解该类型歌曲的意义,这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中国军队相关的内容,内容上可以是行军中遇到的困难和军兵坚毅的身姿、面孔等,从而发现并体会军歌的美,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音乐与画面的同步进行。在讲到与歌颂祖国类型的歌曲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歌曲中的“词”在脑海中联想出第一个初始画面,然后随着画面和歌曲音调的变化,让脑海中的画面灵动起来,使不同的静态图像组成一个美丽而形象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会,提高小学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到现代小学学生的生活中,而把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将会让音乐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即音乐课堂的生活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开发小学学生思想上心灵上对具有中国特色音乐的理解。现代小学学生,对中国民族歌曲、军歌的兴趣不大,很大原因是小学学生无法体会民族歌曲、军歌所表达的含义,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在生活上也没有多少联系,但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将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四、结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老师需要特别注意对其的合理运用,音乐教学应以音乐知识为核心,多媒体为辅助,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音乐相关的画面时,注意结合课程内容的讲解,避免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完全被多媒体设施多吸引,从而忽略了音乐知识的学习。
作者:王敏洁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第八篇: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一、小学音乐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意义
(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并没有成人那样的理性认识,也不懂得学习对将来的重要性。他们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与兴趣有关。凭借多媒体技术拥有的视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出色彩丰富、直观、动态性音乐学习环境。这样,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的特点都会被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感官刺激而改变,并被吸引着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利于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现代化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智力与德育,也要培养审美趣味。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体会到音乐的美,并“以美育美,以美唤美”。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出接近真实的音乐情境,学生置身其中,无疑会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另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视听享受,能够弥补传统课堂上的抽象化教学形式之不足。教师在屏幕上播放音乐表演、音乐短片,能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听觉刺激,这同磁带播放、教师讲解相比显得更加立体。同时,教师也可以播放著名音乐表演片,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名家的艺术魅力,尽情体会高品质音乐。
二、充分运用网络,拓宽知识面
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总是有限的。音乐教师不可能熟知所有音乐知识、技能,各个教师的音乐修养也千差万别,这就制约了音乐教学成效。教师不知道的事情,有可能学生却略知一二。为了弥补知识上的必然欠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扩大知识面,主动探索未知的音乐领域。比如,《欢乐的山寨》篇章中,有的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了解得非常少,为此,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的方式,获取关于土家族风俗习惯的知识。当然,考虑到并非各个家庭都有网络,笔者也就没有作硬性的指标,但要求查阅了的同学一定要同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在课堂上,各个学生都十分活跃,都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同大家分享。可见,学生在了解了这首音乐的背景知识后,也更加深了对音乐本身的了解,更能体会到其民族风格。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调动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音乐课堂上,大多是通过播放磁带、教师领唱的方式来教授音乐,这种单调、枯燥的方法让学生十分地被动,也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很难说是成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显著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事先准备好影像、动画等课件,便能以丰富性吸引学生眼球。比如,《铁匠波尔卡》课程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铁匠的工作场景,然后,再播放动感的旋律。在屏幕上,播放出一系列画面:早晨的太阳徐徐爬起,远处的大森林在烟雾缭绕下显得十分安静,草地上的松鼠、野兔跳跃奔跑,小鸟快活地四处飞翔,学生见到森林的美景,都十分沉醉。随后,音乐声中出现了“叮当”声,学生静心聆听,认真观看,发现在远处的房屋中出现了铁匠的身影。播放完课件之后,让学生先回想刚才播放了哪些画面,并要求他们做出打铁的动作。笔者再次播放乐曲时,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都在模拟拉风箱、打铁的动作,并在嘴里模拟声音。学生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的表演让课堂生动活泼,大家的兴致都十分活跃。可见,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乐中学、学中乐”的条件,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的。
四、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注意点
(一)不可忽视师生交流
在多媒体课堂上,某些教师的工作就是点击鼠标来变换音乐、切换画面,看似非常忙碌,不停地说话,其实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反应。计算整堂课,在多媒体上的用时比与学生对话、交流的用时更多。也就是说,教师接触多媒体,学生也接触多媒体,但师生间的接触几乎为零。现代师生关系是亲切、和谐、平等的关系,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弯下腰”,同学生零距离地交流,和学生做朋友,融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教学的便利,反而忘掉了师生间的交流。
(二)教师讲授比多媒体表演更重要
多媒体融合了动画、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元素,突破了“教材、粉笔、黑板、嘴、教案”式的传统讲授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就以为自己已经自由,所有的一切都可由多媒体全权:多媒体代替语言,代替激情,代替伴奏。其实,机器教育始终没有教师教育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大,教师不能以生硬的、冰冷的机器来替代声情并茂的演唱、娴熟的演奏、娓娓动听的话语,而要理解音乐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并建立同学生间的情感纽带。总之,多媒体给教师带来教学方便,但不正确的运用,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教师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学生成长来适当地调控自身与多媒体间的关系,走出教学误区,科学施教。
五、结语
教育领域中的多媒体技术引入为教学带来的变革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到,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应当被视为辅助性手段,而不是主导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多种教学手段互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亦不至于单调。
作者:周霞 单位: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郁洲分校
- 上一篇:文广新局工作完成情况和明年发展思路
- 下一篇:“十三五”村庄整治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