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的前景分析

时间:2022-10-24 03:18:54

导语:中小学音乐的前景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小学音乐的前景分析

一、主观建议

1.大力发展经济。而两河中心小学所在的花垣县,更是以锰矿的生产量居全国第二而被誉为“东方锰都”;在旅游业这一方面,由于花垣县有着雄伟挺拔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水色情调,又有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声情并茂的真是描写,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美丽诱人的迷人风光。因此,当地应该物尽其用,以工业发展为龙头,旅游业为辅助,借助“西部大开发”(湘西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经济。虽然“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但是,国家教育的实行必须得先有发达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两河中心小学若想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则必须先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是本地区教育发展最首要的任务。

2.改变教学观念。要实现音乐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学校则必须先改变陈旧“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必须强调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育人的基本理念,以此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优化音乐的师资力量。在师资问题上,首先,学校应该给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大对音乐教育经费的投入;其次,应该培养专业的音乐教师,体现音乐教学的专业性,提高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地位,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再次,完善音乐教学理念,音乐教师应该本着“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青年。最后,改善音乐教学设备,运用音乐器件,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有助于学生对音乐视野的开拓,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追求的兴趣。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青少年时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而中小学这一阶段,又是人对艺术情感,审美价值观念形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提高中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对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对音乐审美于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师生互动,只有经过教师对学生们的正确引导,才能使得学生在对音乐有着正确的认识。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音乐活动,举行文艺演出,音乐艺术理论的探讨等手段来激发中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的来引导中小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正确认识。

4.倡导乡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虽然两河中心小学音乐教育不完善,教学设备欠缺,不闻器乐之音。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钟灵天地之气,得清秀山间之鸟乐,正所谓“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苗族人民为了生存,在经过不断迁徙,辛勤劳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歌乐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久而久之,这地区的人们人人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在实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大力倡导乡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弘扬特色的民族艺术文化。在这过程当中,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借助国家政策的指导,着力对本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行挖掘与整理,编制相关的学习教材;学校则应该将本地区的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将其实现对本土音乐艺术文化学习的普遍化。

5.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就算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的湘西地区,也难免受到了重大的影响。而在实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这一事实下,两河中心小学在倡导本地区乡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既不应该将外来音乐文化完全拒之门外,也不应该顺应自然的被逐渐“汉化”、“西式化”,而是应该勇敢的吸收其中的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以此来不断改进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不足之处。而在外来音乐文化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则应该做到“因材施教”。虽然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以“以人为本”作为育人的核心思想,但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条件,因素都不尽相同,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们的自身客观条件,主观爱好,对其因材施教,以此来作为音乐教育的育人理念。

二、客观因素

1.文化传承的作用。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即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瑞士的达尔克罗茨音乐教育)都一致性的认为,音乐的属性是文化,他除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外,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音乐教育,它不仅对人拥有教育意义的作用,还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古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去想象着先秦时期的人文风情,去感受着伯牙的琴艺与钟子期的感叹,更能感受到伯牙“知音难觅”的叹息。在《黄河大合唱》那磅礴的气势中,我们不仅会联想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壮丽场景,也会感受到中国人民那种坚决不屈的斗争精神。足见,音乐在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中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大前提下,音乐教育势必会得到相应的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日可待。

2.应用价值的开发。音乐对人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价值的作用;同时,音乐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文化,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引导青少年的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大作用。而音乐教育,不仅超越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民族音乐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作用。随着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持肯定及支持的态度,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期不远。

3.国家政策的实施。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里面提出了新的课程观,要求教学目标要全面性,教学主体要能动性,教学过程要生成性,教学评价要多元性。如此,有着国家资金投入的支持,再有国家政策作为后盾,要求“全面性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就为音乐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人才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于吃、穿、住、行之后,越来越感觉到精神意识上的贫瘠,在经过取舍之后,人们逐渐发现,音乐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然而,音乐自身只能供人欣赏,音乐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更新、创造的。所以,人们在对于音乐的认识,学习,研究,创造的过程中,则必须要有专业人来进行引导,这样,专业人才的需求便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模式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音乐的作用于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农村中学小学的音乐教育情况,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中来。这样,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情况则会不断的得到改善,最终走上一条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

本文作者:龙勤彪工作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