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小学音乐论文
时间:2022-03-08 10:25:07
导语:课程改革小学音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全面贯彻精神,着力改革课堂的教与学
有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能把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审美是音乐课的重点,也是核心,学生要在音乐的熏陶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情绪对一个人的的记忆和思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他们的潜力就容易被挖掘出来。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设置开放座位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座位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座位排列,呆板单调,学生感到很受约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个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让学生感到强烈的音乐氛围,教师可以改变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如可以设计成圆形、方形或者台阶形等,全新的座位排列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快乐。2.做好板书设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独特的教学活动和板书设计可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快乐的教学情境,在教师优美独特的板书中,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形态美、简洁美。在传统音乐课上,教师很少书写板书、设计板书。而在新课程改革下,在音乐课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创新,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轻松和和谐,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不能针对个别学生。尤其是音乐教学,其培养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不是培养音乐专才。其实,每个学生在一开始都有对音乐的向往,都有音乐天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么不够重视音乐教学,要么采取机械的教学方式,这些都和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矛盾,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兴趣便被扼杀,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认真备课,不但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上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1.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导着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师主导课堂为引导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做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中学到音乐知识。学生只有参与到了音乐课堂上,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使音乐课堂更加有效。2.让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音乐不但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多个感官去领悟,需要集体参与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音乐小组,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交流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比如利用演讲音乐小故事、儿歌比赛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热情,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3.注重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喜闻乐见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增强音乐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组织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愉快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受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二、结语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为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总结教学经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不断努力。
作者:吕建军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大王屯小学
- 上一篇:小组合作高中地理论文
- 下一篇:器乐教学下的小学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